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藍軍”是怎樣練成的?

近年,隨著中國軍隊的不斷髮展,“藍軍旅”這幾個字眼不僅頻繁登上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還讓旅長滿廣志同志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網紅”。

而滿廣志之所以能夠爆紅網絡,是因為他指揮這支部隊在3年時間裡取得了32勝1負的驕人戰績,唯一輸的那次,“紅軍”也是慘勝,被滿廣志虐慘了的“紅軍”官兵甚至喊出了“踏平朱日和,活捉滿廣志”的口號。

與此同時,外媒也注意到這支“藍軍”的存在,並且認為其帶有濃厚的美軍色彩,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有所超越。

不過,“藍軍”部隊可不是我們的獨家專利,作為“藍星最強”的美軍在這方面才是真正的“老司機”,而今天我們就來揭開美國藍軍的神秘面紗。

美國“藍軍”是怎樣練成的?

滿廣志在演習場上指揮

所謂的藍軍部隊,也叫“假想敵”部隊或“影子部隊”,美軍內部也稱其為“紅軍”,主要是指在和平時期最大程度模擬敵方戰術思想、戰術原則、武器裝備等,旨在對我方進行模擬對抗和針對性訓練。

世界上第一支假想敵部隊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以色列,主要任務是使用蘇軍空戰動作與以色列戰機進行模擬對抗。而在隨後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經過模擬對抗的以色列空軍打得阿拉伯國家毫無還手之力。

一、美軍各軍種假想敵部隊建設歷程

美軍假想敵部隊建設起源於越戰時期美國海軍航空兵的“TOP GUN”計劃(美國海軍戰機武器學校空戰訓練課程)。

當時美軍的F-4B/C戰機直接取消了機炮,而“響尾蛇”和“麻雀”空空導彈的命中率又實在“感人”,之後的“滾雷行動”更是暴露出艦載機飛行員過於依賴導彈、近距格鬥能力低下的問題。

因此,美軍開始以T-38和A-4戰機模擬米格戰機的性能和戰術,並對近距格鬥進行針對性的對抗訓練。

到越南戰爭後期,雙方交換比最高可達12.5:1。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於海軍飛行員大量執行對地攻擊任務,TOPGUN又在訓練大綱中加入了空襲課程,以適應額外的培訓需求。

美國“藍軍”是怎樣練成的?

F-105雷神戰鬥機投彈轟炸北越

越戰結束後,美國空軍少將理查德·穆迪·蘇特在研究所有越戰空戰戰例後,發現空戰損失主要發生在前10次任務中,並且在之後的“紅男爵”研究計劃中有飛行員表示自己非常缺乏“不同機型間”的對抗性空戰訓練,尤其是自己的F-105或F-4戰鬥機與蘇制輕快小巧的米格-17/21戰機進行近距格鬥時根本不佔上風。

基於以上問題,美國空軍從1972到1976年陸續成立了4支“入侵者”中隊用來模擬敵軍。為此,還想方設法從以色列(主要是中東戰爭的繳獲)和其它蘇系武器進口國購買米格戰機,這些米格戰機直到80年代末才開始逐漸被F-16替代。

不過,上世紀80年代,空軍假想敵部隊的發展進入低潮期。因為美國空軍認為體系對抗的時代已經到來,並且一些曾在“入侵者”手上吃過虧的軍官進入空軍高層,這些人對該中隊的超常規地位非常不滿,再加上國防經費大幅削減,“入侵者”中隊不可避免的慘遭裁撤,僅餘414綜合訓練中隊繼承了原64“入侵者”中隊的香火。

美國“藍軍”是怎樣練成的?

入侵者中隊的F-16D型戰機

雖然“入侵者”遭到裁撤,但與它同時期的紅旗軍演卻得到保留並在之後發揚光大。

1975年,美國空軍基於前期大量研究又發起了“紅旗”系列軍演,旨在錘鍊飛行員在更加真實且複雜的大規模空戰中的應變能力,並且還新增了與地面防空系統的模擬對抗。

進入21世紀以後,美軍又引入計算機模擬和無人機等裝備讓“體系對抗”更加真實。但是空軍並不滿足於當前成績,又於2000年成立了第527太空中隊,正式宣佈進軍太空領域。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的歷次對外戰爭幾乎都是海、空軍唱主角,但這絲毫不影響美國陸軍建設“假想敵”部隊的熱情。早在1980年,美國陸軍就啟動了“陸軍紅旗”計劃,幾個大型外軍模擬訓練中心相繼在歐文堡、霍亨菲爾斯、查菲等地開花,這其中最為世人所熟知的莫過於“國家訓練中心”——歐文堡

美國“藍軍”是怎樣練成的?

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俯瞰圖

剛成立時的歐文堡“紅軍”主要由31機步團和第73裝甲團各出一個營抽組而成。為了真實模擬蘇聯色彩濃郁的華約軍隊,除了按照蘇式戰術進行軍隊編組,就連日常作息、生活習慣、交流溝通也要全方位模擬。搞不到足夠的蘇系武器,就把悍馬、M113裝甲車套上一層高仿真的外殼,幾乎已經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隨後,美軍成立了以第11裝甲騎兵團為核心組建的第177裝甲旅專職扮演“紅軍”。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被當地游擊隊和恐怖分子搞得焦頭爛額,於是他們又“兼職”起了恐怖分子,還建起中東特色的城鎮建築,大搞角色扮演,頭上戴著頭巾,拎著AK或者SVD瞅準機會放個冷槍或者埋個IED。如此一來,這支假想敵部隊既能打蘇式戰術風格的正規戰,又具備沙漠環境下的巷戰和近距離作戰能力。

美國“藍軍”是怎樣練成的?

