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究竟是知識付費沒有價值,還是我們的打開方式不對?

之前屢次傳出“被上市”的邏輯思維,終於在今年10月份確認,開始正式衝擊IPO,選擇科創版上市。

這是繼“吳曉波頻道”以15億估值“賣身”全通教育的計劃泡湯之後,短期內傳出的第二個知識付費企業衝擊IPO事件。

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令筆者意外的是,面對知識付費領域的先驅者-邏輯思維的上市消息,很多網友紛紛唱衰,各種嘲諷叫罵。

有網友調侃道,“邏輯思維居然搶在了德雲社前面上市了,德雲社差在哪兒了?同樣是講段子,德雲社給人們分享了那麼多快樂的談資,而邏輯思維只是販賣了中產階級的焦慮。”

也有網友質疑道,“知識付費也能跟科創版扯上關係,是科創版的門檻低了,還是羅胖的忽悠技術又精進了?”

甚至還有一些人認為知識付費打著認知升級的幌子,其實就是在收割“智商稅”。

拋開邏輯思維等知識付費企業運用的營銷套路引發的爭議不談,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一下:

  • 難道知識付費只是一個偽需求嗎?
  • 究竟是知識付費的內容沒有價值,還是我們的打開方式存在問題呢?
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先看知識付費,它的邏輯是基於以下幾個需求:

  • 想學,但不知道學啥,不知道如何學;
  • 想學,但沒有大段的時間學習,或者懶得花時間讀書;
  • 想學,但是專業知識有一定的難度,沒老師講解和指導;

而知識付費很好的滿足了這幾個需求,起碼提供了以下幾個價值需求:

  • 涵蓋多個領域,知識內容更加豐富,讓學習者有了更多選擇;
  • 專家解讀的書籍或者分享的經驗課程,對一個領域的新手小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 讓各個領域的名師專家的知識經驗,被普通人以成本更低,更簡單的方式獲取;
  • 音頻、視頻和圖文等方式靈活,更加符合現代人的碎片化學習方式;

既然知識付費是有價值的,為什麼不少人很排斥呢?

筆者作為一個知識付費的重度用戶,結合自身經歷和身邊一些朋友的情況,發現了三個有意思的現象:

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1、急功近利:碎片化學習≠快餐式學習

作家格拉德維爾在《異類》這本書中提到,“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這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

曾經學生時代,初高中幾門主課,幾十本教材需要我們花費6年的時間學習,同時還配合大量的練習材料和輔導資料,即使這樣,也不能保證我們能把這幾十本書的知識完全掌握。

為什麼走上社會了,我們卻自信的認為,每天抽半個小時,聽聽付費課程,就能掌握這些知識呢?聽了一門上百節、總時長几十個小時的管理課程,就能成為一個管理高手了?

誠然,工作以後,很難再有大段的學習時間,讓我們不得不利用好碎片化的學習時間,但“碎片化”不代表“快餐化”。

誤以為,專家大咖提煉濃縮好的知識“膠囊”,可以讓我們短時間迅速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這是我們認知知識付費的最大誤區之一。

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2、存而不閱:一個自欺欺人的“囤積癖”

互聯網時代許多人養成了一種“囤積癖”,在網上購買各種書籍、課程和專欄,或者看到好的文章就收藏起來,或者拷貝到筆記軟件裡,然後囤積完,就放在了那裡,懶得去看。

去年筆者整理自己的Kindle、印象筆記和幾個知識付費軟件,發現裡面上百本書,蒐藏了幾百篇文章,購買了十幾門課程,但是我真正打開閱讀並學完的內容不超過三分之一。

難道把這些知識收藏到自己的百寶箱裡面,就能成為我們自己的知識了嗎?

“存而不閱”是現在很多知識付費者的通病,購買了大量的付費課程,換來的不是屬於自己的知識,而是短期的心安理得和一無所得的焦慮。

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3、閱而不思:只做知識信息的“儲存者”

知名作家蔣方舟說過,“如果不經過反覆的複習、認真的思考和實踐的印證,只憑聽講,所得到的知識一般在腦海中的存留率只佔5%。”

知識付費讓知識更加容易獲取,所以很多人養成的習慣就是不斷的“聽講”。

聽完這門,再聽下一門,看著軟件中一門門大咖課程被自己聽完了,滿滿的成就感。

可仔細一回味,發現除了記住一些零星的觀點和信息之外,其他什麼都沒留下。

學生時代,“聽講”還知道做做筆記,課後做做練習題,現在怎麼就只“聽講”呢?難道自己變聰明瞭?

