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婚姻不是扶貧,永遠不要把兩家人的錢放在一起

01

愛情或許是奢侈品,而能在愛情之中一直維繫的婚姻更是難得。

好多感情,其實都被婚姻裡的瑣碎打敗了。

讀者墨兒說,其實她很愛很愛老公長峰,可是婚姻還是堅持不下去了,只能選擇帶著女兒離開。

墨兒嫁給老公的時候,老公家裡很困難,兩個人想著自力更生,在這座城市紮根。奮鬥了五年,好不容易攢夠了首付,兩個人就想買房結婚。

可是,因為一直沒看到合適的,加上工作忙,又耽誤了一陣,等到碰到合適的房源,就發現比預算超出了20萬。

當時真的覺得特別的絕望,已經等了五年,墨兒都快30歲了,難道還要再等五年嗎?等到他們攢夠了20萬,那時候,買房的缺口費用還是這些嗎。

公婆竭盡全力,湊了3萬元。

墨兒的父母和大哥給湊齊了17萬,就這樣,他們買了房子,有了自己的小家。


人到中年才明白:婚姻不是扶貧,永遠不要把兩家人的錢放在一起


老公對公婆拿出的3萬元,感激涕零,他說,他知道家裡有多難,他知道父母為了這些錢付出了多少努力,自己非常愧疚,都快30歲了,沒來得及回報父母,還要讓他們負債,緊緊巴巴地過日子。

墨兒也會說,我的父母和大哥拿出了17萬啊,比3萬多了多少倍呢。可是長峰會說,這不一樣,你父母有工作,大哥還年輕,腦子靈活,和我的父母怎麼會一樣呢。

爭得久了,就不想爭了,日子就這樣流逝著。

02

長峰還有一個弟弟,長林,沒有讀書,二十出頭就娶妻生子了。

長峰讀書的時候,花費裡其實也有長林的辛苦。

許多年過去了,長林做生意總是賠,跑了兩年出租,性子急,出了幾次車禍,最後也還是沒有賺到錢。

長林本來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可是這些年,總是挫敗,人也變得很暴躁。酒後,就總是和媳婦吵,有時還動手。

老人就拼命地幫著長林,想要維持這個家,不想兒媳離婚。

去年,公公病了,癌症,還好發現得早,手術化療,應該可以維持。

可是,這樣一下子就打破了家裡的平衡。公婆搬來和長峰一家一起住,因為這裡醫療條件好,而且,長林自身難保,只能依靠長峰了。

長峰工作忙,為了多賺錢還要經常性出差。墨兒拖著孩子,還要照顧兩個老人,真的是筋疲力盡。

長峰怕兩位老人擔心,總是炫耀,他每個月賺了多少錢,養家和玩一樣,況且,墨兒還有那麼多薪水,他們兩三個月的收入,就比得上長林一整年的。


人到中年才明白:婚姻不是扶貧,永遠不要把兩家人的錢放在一起


可是,在城市裡,孩子要讀書,老人要看病,墨兒夫妻倆的工作其實也沒有那麼穩定,更穩定的是貸款,每個月都要按時還,真的有一種喘不上氣的感覺。

兩個人的隔閡也就出現了,長峰脾氣暴躁,總覺得墨兒應該做得更好,但是現實總覺得失望,墨兒希望長峰迴到現實,不要總是吹肥皂泡,但是兩個人都沒辦法改變彼此。

03

長林在老人生病的時候,來看過兩次,沒有拿一分錢,還是長峰定的往返車票。

本以為,只要扛過老人這個坎兒,就可以沒事了。

可是,公婆覺得,長林之所以受苦,就是因為老家賺錢太難了,如果長林可以來這邊打工,多賺點錢,那麼家庭穩定,老人也就去了一塊心病。

還有,長林的兒子濤濤,快要讀初中了,老家的教學條件不好,長林問大哥,能不能讓孩子過來讀書,把戶口落在大哥家。長林說,你我都是兄弟,可是你看現在,生活卻是天壤之別,不就是因為我沒有讀書嗎。

我已經這樣了,但是希望孩子不要和我一樣。

長峰好像一下子就被戳了軟肋,陪著長林大哭了一場,託朋友把濤濤的戶口簽了過來,轉到附近

的中學,那所學校雖然不是名校,可是比老家的已經是好了不知多少倍。

墨兒父母當初借的錢,這些年一直存在墨兒這,大哥的拿回來。因為,墨兒媽媽心疼她,就想這些錢給女兒做了週轉資金,萬一還貸供不上,或是家裡有什麼事情用錢的時候,女兒不至於太受難。

這些錢,是父母的養老錢,等到有一天老了病了,還是要拿來救命的。


人到中年才明白:婚姻不是扶貧,永遠不要把兩家人的錢放在一起


長峰想都沒想,拿這些錢給長林租房子開了一個小店。墨兒知道的時候,錢已經花出去了,長峰說,沒同墨兒商量是怕她不同意。

長林本就是一個不靠譜的人,做起生意來也是一腔熱血,沒多久,生意不好,房租到期,最後錢都打了水漂。

指望長林還錢是不可能了,公婆說,他們會替長林背,可是公公還在化療,他們哪有能力呢。長峰又開始大話連篇,說這些錢自己也不急用,闊綽得不得了。

04

年前,墨兒就離婚了,父母的錢她也要回來了,因為,長峰把房子給了墨兒,自己帶了父母出去租房子。

長峰說,十幾年夫妻,沒想到墨兒是這樣的人,公婆更是氣得不得了,眼睛裡的怒火都能殺人了。

可是,墨兒說,沒有辦法,雖然自己愛長峰,可是這樣耗下去,自己養不起老人,也照顧不好孩子,所以,只能從那個坑裡跳出來。

可能,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國人的共生。

我有一個朋友在北京,安家落戶,她說,她們家所有的親戚都來投奔過,就想著沾光,也能在北京撈一桶金,可是,現實哪有那麼容易,最後失望地走了的時候,心裡也裝了好多的不滿。

雖然,我們來到了更繁華的城市,可是,我們依然是舉步維艱,我們真的沒有能力扛一群人在自己身上。

《雙面膠》裡,其實壓垮那個家的就是幾件事。

家裡沒有錢,可是李亞平一定要軟磨硬泡,要胡麗娟回孃家借錢。最後,借來10萬元,拿去給姐姐,但是集資人攜款潛逃,這筆錢也收不回來了。

胡麗娟家並沒有能力和胸懷承擔10萬元的損失,上門討債,結果雙方老人打了起來,麗娟媽媽中風了,李亞平爸爸也被氣得不得了。

後來,亞平爸爸走了,大家心裡都有隔閡,可是,家裡需要請個保姆,還想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用自家表姐,表姐來了,就成了婆婆的幫兇。

最後,所有的積怨,都在孩子出生之後爆發出來,婆婆對麗娟的不待見,想要傳給孩子,而亞平永遠是維護老媽。05

《雙面膠》的原著,李亞平把胡麗娟打死了。而故事的原型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一點愧疚都沒有。

所以,把兩家人的錢混在一起,其實是在考驗人性。

愛情就是愛情,婚姻也不是扶貧,如果相愛,那麼,這個底線是一定要堅守的。

我們在感性的生活裡,有些理性的清晰的界限,或許更能幫我們守護好彼此之間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