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三观卖血记》,我发现长久的婚姻,都做到了这几点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在1995年写的一部作品,该作品继承了余华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它围绕着主人公多次靠卖血、来帮助家庭渡过难关的故事,表现出了普通人民生活的苦难。

不过《许三观卖血记》和余华以前的作品,比如《活着》《兄弟》等也有所不同,它除了描述苦难,在苦难中,还夹杂着博大的温情

说到书中的温情,其中非常让人感动的就是,许三观和妻子许玉兰之间的夫妻情。他们一家经历过很多的风风雨雨,二人的感情也遭受过很多的挫折,但俩人却依然携手走到了最后。而纵观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婚姻状况,很多夫妻,结婚后可能经不起一点风雨,稍有不如意,就开始闹分手。

读《许三观卖血记》,我发现长久的婚姻,都做到了这几点

所以在这方面,《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和许玉兰的婚姻,称得上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了。而从他们的婚姻历程中,我们会发现,长久的婚姻,都做到了这几点!

一,长久的婚姻,都有一个勇于担当的男人,和一个会持家的女人!

1, 许三观的担当!

许三观看似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大老粗,但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他是一个特别有担当的男人。这点,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男人可能都不如许三观。

其中,许三观的担当最大表现便是,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维护他们这个家的完整,几次去卖血。

比如,当时儿子一乐把方铁匠的孩子给砸伤了,因为没钱赔,对方几乎把他们家搬空了。其实当时许三观已经知道了,一乐不是和他有血缘关系的儿子,他也觉得这个赔偿不该是自己出的,但是他不忍心这个家就要散了。作为男人的担当,许三观最终决定去卖血来赔钱,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许三观的家才得以继续完整着。

以及在荒年的时候,许三观看着三个孩子和许玉兰都特别瘦弱了,为了让他们吃点好的,他又一次去卖血等等。

直到许三观晚年期间,他的血卖不出去了,他特别伤心,他说:

许玉兰,我老了,我以后不能再卖血了,我的血没人要了,以后家里遇上灾祸怎么办……

这恰恰就体现了许三观担当的精神,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肩膀扛起这个家,哪怕只是以这种卖血极端的方式。所以当他知道,自己的血已经卖不出去时,他很担心如果以后家人遇到灾祸了,他该怎么为他们保驾护航!

读《许三观卖血记》,我发现长久的婚姻,都做到了这几点

2,许玉兰的善于持家!

当然,婚姻中,单单是男人有担当也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女人的善于持家。

正如,在民国期间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故事一般。虽然对于原配和儿子来说,徐志摩是一个很没有担当的人。但他对陆小曼还是很尽心尽力的,因为他很爱陆小曼。当时他为了满足陆小曼的物质要求,除了本职工作,还会做几分兼职,同时也一边奔波于几个城市之间。但是陆小曼只知道花前月下,根本不懂得持家。所以即便徐志摩如此拼命,他们当时的婚姻依然维持得很辛苦。

由此可见,在婚姻中,有一个会持家的女人同样很重要,而许玉兰就是一个很善于持家的女人。

比如,当时那场荒年中,很多人家都饱受折磨,但许玉兰一家却相对比较幸运。因为在荒年没到来之前,许玉兰就懂得未雨绸缪,她每天在做饭时,会在原本需要的米量基础上,节约一点米。就这样日积月累,他们家多攒下了一部分米。

同时,在饥荒快来时,许玉兰就叫许三观去野外挖野草,然后把野草腌起来,作为饥荒来时的备用。因为如果等饥荒真的来了,大家都会去挖野草,他们到那时候再去挖也就很难了。这些都是许玉兰的有先见之明和善于未雨绸缪的体现。

从这些事情来看,许玉兰的善于持家,的确堪称女子中的表率。

读《许三观卖血记》,我发现长久的婚姻,都做到了这几点

二, 长久的婚姻,都懂得相濡以沫!

