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辭下傳(五)

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其稱名也小,其取

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譯】《周易》啊,彰顯以往的歷史教訓而預察未來,把微妙的道理顯露出來並闡明它的幽秘

精華。排開易卦而取適當的名稱,辨別物象而下正確的《卦辭》、《爻辭》,可供易理判斷的

卦辭就完備了。易卦的名稱雖小,但所取的類別卻很大,各卦的深旨也很遠大。它的《卦辭》

很文雅,《爻辭》曲折而中肯,所要喻指預測的事情多而且很隱蔽。它靠乾坤貳德以普濟人民

的修養行事,以明白天下積善行惡所得所失的報應。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譯】《周易》的興起,大概是在中古殷代的末期吧?《周易》的作者,大概是心懷憂患吧?


繫辭下傳(五)

四象八卦六脈之圖

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

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辨於物,恆雜而不厭,損先

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

自知,恆以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譯】所以,履卦是建立德業的基礎,謙卦是施行德行的把柄,復卦是道德的根本,恆卦是鞏

固道德的前提,損卦是修美道德的途徑,益卦是增益寬大道德的方法,困卦是檢驗道德的準

繩,井卦是居守道德的處所,巽卦是展示道德的制宜。履卦是使人和順小心達到極致,謙卦是

教人謙虛待人從而使德業尊貴光明,復卦是教人於微小處分辨善惡,恆卦是教人於複雜環境中

恆守正固不生厭倦,損卦是教人先經歷磨難而後才能行事獲功之易,益卦是教人增長德行並使

之日益充裕而不虛假造作,困卦是教人在困境中磨鍊身心求得亨通,並卦是教人安於所居而施

惠他人,巽卦是教人巽順入理因勢利導,隱而不露。履卦的道理可以用來和順行事,謙卦的道

理可以用來控制禮節,復卦是教人反求諸己復歸本性,恆卦是教人始終如一貫徹德行,損卦是

教人剋制減損慾望,遠離災害,益卦是教人益人益己,增興福利,困卦是教人艱苦奮鬥,不怨

天尤人,井卦是教人辨識義理的來源,巽卦是教人順合時宜,行使權力。


繫辭下傳(五)

四象八卦六律之圖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

要,唯變所適。其出人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

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譯】《易經》作為寶書,不可遠離它胡作非為。易道也曾屢屢遷移,變化運動從不停止。它

週轉輪流六個虛爻,上下移動變化無常,剛柔六爻互相變易,不可作為僵化的經典要籍,唯有

因時變化才能適應實際需要。易理的變化出入,用以測度外界和內心,使人知道畏懼守法,又

能明白憂患意識。它使人沒有師長保護,卻如同在父母身邊一樣。初學時就必須認真遵循《易

經》的《卦辭》,仔細揣度它的方法原則。既然有了完備的經典,就不能學非其人,易道是絕

不會虛行一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