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不涨是店家的事,吃不吃就是你的事了


涨不涨是店家的事,吃不吃就是你的事了

本文约2500字 | 阅读时间大约5分钟


疫情尚未结束,有网友惊呼:报复性消费没来,报复性涨价率先驾到。


你可能有个错觉,不对啊,清明节期间黄山不是人山人海、西湖都有16万人游湖,报复性消费来了啊。


这就是“报复性消费”啊。


大家看清楚,主要是因为免费才人多,你收费或涨价试试?


疫情期间,企业不容易,国民更不容易。


| 但,的确有企业开始涨价了。


不错!以海底捞、西贝、喜茶等为代表的餐饮企业,已经“报复性涨价”了。


近日,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晒出了自己在海底捞线下门店的消费单,吐槽其价格上涨:“人均220+,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小酥肉50块钱一盘,过分了啊。”


消费账单显示:俩人吃了快400元。


涨不涨是店家的事,吃不吃就是你的事了


4月5日晚间,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确实已调价,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但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就成本上涨的原因,海底捞方面称,目前海底捞各家门店复业桌数、接待顾客数量均有所限制,员工也无法满员工作,人力成本加上部分食材成本上涨,公司决定调整门店部分菜品的价格。


西贝同样被网友发现涨价了,甚至比海底捞涨幅更大。“本来以为海底捞涨价涨得有点多,转眼看了下西贝的外卖菜单,土豆条炖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海底捞和西贝比真的是毛毛雨。”


涨不涨是店家的事,吃不吃就是你的事了


除了中餐火锅等,人气一直很高的喜茶也在悄然涨价中。例如,其卖的最好的芝芝莓莓由此前的30元/杯涨到32元/杯,多肉葡萄由28元/杯涨到了30元/杯,杨枝甘露从25元/杯涨到了现在的27元/杯。


这估计是餐饮企业开始涨价的冰山一角,不过这三家名气最大,就被拧出来说事。


实话实说,就这三家餐饮企业而言,涨不涨价,我基本无感。


海底捞多年前在西安吃过,服务也说不上很好,味道一般吧。对于重庆人而言,吃火锅,最重要的是吃味道,只要味道好,边街陋巷都有食客驾到,营业员服务态度还不好,为不为你擦皮鞋、为不为你修指甲那就是次要的很的问题。


至于西贝,吃过一次,价格贵,你说菜品有多大特色,说不上。喜茶,一直不是我的“菜”。


其实疫情之前,餐饮的消费人群是什么人,疫情之后,也会是那波人。


| 能吃的起两人400元的,也不在乎你那6%的涨价。


当然,吃一顿觉得这么贵,感觉上当了,下次不去,这很简单的。


有网友说,客流量少了,就拿客单价做文章。


这就可以理解了,客流量减少,造成收入及利润减少,那么提高菜品单价,起码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确保利润。


海底捞在2月份疫情严重时,曾获得21亿元贷款,按说资金充足,涨价应该是平摊损失,提升利润。


| 可见,餐饮企业的生存压力有多大。


有人指出:在此时选择涨价,并不明智,餐饮业还没有真正的回暖,很多人依然不愿意外出就餐,再加上大部分人受疫情影响,收入或多或少缩水,消费欲望减弱,涨价可能会造成顾客的流失。


个人认为,既然海底捞、西贝、喜茶这类类似头部的餐饮企业都开始涨价了,其他企业会跟进的。


有人认为,“只要疫情没有完全被控制,防疫工作还要继续,餐饮消费不能完全放开,会有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遇到这类问题,参与涨价的企业也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多。”


疫情之下,没有行业也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虽然商家具有“定价权”,但是如果想要通过涨价来转移成本压力,消费者同样也有“拒绝接受”的权利。


餐饮不像住房,从来不是消费者的“刚需”,是生活的调剂和点缀,只有不是一天到晚想拍图发朋友圈,大多还是在家做饭吃。


毕竟,一般人在家封闭三四个月,基本厨艺还是可以掌握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海底捞宣布涨价的时候,麦当劳推出了一款周一会员半价桶,原价81元,售价39元。4月6日,闻讯而来的消费者蜂拥而至,抢到麦当劳小程序崩盘。


| 网友们感慨,在这特殊时期,物美价廉才是王道。


特别是在这几个月几乎是吃老本没有收入的情况下,麦当劳妥妥的良心企业。


全国餐饮其他940万家门店,3000万的从业人员,餐饮销售额现在是4.2万亿。但能做到海底捞、西贝那种品质和规模的并不多。


有数据显示,肯德基中国5000家门店,一年460亿的营收,麦当劳2400家门店,240亿营收。而海底捞、西贝呢?海底捞是2017年底、2018年超过了100亿,现在应该过200亿了;西贝去年应该是69亿了。


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据说,受疫情影响,海底捞闭店46天,据中信建投的研报判断,海底捞2020营收因此损失约50.4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5.8亿元。


| 个人认为,海底捞等餐饮涨价也是一种自救而已,当然这种“自救”,客人买不买帐,那就另当别论了。


4月5日晚,正和岛《每周一播》第二期,老乡鸡掌门束从轩、西贝大当家贾国龙,两大餐饮大佬,首次联合直播。并有企业界最认可的经济学家周其仁鼎力加持,共论“全球经济与餐饮复兴”。


周其仁认为,相当一部分人在三四个月、五六个月没有收入,没消费能力。


这是包括餐饮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同时,他认为,餐饮企业要自救。因为疫情再厉害,人总还是要吃,当然很多人回家吃了。但是不意味着餐饮完全不可为,送上门外卖虽然没有大幅度增长,但是平稳啊,这个需求还在,所以喊一声自救、自强。


| 目前餐饮企业都面临两难:涨价可能没客人,不涨没利润。


涨价不外乎是供货不足,在供货不足的情况下溢价都是正常的。


这话凡是涨价的企业都会说。


但还有的就是一直在做不好说的可就是每年春节一国几乎都会迎来一轮涨价,这次春节后一直没有复工没来得及涨价,现在全面复工肯定就顺势涨价了。


这是一个惯性的因素。


只不过,几个月几乎无收入的消费者能不能消费得起涨价后的菜品,就难说了。

总有不差钱的主,也有从不去这些餐馆的人,就看餐饮企业咋想了。


这次持续几个月的疫情,对于很多行业都是大考,首要的都是生存问题。


能否生存下去,大看整个国民经济的趋势,小看整个社会的消费力了。


| 目前看,餐饮业真正洗牌的时刻即将到来。


大浪退后,看看谁被淹死、谁在裸奔了。


涨不涨是店家的事,吃不吃就是你的事了


报复性消费不太可能,但报复性在家自己做饭,这是可能的。


简单一句话,涨是店家的事,吃不死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2020年过得很快,还剩8个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