在婚姻生活中,每对夫妻都会经历一些风风雨雨,有些夫妻挺过去了,然而有些夫妻被打败了。他们之间的不同便是、是否懂得相濡以沫。在小说中,许三观和许玉兰便是一对很懂得相濡以沫的夫妻。

当年,社会上发生了一次革命,许玉兰被当成坏女人抓去大街游行了,一连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许玉兰吃了很多苦,同时还要面对大家的流言蜚语。许玉兰几乎支撑不下去了,但是许三观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许玉兰。他说,许玉兰是他的妻子,他相信她。而在孩子们和外人一样误解许玉兰时,许三观也会为许玉兰解释。

许玉兰说:

我在外面受这么多罪,回到家里只有你对我好,我脚站肿了,你倒热水给我烫脚;我回来晚了,你怕饭菜凉了,就焐在被窝里;我站在街上,送饭送水的也是你。许三观,你只要对我好,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这也正是许三观和许玉兰相濡以沫最好的体现,同时也是这一次为他们的婚姻奠定了最牢固的基础。在后来,许玉兰也成了最懂许三观,对许三观最好的人。

婚姻中,有个同自己相濡以沫的伴侣便是最大的福气,就像电影《归来》中讲的一样:相濡以沫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懂得了相濡以沫的夫妻,也代表着他们的感情已经经得起检验了,同时他们的心也真正互相依偎在了一起。

读《许三观卖血记》,我发现长久的婚姻,都做到了这几点

三, 长久的婚姻,都懂得和对方的过去和解!

每个人都有过去,我们在懂得和自己的过去和解的同时,在婚姻中,也要懂得和对方的过去和解。在这点上,许三观就做得比较好。

许玉兰在和许三观结婚之前,和自己的前男友有过一段难堪的过去。在婚后,许三观知道了这件事,他心里一直很不好受,甚至也因为这件事和许玉兰闹过。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我们爱一个人,总是希望可以拥有她的全部,爱是容不下第二个人的。所以这也导致我们会很在意对方的过去。

不过许三观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后来慢慢放下这件事,他选择了和许玉兰的过去和解。甚至在孩子们知道了许玉兰的过去,继续误会许玉兰的时候,许三观还会和孩子们解释,然后告诉孩子们,许玉兰为这个家的付出。

毕竟许三观知道,那些事情是许玉兰的过去,是许玉兰在和他结婚之前发生的。在许玉兰和他结婚后,她从来没有对不起他,一直全心全意他们这个家付出。

也正是因为,许三观懂得和妻子许玉兰的过去和解,所以他们可以依然心无芥蒂地,一起去守护这个家的完整,一起在风风雨雨的婚姻中,相濡以沫走下去。

四,长久的婚姻,都懂得用仪式感来润色!

可能提到仪式感,很多人觉得那是比较高级的活动,比如是那些比较有钱的人,时间比较清闲的人,亦或是那些年轻搞浪漫的情侣才有的。其实这是我们对仪式感的一种误解,仪式感更多地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生活态度。

就像《小王子》里面讲的一样:仪式感,是使某一天和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和其他时刻不同。这么看来,仪式感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

读《许三观卖血记》,我发现长久的婚姻,都做到了这几点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尽管许玉兰一家非常穷,穷到困难时都吃不饱的状况,但许玉兰在日常生活中,依然会维持着必要的仪式感。就比如,在许玉兰来月事的时候,她就会对许三观说:

你听着,到了我过节的时候,我就什么都不做了,就是淘米洗菜的事我都不能做,我要休息了,那几天家里的活全得由你来做了

从这也可见,许玉兰是一个非常懂得爱自己的女人,而且她这样的做法,也会让自己经常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人。

在对待家人上,许玉兰也非常有仪式感。比如小说中,许玉兰和许三观经历过饥荒时期,当时他们每天只能喝着清汤寡水的粥,每天吃完就躺在床上,怕走动的话消化太快。然而,即便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许玉兰依然记得给许三观过生日。

今天我把留着过春节的糖拿出来了,今天的玉米粥煮得又稠又黏,还多煮了一碗给你喝,你知道是为什么?今天是你的生日

相信此时的许三观肯定非常感动,这一刻他也会觉得,即便为这个家付出再多也值得了吧。毕竟有许玉兰那么想着他,心里始终装着他。

所以仪式感其实并不需要很多钱,也不需要很多时间去做什么,而只需要我们拥有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而已

只要有了仪式感,平凡普通的日子里,也会有很多值得纪念的时刻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