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突然看到热搜上的一个话题,鲍某明案牵出送养链条,点进去触目惊心。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一个藏在网络背后的黑产链,是将一个个无辜的孩子送入了火坑。

却也是让一个个无可狡辩的变态更加“有恃无恐”……

说实话,从关注这个案件开始,内心的愤慨就一直没有平息过。

当一个社会的阴暗面如同一面镜子照射人心的丑陋时,却发现原来那一切不过还只是冰山一角。

而开始讨论这个事件之前,我想先来讲一个我身边发生的一个真实案例。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你知道性侵犯离我们每个人有多近吗?

一个比我不过大一岁的姐姐,在初一的时候受到了侵犯,那个人是他父亲的好友,也是她平常一直尊称的叔叔。

我们国家对于“性教育”想来隐晦,那时不过刚上初中的她,也并不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如同房思琪一般,那个人告诉她是因为爱她才会这样,并且在这场以伤害为名的行为背后,给了她奖赏。

那时的女孩子总是爱美的,新衣服,新裙子,让她把这一切认为不过是换一种方式的“换糖吃”,所以那些谎言,她信了,也当真了。

转折点在于初二那年暑假,老师发现她的小腹隆起,就带她去了医院,这时也才让一段持续了一年多的肮脏伤害得以被审判。

可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吗?那永远只是人们表面上的自欺欺人罢了。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如同《素媛》案里即将刑满释放的罪人,故事里的那个人也不过是短短几年就从监狱里大摇大摆的出来了。

在来自熟人作案这一环节,有太多是我们无法去忽视的残忍,对于我姐他们的家庭而言,他们认为这是让女儿一辈子会被戳脊梁骨的“丑闻”,所以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选择了接受那份和解。

最后的结果,是他们结婚了,那个能当她父亲的人,因为伤害了她,反而让她背上了“荡妇羞辱”。

而对于大人最好的解决方式,从来不是为她的遭遇给一个交代,而是“除了他,没人敢要你”的宿命。

更讽刺的是,那个人的女儿,也不过比她小两岁而已……

后来我再见她,她手里也已经牵着一个小男孩。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这就是我曾见证过的所谓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这背后映射的也便是一个大环境下很多人相似的态度。

有时候我觉得,这些不合理的事情该是只存在于虚构中的,但现实让我面对的,不过是更残忍的真相。

同样,如今的鲍某明依然在发动他的势力狡辩,甚至还真有一群人,开始站向了受害者有罪论。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一个四十多岁的企业高管,在一份妄图玩转法律漏洞的阴谋里,也让我们看见了整个世界的肮脏。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原谅了他,因为这样我才可以活下去,你们不能原谅他,因为这才能让更多女孩活下去”。

当那群肮脏的人在妄图狡辩或是洗白的时候,我为我们这个时代感到难过。

当人们依然以看戏的姿态在所谓的反转里“狂欢”的时候,我为这群人的麻木感到难过。

而当一切最后走向不了了之,所有的声讨变得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也只能为那些还活在地狱深渊的人感到难过。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可我不想什么都不做,也不想这个世界只是被财新网那篇《高管性侵养女案疑云》这样片面报道引导。

可能对于更多带有主观色彩的媒体人而言,我们或许也同样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但有一点,从来不需要迟疑。

一个未成年人,她被一个能做她父亲的人侵犯,这件事情就是不合理的。

而那个人,无论曾收获多少表面的成功,都掩盖不了他是个“社会败类”的事实。

我们是局外人,肯定会被更多信息冲刷,也很难对其中每一层面都做出判断。但我们不能原谅这样一个人,也要在这份监督中让每一个有罪的人真正受到惩罚。

财新网那篇文章,直接定义女孩是为了给自己找一张饭票,然后依附了那个高管,甚至认为他们之间不过是“谈恋爱”。

如此明目张胆的偷换概念,居然真的能引来一群人的应和,真的是很讽刺至极。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我们的社会,尚且对与众不同的性取向避而不谈,还曾对夸性别者群体歧视满满。

这样一群没有影响任何人的性少数群体,都还有一大群人做不到理解。

如今对于一个专门找小女孩下手的真变态,

却认为这是合理的?

实在是让人无法忽视或许是其背后资本的操控力量。

再者说,你又怎么去证明一个未成年人的“性自愿”呢?

电影《嘉年华》里曾有这样一个片段:

在被收买的医院里,小文和小新再次接受诊查,却得出了与第一次截然相反的理论。

“下体无损伤”是医生给出的答案,这时镜头聚焦下的两个女孩身上是完全不同的情绪,

小文在哭,而小新是很庆幸的告诉她“医生说我们两个人没事儿呢”。

结合之前小新问出的那句“处女膜是什么”,便是让我们无法忽视,面对侵犯,究竟又多少人不知道那其实是伤害。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一份以控制为名的精神pua,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安然无恙,又何以让一个孩子独自面对呢?

还记得去年报道出来的北大女学生包丽吗?昨天在ICU躺了半年的她还是去世了。

可她的母亲告诉我们,直到她离开,那个伤害她的男友都未曾出面道歉。

地狱坦荡荡,恶鬼在人间,一次次事件背后,终究只是在时间的长河中让真相一次又一次被掩盖。

可这从来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如今,依然只是又一次历史重现,人们妄图指责女孩的“心机”来转移视线,却发现这一次,是让那些阴暗面再也藏不住了。

藏于民间的送养组织,游离在法律之外,也在监控管理的视角之外。

明码标价的售卖,让孩子不是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而是成了一件商品。

可这种行为的本质,从来与人贩子无异。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而这个事件中,鲍某明和小女孩以及她的母亲之间,一定有更多存在争议的纠葛。

女孩曾多次报案,事件跨越的长度,也有好几年的时间。

它一定是复杂且根深蒂固的,但我们需要有耐心,也需要清醒的头脑不被各种错误信息引导。

当然母亲存在监护不力也是事实,但当侵犯事实成立,一个享尽社会资源的精英败类,他就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恶果。

央视新闻评论,悲剧面前不应该有“如果”,从去年十月重新立案到如今依然毫无进展,是取证的艰难,还是其中暗藏有“私心”?

这个社会败类,我们凭什么原谅他?


这早已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让真相水落石出,才是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希望这个世界少一点黑暗,多一点明亮。

文|深海里的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