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前,曾子要求換席子,嚴監生示意滅燈芯,體現了什麼文化?

今天,我們來分享兩個著名的文化典故,品味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意蘊。

這兩個典故,有個共同點,都是臨終前發生的,主人翁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值得品味。


臨終前,曾子要求換席子,嚴監生示意滅燈芯,體現了什麼文化?


一、曾子臨終前要求撤換華麗的席子

1.曾子是誰?

曾子又名曾參,身世顯赫,是夏禹的後代。他16歲開始拜孔子為師,得到孔子的真傳。顏淵去世之後,曾子就是孔子的大弟子,地位挺高的。

曾子參與了《論語》、《孝經》、《曾子十篇》等著作的編制。

在孔廟裡面,曾子和顏淵、子思,孟軻拱立四周,被稱為四配,或者四聖、四公。可見曾子地位之高。


臨終前,曾子要求換席子,嚴監生示意滅燈芯,體現了什麼文化?


2.曾子臨終前發生了什麼?

公元前435年,71歲的曾子即將油盡燈滅,走完人生路。

根據《禮記.檀弓上》記載,奄奄一息的曾子躺在病床上,病情日益嚴重。

曾子的嫡傳弟子樂正子春以至孝聞名,這個時候恭恭敬敬地坐在老師的床下。曾子的兩個兒子曾元和曾申,正襟危坐在父親的腳邊。一個稚嫩的書童端著蠟燭,坐在角落裡。

大家都不吭聲,現場氣氛有些凝重。

這時候,書童忽然說話了:“這個席子既漂亮華麗,又手感絲滑,應該是大夫的用品吧?”

在當時,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大夫的官級在士的上面,身份比較顯赫。書童真是童言無忌,一句話說出了華麗席子的本質。

樂正子春覺得這個書童真不懂事,於是趕忙制止:“別做聲!”

真是的,都不能讓老師安詳地離開這個世界嗎?

沒想到,遊走在生死邊緣的曾子聽了書童的話,忽然一驚,坐了起來,盯著書童,然後長嘆一聲

稚嫩的書童又補了一句:“這個席子既漂亮華麗,又手感絲滑,應該是大夫的用品吧?”

樂正子春和曾元、曾申狠狠地瞪了書童一眼,言外之意是:你這個小傢伙真不懂事,只曉得給老爺子添堵。

沒想到,曾子卻鄭重地回答書童:“是啊!這是魯國大夫季孫賜予的。之前我一直沒換掉。曾元,你起來把席子撤換掉吧!”

大兒子曾元趕忙說

:“爹!您老人家病情這麼嚴重,不能折騰著換席子了。實在要換,也要等到明天早上天亮,到時候您老的身體緩和一些再換也不遲!”

曾子卻堅決地搖搖頭,道:“你還不如書童愛我!作為君子,愛他人就要想方設法地成全他人;作為小人,愛他人就是得過且過、息事寧人。現在我有什麼要求呢?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規規矩矩地死去,不留任何遺憾!”

聽到曾子這番話,曾元無地自容,趕緊和曾申、樂正子春一起,抬起曾子,撤換華麗的席子,換上一床樸素的席子。

結果,曾子人還沒有放平穩,就斷氣了。


臨終前,曾子要求換席子,嚴監生示意滅燈芯,體現了什麼文化?

二、嚴監生臨終前示意掐滅一根燈芯

1.嚴監生是誰?

與曾子確有其人不同,嚴監生是一個虛構的形象。

清代吳敬梓在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用辛辣、反諷的手法,描繪了一幅當時讀書人的眾生相。

我們耳熟能詳的“范進中舉”的故事,就出自《儒林外史》這本名著。

嚴監生大名叫做嚴大育,字致和,廣東高要縣監生。他是個土豪,家有十萬銀子,還有個“監生”的身份,在當地也是響噹噹的人物。

嚴監生有個哥哥嚴貢生,嚴貢生不僅地位比他高,而且風流倜儻、奢靡豪放。相比之下,弟弟嚴監生不僅社會地位低微,還顯得十分吝嗇。

對此,嚴監生心裡頗為不滿。

2.嚴監生臨死終發生了什麼?

我們在小學課文《兩莖燈草》中,讀到:

嚴監生因為身患重病,生命垂危。眼看到了彌留之際,家人都焦急地圍在床前,想聽聽嚴監生最後有什麼事情要交代。

嚴監生兩眼微眯,雙唇微動,說不出話來,但又似乎想說什麼。

家人不停地問:“您有什麼話要交待,儘管說吧!”

嚴監生頑強地動了動嘴唇,依然無法說出口。他費力地伸兩根手指頭。

親人們開始圍繞嚴監生的兩根手指頭猜謎語。

大侄兒說,應該是還有兩個親人沒有來,趕快催一催。二侄兒說,

應該是還有兩筆賬目沒有交待清楚。奶媽說,應該是想見到兩位大舅爺。

聽了大侄兒、二侄兒、奶媽的猜測,嚴監生臉上都露出失望的神色,並且不甘心地閉眼抿嘴,但是兩根手指頭依然伸著。

最後,還是嚴監生的髮妻趙氏最懂他的心,說:

“你是為那燈盞裡點的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

然後,髮妻輕輕地走到燈芯邊上,挑滅了一莖燈草

瞬間,房子裡暗了下來。嚴監生臉上掛著滿意的微笑,輕輕點頭,垂下手,斷了氣,奔赴極樂世界。


臨終前,曾子要求換席子,嚴監生示意滅燈芯,體現了什麼文化?


三、臨終前,曾子要求換席子,嚴監生示意滅燈芯,分別體現了什麼文化?

曾子要求換席子,說明了曾子認為病死在季所賜的的大夫享用的豪華席子上,不合禮儀規矩,所以必須堅決撤換,充分說明了他遵循封建禮教一絲不苟。

文章很短,卻用了相當的篇幅詳細介紹東正子春、曾元、曾申以及書童所坐的方位,甚至是書童手持蠟燭這樣的細節都寫出來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細節描寫,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緊張氣氛。有了這些描述,後面的語言、行動就有了充分的根據了。

嚴監生示意掐滅一莖燈草,說明了他的節約、吝嗇。就此一個細節,嚴監生有幸進入世界吝嗇鬼排行榜。

當然,後來也有人解讀,嚴監生的行為是一種節約的美德,還有人說他是不甘心當“老/二”,等等。

這些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嚴監生已經佔有一席之地!

真不容易!


臨終前,曾子要求換席子,嚴監生示意滅燈芯,體現了什麼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