你掌握多少知識,不是取決於你儲存了多少知識,而是取決於你能調用多少關聯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成為知識的“儲存者”,而是“運用者”。


如何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呢?不妨先了解學習的三個段位,看看自己處於哪一個

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為了更形象的瞭解這三個學習的段位,我們拿孩子玩的“陪護機器人”來舉個例子。

  • 在孩子眼中,他關心的是陪護機器人播放的內容,於是他聽到的是兒歌、故事等最直接的信息。
  • 在家長眼中,他們關心的是陪護機器人是什麼,它是一個玩具,然後看到的是這個玩具的教育價值,也就是其對於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 在一個產品經理眼中,他們關心的陪護機器人是怎麼做出來的,如何設計和生產的,優劣勢是什麼,也就是其對於自己工作的啟發和思考。

大多數學習者,扮演的僅僅是一個“孩子”的角色,只關心這本書、這門課說了什麼,傳遞了哪些顯而易見的信息。

少數人,才會扮演“家長”的角色,去審視這些內容的價值,以及對於自己的意義。

只有高段位的學習者,會從一個產品經理的角度去研究,結合自己實踐中的問題和需求,把學習內容作為一個觀摩和研究的範本來分析,將其拆開來看個究竟。


如何成為一個高段位學習者呢?如何正確打開一門付費課程呢?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提出過兩個經典的學習模式:

  • 直接傳遞模式:認為學習就是簡單、線性的“傳遞-接受”的過程,學習的目標只是用靜態的知識把頭腦裝滿。
  • 建構學習模式:知識不是簡單的吸收而來,而是有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而來,學習者必須充分地調用他們的已有知識,在主動性目標的指引下、在豐富的情境中積極地進行探索,把新知識和舊知識糅合在一起,在頭腦中建構出新的知識體系。

建構式學習模式可以分為以下5個關鍵步驟:

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哲學家羅素在《人類的知識》中寫道,“一個人求知的歷程,就像是一個登山者靠近一座被霧靄籠罩的高山,一開始他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所有的東西就無法看清,慢慢地走近時,這座山的各個部分才漸漸地清晰起來。

1、問題指引:提問是將我們引向深度學習的起點

問題就是嚮導,引領著我們去接近這座知識的高山。

一位優秀的學習者,必定是一個優秀的提問者。

從實際需求和學習思考中產生問題,不斷產生的新的問題,指引我們像抽絲剝繭一樣,把一門知識慢慢的打開。

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2、主動探索:根據已知的知識,探索未知的邊界

打開一門付費課程,不僅在學習知識,更是在“探索答案”。

不斷的自我提問,看看這門課程能夠解答哪些問題,不能解答哪些問題?又產生了哪些新的問題?

對於不能解答的疑問,就是引導我們主動探求未知的領域,拓寬“未知的未知”的邊界,而不是隻滿足於對現成的、邊界清晰的知識的掌握。

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3、解碼糅合:解碼新知識邏輯,與已有舊知識融合

每一門課程,創作者都有一個核心主題和一套邏輯體系,並以此填充豐富的知識點和素材論據。

解碼的過程就是我們上面說的第三段位的學習方式,理解課程內容背後的邏輯、體系和知識模塊。

像庖丁解牛一樣,把作者的封裝好的知識模塊打碎,根據自己的理解從新梳理,並與已有的舊知識相融合。

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4、建構體系:以點串線,理清知識脈絡,完善知識體系

將課程的原來封裝的知識模塊打碎,重新成為一個一個零碎的知識點。

並根據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重新梳理一個知識架構,然後把已經融合的新舊知識,一個個的填充進去,從而形成一套全新的,更完善的,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5、實踐印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很多時候我們在課程中學習到的知識,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不知道其正確性和實用性如何,二是聽來的知識很容易被遺忘。

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會調用大量的關聯知識,並進行知識遷移,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運用,這個過程可以不斷鞏固和加深知識的掌握度,而且更可以在實踐過程中印證其實用性和正確性。

一門知識,必須經過實踐的印證,才能真正的成為我們自己的知識。


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總結:

對於個人成長來說,現在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 好的是知識付費的興起,讓以前我們無法接觸到的各個領域大咖和名師專家的課程分享,現在可以以極低的成本輕易獲得。
  • 壞的是人人都會包裝的時代,內容的質量參差不齊,經常會因一些劣質課程而浪費時間和精力。同時,知識獲取的便捷性,讓我們誤以為學習有捷徑,讓我們更加浮躁和急功近利。

其實,知識付費並不能改變學習的本質,與我們讀書學習一樣。

任何一門知識的掌握,必須要經歷過系統的學習和積累的過程。

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調整正確的學習心態,才能讓各種優質的付費知識成為自己成長的助力。

而不是做一個“懶惰且急功近利的偽上進者”,期望別人濃縮好的知識“膠囊”,成為自己成長焦慮的良藥。

知識付費≠學習捷徑,掌握“建構式學習模式”,做高段位學習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