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浪拔湖镇创新“双季稻+蔬菜”种植模式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记者 龚柏威 通讯员 周玮玮 谭馨

“换一种思路,就有更加广阔的前景。”4月14日,南县浪拔湖红星村,朝晖合作社负责人朱艳平望着大片青翠的集中育秧“稻稻菜”示范园,满怀信心地说。

朝晖合作社共有流转土地2350亩,2013年开始采用“水稻+蔬菜”的种植模式,即一季水稻,一季蔬菜。今年春种,镇里干部找到朱艳平,“国家推广双季稻,我们一起想点办法,说不定对你们合作社正好是个提升的机会。”“我肯定要带头,先让我和其它3个股东商量一下。”朱艳平还有一个身份——红星村的党总支书记。

但第一次的股东大会,众人不欢而散,合作社发展这么多年,早已建好了固定渠道,尤其是蔬菜,每年10月份开始,直供广东市场。如果改种双季稻,那蔬菜怎么办?蔬菜可是合作社最关键的利润点。

改种双季稻,粮食产量上去了,但合作社的效益反而可能降低,两者该如何兼得呢?浪拔湖镇农技服务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胡建提出了解决方案,将蔬菜上市时间推迟2个月左右,实施“双季稻+蔬菜”的种植方式。

胡建给红星合作社的几位股东算了一笔账,实施“双季稻+蔬菜”的种植方式,每亩田较以前可多产粮食1000斤、增加补贴270元,蔬菜产量稳定,合作社每亩将多出500元产出。众人不再迟疑,在政府支持下,立即着手建设红星村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稻稻菜”示范园。

浪拔湖镇党委书记龙治国说,有朝晖合作社示范,镇里一些种粮大户纷纷效仿,今年全镇双季稻种植面积由去年的360亩增至今年的1.6万亩,“双季稻+蔬菜”种植面积有4000余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