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瑯琊宋氏与达州的不解之缘

宋家宣

达州,一个记忆中并不太熟悉的名字。作为天府之国的一个地级市,最早知道达州是在家谱中的先祖履历中。而突然让我对达州翘首期盼和一往情深的是这个飞速发展时代和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喜悦。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美丽的四川达州

偶然在微博上浏览,意外发现了先祖宋名立公续修的达州志和达州市政府整理再版《直隶达州志》的消息。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达州城一角

惊喜若狂之余,为了一睹先祖遗著,并有机会将其中的名立公作品一并编入我族正在编辑整理的《瑯琊宋氏历代诗文集》中,当即与达州史志办联系,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史志办主任冉炬女士。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瑯琊宋氏历代诗文集封面设计

介绍完自己的身份和与名立公的渊源,本希望能不惜代价争取购得一部再版的《直隶达州志》 ,但万万没有料到,冉炬主任竟当即决定无偿馈赠一部予我们。并情真意切地说:“您们才最值得拥有这部志”。此情此景实是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瑯琊宋氏家藏宋名立诰命

达州与临沂相隔千山万水,乾隆与当今相距280余年,但达州人民对我祖的情义竟不减当年。这不能不说是先祖有德,我族有缘。而且更充分体现了达州人民的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的优良品质得到了良好传承。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交通便捷的达州

收到达州人民寄来的《直隶达州志》,除了激动,便是感激!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乾隆《直隶达州志》

翻开《达州志》,第一次看到名立公如此众多的作品和才思。其中不仅有其亲笔撰书的序言,还有文章10余篇、诗歌多首。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宋名立亲笔撰书“续修达州志叙”

《直隶达州志》共分四卷,卷一为:天文、沿革、建置、道里、风俗,五个部分;卷二为:赋役、学校、水利、盐茶,四个部分;卷三为:秩官、兵营、乡贤、科目、流寓、寺观、灾异,七个部分;卷四为:艺文。名立公的作品,除了序言全部收录在《艺文》中。面对这部凝聚着先祖心血、文采和汗水的方志,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在那些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先祖诗文中,让人深切感受到的,首先是他对达州百姓的真挚情感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家国情怀。而最能体现名立公才思与夙愿的还是他亲手撰书的序言。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但由于自身才疏学浅,对先祖墨宝难尽领悟,只好恳请远在潍坊高就的沂水县文化学者党同如先生予以帮助。

经过党先生连续几天夜以继日的辛勤努力,终于让这篇序言完美无缺地再现在大家面前。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续修达州志序”共有700余字,分7个章节。序言引经据典,对仗工整,逻辑严密,文采飞扬。既谈古论今,又激情满怀;既事无巨细,又总揽全局,活生生是一幅达州美丽厚重的历史画卷。而结尾处更是情深意切,谦逊包容,充满了对达州的深情与眷恋。实数难的佳品之作。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宋名立书法作品

名立公是瑯琊宋氏十一世祖,字令闻,号补斋,是明崇祯督察院副都御史宋鸣梧公的曾孙,其祖父为明崇祯户部侍郎宋之普公,是清康熙刑部员外郎宋瞻祖公的四子;属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街道长新桥村人 ,岁贡生,诰授奉直大夫,历任河南裕州、汝州知州,四川达州直隶州牧署,顺庆府知府;生于康熙戊寅(1698年)十二月,卒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配胡氏,诰封宜人;侧李氏,勒封孺人;生三子:元裕、元汝、元同。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名立公曾祖父:明督察院副都御史宋鸣梧公肖像

名立公为官清正,所到之处政绩卓著,有口皆碑,史书多有记载。他一生好学上进,知识渊博,不仅能文善书,还先后组织主持编修了《续修裕州志》(1740年)、《汝州续志》(1743年)、《直隶达州志》(1747年)等地方志书。其所亲撰手书的“汝州续志序”、“续修达州志序”、“续修裕州志序”和“琅琊宋氏二修家谱序”等,更是文采斐然,字体洒脱,颇具大家风范。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名立公祖父:明户部左侍郎宋之普公

名立公于乾隆十年(1745年)秋天,从河南汝州知州任上奉旨赴四川达州任知州,历时多年。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直隶达州志》纂修于乾隆七年(1742年)。在达州任职期间,名立公礼贤下士,勤政为民,走遍了达州的山山水水。他修桥补路,开办学堂,修整寺院、府衙,孤贫养济院、捐建义仓等等,为达州百姓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好事。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名立公父亲:清康熙刑部员外郎宋瞻祖公

