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PRO”的國產車們,到底怎麼樣?

之前網上有個問題挺受關注:“為什麼國產車上不用中文?”,有些人說:“按鍵太小,英文縮寫才容得下”,有些人說:“車企崇洋媚外”。其實我覺得以上兩種回答都有一定道理,但探討這個問題可以延伸得更遠一些:“為什麼英語是世界最主流的語言?”。


加了“PRO”的國產車們,到底怎麼樣?

鼎盛時期的英國


原因出在近代,英國在19世紀初一戰結束後,國土面積和人口均大概佔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繼當年的西班牙後,英國確實擔得上“日不落帝國”之稱,幾乎全球各大洲都有它的殖民地。在這種情況下,英語自然成為了世界流行語言,而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較晚,且初期基本上是“學習”外國品牌,設計向國外品牌看齊自然不奇怪。而現在,其實國產車不止按鍵用英文,就連中文名後面也喜歡加幾個英文字母,比如PRO、MAX等等,這種操作的車型到底是虛有其表還是確實有點東西?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幾款帶“PRO”的國產車。


比亞迪宋PRO

指導價:8.98-11.98萬


在常人眼中,比亞迪的燃油車並不出彩,實際上除了當年的F3憑藉低廉的價格取得過高銷量之外,這些年比亞迪旗下並沒有什麼銷量特別突出的車型,直到宋PRO的到來。宋PRO的設計我不想贅言了,它相較經典宋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在同級別和同價位我個人覺得也比較突出。


加了“PRO”的國產車們,到底怎麼樣?


讓人比較滿意的,是它駕駛層面的進步,底盤質感要好了不少,雖然依舊是舒適取向,但不會感覺“晃”,動力表現也不差,雙離合常見的頓挫在宋PRO上也幾乎感受不到,雖然各方面不算出彩,但我覺得對於一款這價位的SUV而言,沒有明顯的短板,讓人開著輕鬆舒服,加速不會感覺很費勁就足夠了。當然,座椅如果能做得更軟一些,長久乘坐能夠更舒適,那就更好了。


吉利博越PRO

指導價:9.88-15.68萬


博越自上市以來的銷量表現一直不錯,雖然近些年國產緊湊型SUV堪稱“前赴後繼”,但博越始終“金槍不倒”,我覺得有兩方面的原因:吉利品牌及博越車型本身的影響力,和博越自身的產品力。博越PRO,可以看作博越的改款或者說升級產品,變化還是有一些的。


加了“PRO”的國產車們,到底怎麼樣?

加了“PRO”的國產車們,到底怎麼樣?


首先外觀方面進行了微調,主要集中在前臉,包括燈組、進氣格柵以及下包圍等處,尾部的變化相對小一些,主要加入了後擋玻璃上的擾流板。動力部分的變化,主要是加入了繽越上那款1.5T三缸發動機,雖然是三缸,但這款發動機的動力表現確實還是不錯的。除此之外,博越PRO的底盤也進行了調整,後橋減重了5kg,彈簧和防傾杆也有所增強,使得開起來支撐更好。


東風風光580PRO

指導價:9.29-12.9萬


雖然東風汽車家大業大,但東風風光存在感並不強,我相信大部分人如果買家用車,都很難首先想到這個品牌。風光580,可以說是東風風光的銷量支柱車型,而風光580PRO,也確實是有所提升的。


加了“PRO”的國產車們,到底怎麼樣?

加了“PRO”的國產車們,到底怎麼樣?


首先是外觀的調整,風光580PRO同樣是通過進氣格柵、燈組等細節的調整使得外觀更顯精緻,並且對車身進行了加長。動力部分,風光580PRO加入了一款高功率的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80馬力、最大扭矩270牛米,這一數據在國產車中還是算很優秀的,不過它仍配的CVT變速箱,所以並不會感覺動力出彩。


加了“PRO”的國產車們,到底怎麼樣?


此外,它的中控屏還換成了一塊15.6英寸的超大屏,當然,它的售價也提升了一些,就價位而言,我很難想到消費者出於什麼理由會選擇這款車,畢竟品牌、升級後的外觀內飾以及駕駛表現,在同價位都不算出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