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上)

  貴州省遵義地處中國西南腹地,是中國西部的重鎮之一,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這裡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遵義是國務院列入首批公佈的24個有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因“遵義會議”的召開遺留下來不少的

紅色教育基地,下面紅色傳承小編為您列舉一些主要的,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分為上、中、下三篇,此部分為上篇,僅供大家參考。

貴州省遵義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上)


  1. 遵義會議會址

  遵義會議會址,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紅旗路(原子尹路)80號,老地名叫琵琶橋。會址原系國民黨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邸。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建築為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月初,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到達遵義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司部與一局(負責作點)即駐在這幢樓房裡。1月15日至17日,遵義會議(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就在主樓樓上原房主的小客廳舉行。這次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

  2. 遵義會議紀念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而建立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21個革命紀念館之一。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子尹路96號,1955年10月開放。該館是貴州省唯一的國家一級博物館。由遵義會議會址等十一個紀念場館組成。會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老城楊柳街的紅軍總政治部舊址,新城幸福巷的遵義會議期間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住處,屬於遵義會議會址的組成部分,也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四渡赤水紀念館

  四渡赤水紀念館位於貴州省習水縣土城鎮,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9年景區全免費開放。由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題寫館名,在紅軍三軍團司令部舊址內陳列展出,舊址為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築。展廳建築面積620平方米,分戰史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陳列進行。2018年9月,經中國博物館協會決定同意四渡赤水紀念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四渡赤水之戰,是紅軍長征中最精彩絕倫的軍事行動。

  4. 婁山關

  婁山關亦稱太平關,又被稱為黔北第一關,位於遵義、桐梓兩縣交界處,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關口。原名婁關,後稱太平關。關名的來歷,源於古代對婁山山脈的稱謂。清咸豐、同治年間的黔北農民起義,都以全力佔領此關。1935年(乙亥年)2月25日至26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與黔軍大戰婁山關前,經過反覆爭奪,殲滅黔軍兩個團。揭開了遵義戰役的序幕。兩次婁山關戰役保證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是我國重要的"紅色"基地。

  5. 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

  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座落在赤水市城郊杉樹壩,於1986年修建,是全國第一個紀念"四渡赤水"戰役中犧牲的紅軍烈士而修建的陵園,由主體陵園(約21畝),百竹園、香樟古樹園三部組成,有大理石碑記繪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戰役經過示意圖一幅。在陵園陳列館內有60幅圖片,內容包括四渡赤水戰役、領導人題詞,紅軍標語及紅軍用過的武器彈藥、赤水革命老區的歷史等。2006年被貴州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烈士紀念建築保護單位"。

貴州省遵義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上)


  6. 中國女紅軍紀念館

  中國女紅軍紀念館是中國惟一一座以女紅軍為題材的紀念館,於2009年9月開放接待遊客,榮獲2009年中國十大紅色旅遊景區榮譽稱號。"中國女紅軍紀念館"是一幢清末民初的西式建築,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土城,佔地面積210平方米。分別展出的是紅一方面軍30位女紅軍,紅二方面軍(紅2、紅6軍團)5位女紅軍,紅四方面軍8位女紅軍,紅二十五軍2位女紅軍的長征事蹟。中國女紅軍紀念館的展出順序是從紅一方面軍起,紅二十五軍結束,自左向右,從序廳迂迴走向序廳。

  7. 丙安紅一軍團陳列館

  丙安紅一軍團陳列館,位於貴州省赤水市丙安鎮,中國維一以紀念紅一軍團為主題的陳列館。中紅網貴州2010年11月12日電(付高強)在赤水丹霞申遺成功暨赤水建市20週年慶祝大會開幕後,11月10日下午,全國維一以紀念紅一軍團為主題的陳列館--丙安紅一軍團陳列館在貴州省赤水市丙安古鎮正式開館,館名為賈若瑜將軍所題寫。開館儀式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丙安指揮部舊址前隆重舉行。

  8. 遵義會議陳列館

  新近落成的遵義會議陳列館2005年1月14日正式對外開放,這也是革命歷史名城遵義獻給遵義會議召開70週年的一份特殊禮物。2004年4月,遵義市財政投入巨資啟動了佔地6464平方米的館舍基建工程。新的陳列館以紅軍長征為主線,以遵義會議和四渡赤水為重點,較為全面、真實地展示了上世紀中國革命偉大轉折的史蹟和內涵,充分展示了中國革命史上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9. 習水青槓坡紅軍烈士陵園

  習水青槓坡紅軍烈士陵園位於習水縣土城鎮青槓坡村。1935年1月,中央紅軍佔領遵義不久,數十萬國民黨軍向遵義地區發起圍攻,企圖阻止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以及紅二、紅六軍團會師,並在烏江以北、長江以南的川黔地區“圍殲”紅軍。遵義會議後,紅軍在習水發起青槓坡戰役,進行了長達62天的轉戰。青槓坡戰役拉開了紅軍四渡赤水的序幕,在我黨我軍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紅軍化被動為主動、轉敗為勝的經典戰例之一。

  

10. 渾溪口渡口

  由於在青槓坡戰鬥中未能消滅尾追之敵,紅軍面臨腹背受敵、背水作戰的不利形勢。1935年1月28日,中央在土城愛華商店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改變行軍路線,渡過赤水河,脫離強敵。軍委分工,由周恩來負責在次日拂曉前在土城架設浮橋。29日凌晨,在土城鎮當地船工的支持下,終於在土城上游的渾溪口、下游的蔡家沱架起了兩座浮橋,毛澤東、朱德等率紅三、五軍團,軍委縱隊從此處渡過赤水河。至29日上午,紅軍從土城上游的渾溪口、下游的蔡家沱和元厚沙沱完成一渡赤水河,輕裝前進,拉開了紅軍長征“四渡赤水”戰略轉移的序幕。

貴州省遵義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上)


  11. 青槓坡戰役遺址

  青槓坡戰役遺址位於貴州省習水縣土城鎮青槓坡村,在土城鎮東北約3千米。以青槓坡戰鬥為核心的土城戰役,是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後親自指揮的第一仗,是導致紅軍四渡赤水的直接因素。2002年,老紅軍、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將軍題寫了"青槓坡紅軍烈士紀念碑"碑名。青槓坡山勢陡峭,山巒起伏,是土城通往東皇店鎮(今習水縣城)的交通要道,是扼守川黔通道的咽喉。

  12. 烏江渡景區

  遵義烏江渡是中國貴州省遵義市一條著名大河,也是著名的旅遊景點。烏江渡景區,位於烏江干流與川黔鐵路縱橫交匯點--遵義市播州區烏江鎮境內,烏江鎮地處遵義市與貴陽市交界處,素有黔北南大門之稱,210國道、貴遵高等級公路、川黔鐵路橫貫鎮境,交通便捷,北距歷史文化名城遵義40公里,南距省府貴陽100公里。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網站公佈《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烏江渡景區入選中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以上是貴州省遵義主要的紅色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學習培訓為主。河南紅色傳承教育培訓中心是一種集專題教學、現場教學、互動教學、情景教學、體驗教學、音像教學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培訓模式,意在提升學員們的黨性修養,增強思想開拓,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更多信息請參考>>貴州省遵義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中)

   貴州省遵義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