其中在刚到达州两年的时间里,仅《直隶达州志》中记载的,就先后修建了:阁溪桥、木坝铺路、小尖山寺、孤贫院、铁山路、小尖山路、七里沟路、罗江口路、高岭路等众多的惠民工程。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而在之后的几年中,以名立公勤政爱民的秉性,他为达州百姓所做的事情一定数不胜数。而仅仅续修《直隶达州志》一项,就为达州历史、人文和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为我辈之楷模。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北接陕西安康和湖北十堰,东邻万州直达三峡库区,南连嘉陵江与重庆临近,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38万。清朝时期的达州,下辖东乡、太平和新宁三县。现辖通川区、达县、大竹县、宣汉县、渠县、开江县,五县一区,并代管万源市。是四川人口、资源等大市和川东工业重镇以及秦巴地区商贸中心,素有“川东明珠”之称。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达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上古属巴地,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设县治所,历为州、郡、府、专署、地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清为达州,1999年撤销达川地区,成立地级达州市。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达州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故乡,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思想家、教育家唐甄等均出自于此。达州曾还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过。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达州交通便捷,商贸活跃,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交通大通道。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达州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AA级旅游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达州各种自然、人文景观异彩纷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汉县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和渠县汉阙,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宣汉百里峡漂流堪与“小三峡”媲美;万源八台山、雄奇花萼山,有“川东峨嵋”之称;还有龙潭河、大竹五峰山、真佛山等景区。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面对今日之达州,名立公在天之灵一定足矣!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然而,让我们再来看一看280年前的达州,虽然没有当今这般绚丽、气派、充满了现代化气息,但却另有一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和诗情画意般的韵味。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续修达州志叙

粤自九州辨壤,职方掌舆地之图;六合同风,太史备輶轩之采。山陬海澨,郭景纯犹且释经;郡列州分,班孟坚于焉作志。既已神州赤县,具有全书;凡荪下邑鸿都,岂无私乘。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维东川之绣壤,实西蜀之名区。凤岭嵯峨,巴渠荡潏。池名万顷,春申君结客之乡;山号峨城,舞阳侯挥戈之地。夜月射丁溪之馆,杜宇啼红;春风鸣丙穴之泉,嘉鱼漾碧。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若夫德堪俎豆,代产伟人;品重璚璋,世传贤范。著述则韵酣晨露,既润古而彫今;风骚则笔参化工,亦抽心而呈亲。至如编成常璩,特标巾帼之芳型;传自更生,不减须眉之冷誉。凡斯之类,所宜亟收。自古以来,未之或泯者也。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然而,水流山峙,既多陵谷之悲;人往风微,不少沧桑之感。茫茫胜迹,随白日以俱沉;渺渺芳徽,若彩云而易散。庾开府之集,五存五亡;杜征西之碑,一沉一立。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或者,荒烟幕雳,即指为玉女之坟;断瓦飘零,遂疑是相臣之阁。潭中龙现,大都邹衍之荒唐;石上兰生,悉是偃师之附会。既异闻而异见,乃传信而传疑。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更当明祚之将移,适逢贼氛之方炽。战马鸣,戛云亭畔门掩蓬蒿;征旗出,明月潭前巢无燕雀。缘荐典籍,几经灰烬之余;凡彼图书,悉在沦亡之内。纵承百年嘉运,未及旁求;遂使一郡章程,几于废坠。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前牧恒州陈君者,详为考核,倍极搜罗。乃于散佚之余,密恣排编之举,固工装成䵶鼊,迈萧绎之金楼;袭以巾箱,跨张融之至海矣。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余也一麾出守,三载专城,得覩萧规,时循禹步。荷厅昼静,抚此新编;棠舍宾稀,誊言前志。读马迁之史,已难其勤;阅陈寿之书,或虞其简。日新月异,不无踵事而增华;目见耳闻,唯欲信今而传后。箧中蠹蚀,或得诸残编断简之间;碣上苔缠,偶拾于蔓草荒烟之际。一百五年往事,询黄发以周知;十六万户提封,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展青箱而如见。徵文考献,无非方册之遗;颙微阐幽,亦寓激扬之意。不惭窥豹,授以雕镌;敢效续新,命之剞劂。斟酌损益,庶有补于前贤;博雅宏通,请以俟夫来者。

乾隆十有二年岁次丁卯,孟冬下浣,知直隶达州事,琅琊宋名立题


一部《达州志》,先祖不了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