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小腿經常抽筋、發麻,小心糖尿病足!可自我判斷


糖尿病患者小腿經常抽筋、發麻,小心糖尿病足!可自我判斷

糖尿病足自檢


  • 小腿經常性發麻、抽筋、手觸發涼這些症狀也發生於普通人群,比如缺鈣、著涼或其他下肢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狀。但針對糖尿病患者群體,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就要特別警惕是不是“糖尿病足”的前期症狀。
  •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高發併發症之一,其前期發病症狀一般有:下肢會出現發涼、麻木以及酸脹的感覺、敏感性變差,小腿經常性抽筋、皮膚顏色淤暗、腳部皮膚薄等。
  • 為什麼說小腿抽筋可能是糖尿病足前兆呢?因為,下肢血液循環不好,容易引起小腿抽筋;而下肢血管閉塞不通,血供不足,就很容易誘發糖尿病足。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經常性出現小腿抽筋,並伴有腳麻、腳部乾燥無汗、皮膚顏色淤暗等現象,說明下肢血液循環不好,這時特別要注意“糖尿病足”的發生,因為這些症狀都是糖尿病足的前期症狀。

如何自測是否患有糖尿病足

  1. 觸覺自檢法:(1)家中找到尼龍絲或棉花球捻成線或棉籤頭部麵糰捻成尖端狀,在腳底、腳面、腳趾來回滑動,看自己是不是能感覺的到,如果沒有感覺則表示輕觸覺消失或減退。(2)用大頭針(或縫衣針)鈍的一端輕輕觸碰腳部皮膚,看是否有感覺,如感覺差則表示重觸覺的減退。
  2. 足背動脈搏動法:該項自檢是糖尿病足症狀的重要依據。方法是:用手指觸摸足背靠近腳踝處皮膚,尋找有無動脈搏動及搏動的強弱,可與正常人足背部動脈搏動情況進行比較。如摸不到或脈搏很細弱,表示足背動脈供血不足,這種情況常提示在足背動脈上端有大動脈血管狹窄或梗阻,糖尿病足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3. 溫度自測法:用涼的金屬體輕輕觸碰腳部皮膚,檢查腳部皮膚是否感覺到涼。用37度左右的溫水浸泡雙腳,看是否能感覺到溫熱。如果沒有感覺,表示雙腳已有明顯的
    溫度感覺的減退或缺失。
  4. 足部溫度法:糖尿病足患者局部容易出現缺血的現象,會導致足部的溫度不均。用手觸摸足部溫度,如果足部的溫度低,表明下肢末端缺血,如果熱則需查看有無傷口,有傷口感染的可能。

小結

上述自測方法簡單實用,通過自測結果可判斷是否患有糖尿病足的可能性,如若自測結果提示有不同程度的障礙,請儘快就醫做進一步檢查確診(比如血管超聲、造影),在第一時間更好地幫您預防、治療糖尿病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