四等人海軍陸戰隊的F-5N/F輕型戰機

四等人海軍陸戰隊的待遇明顯就沒那麼好了,儘管早些年也想大幹快上地建立自己的假想敵部隊,但是上報國會後也只是批了一個VMFT-401訓練中隊,畢竟自己的軍費還是跟海軍一起走的統一預算。

不過,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惟一專精於空戰假想敵行動的單位,雖然主力戰機仍是爺爺輩的F-5N/F輕型戰機,但是在優秀的飛行員手中戰鬥力還是非常強悍的。

因為該中隊的成員除了具備編隊的領隊資格外,還必須具備空戰戰術教官資格或飛行員教官資格。另外,所有隊員都有適當的權限從情報部門獲得有關假想敵的戰術戰法和人員編制等情報,經過分析總結後應用到日後的模擬對抗中。

二、美軍假想敵部隊地位演變

縱觀美軍各大軍種的假想敵部隊建設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大多都是前期應急色彩明顯,中期都經歷過各種原因的改編甚至裁撤,但是最終都能站穩腳跟併發揚光大,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首先,美軍已經嚐到了假想敵部隊的甜頭。以伊拉克戰爭為例,美軍之所以能夠快速進入巴格達就是因為陸軍在開戰前就把參戰部隊拉到歐文堡,分別與該中心的177裝甲旅進行了兩週的實兵實彈條件下的模擬對抗。而空軍為了訓練飛行員在複雜沙漠環境下進行防區外精確打擊的能力,直接在內利斯空軍基地按實物樣式尺寸設置防空導彈陣地、通信中樞、機場塔臺等目標,針對夜間低空突防、空地協同打擊、近距空中火力支援等科目反覆訓練。

美國“藍軍”是怎樣練成的?

紅旗軍演中的和F-35“閃電”戰鬥機

其次,現在的美軍假想敵部隊已經不是傳統的“磨刀石”“陪練者”角色,它還承擔起了加強北約內部軍事交流,增進盟友軍事互信的職責。以去年的“紅旗19-1”演習為例,美國空、海軍、英國皇家空軍和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39支部隊、95架飛機,共2900多名人員圍繞“與同等實力的對手展開高端戰鬥”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情報分享和戰術交流,並且派出了F-22“猛禽”和F-35“閃電”戰鬥機進行模擬對抗。

最後,假想敵部隊還是檢驗美軍新裝備新戰法的競技場。當今世界發生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美軍在幾次局部戰爭中也是佔盡優勢。如果想在真正殘酷的作戰環境中檢驗自己的新裝備新戰法,就只能靠美軍自己來塑造了。所以,最近幾年美軍的所有假想敵部隊在設置戰場環境時,陸續加入網絡攻防、太空博弈、反隱身雷達、AI兵棋推演等新概念,全維度塑造未來戰場。已經從“模仿現在”發展到了“探索未來”。

三、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美國藍軍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就是緊盯強敵對手。從越戰時期的北越空軍到中東沙漠的恐怖分子和遊擊武裝,再到今天的中俄兩軍,就差沒跟電影裡的外星人交過手了。雖然,有時也會掉以輕心犯下大錯,但是其撥亂反正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第二,就是力求真實。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最大程度的還原敵人的武器裝備和戰術戰法,更體現在對敵人作戰思想上的真實模仿甚至超越,只有“形神兼備”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美國“藍軍”是怎樣練成的?

佩戴VR眼鏡進行訓練的美軍士兵

第三,緊盯軍事科技發展潮流。比如原來的激光模擬交戰系統換到現在的單兵可穿戴式AR/VR設備,讓士兵能夠在保障安全的條件下獲得最大的沉浸式體驗。而原來的圖上推演變成了計算機推演進而發展到現在的AI智能推演。更重要的是美軍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對整個演習過程進行實時全方位監控,並對得到的海量交戰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讓每一次覆盤都能精準找到自己的問題,還將這些數據應用到武器裝備的後期改進當中,最終實現數據價值的高效利用。

美國“藍軍”是怎樣練成的?

“空中戰術優勢公司”的F-5戰機準備起飛

最後,就是大量吸取民間軍事承包商參與到對抗中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後)。其實美軍內部一直有一種聲音就是“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美軍不需要在假想敵部隊建設上面面俱到,把一些相對次要的任務交給民間公司既省心又省力,更重要的是省錢。比如,協助美國空軍飛行員進行訓練的“空中戰術優勢公司”(Airborne Tactical Advantage Company),該公司擁有63架法國空軍先前使用的幻影F1型戰機,飛行員也全部都是各國軍隊退役下來的,甚至有些還是重金從部隊挖出來的,其整體戰力與作戰部隊相比絲毫不落下風。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頗具美式特色的“軍民融合”對我們具有更大的借鑑意義。

[1] 龍銀東,劉世昌,鄔江,舒玉貴. 美軍假想敵部隊建設思路探討[J]. 電子信息對抗技術,2020,(1).

[2] 謝堂濤,湯亞鋒,艾賽江. 美軍太空假想敵部隊現狀及發展趨勢[J].國際太空,2019,(8).

[3] 牛寶成. 美國陸軍假想敵部隊曝光[J]. 現代軍事,2001,(4).

[4] 陳永. 假想敵與美國海軍建設[J]. 世界經濟與政治,2017,(12).


“許述工作室”創始人簡介

許述,四川宜賓人,軍事學博士,曾在《書屋》等媒體發表文章70餘篇,接受過鳳凰衛視等媒體採訪,受邀到華為等演講十餘次,出版專著《這才是美軍》(中將王洪光、軍事專家戴旭作序),出版一年5次加印,在京東新書熱賣榜常居TOP3,登上三聯書店暢銷書排行榜,進入美國紐約公立圖書館和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即將出版新書《兵道》(喬良和餘戈兩位老師作序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