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影開封猶太人(上)之留居汴梁

尋影開封猶太人(上)之留居汴梁

偶然聽說開封有猶太人後裔,遂於2017年12月27日下午去教經衚衕尋找猶太人影蹤。

穿過老城區的燒雞衚衕,過草市街到南教經衚衕東口,南教經衚衕北面約四十米是北教經衚衕,兩條衚衕平行皆東西走向。傳說猶太人祖先雅各和天使角力時扭傷腳筋,為了紀念雅各,猶太人吃肉時要挑筋扔掉,故衚衕原名挑筋教衚衕,民國馮玉祥主豫期間覺得挑筋教衚衕不雅,改名為教經衚衕。教經衚衕原是開封猶太人聚集的衚衕,聽說現在只剩下猶太人趙家還住這裡。

南教經衚衕寬約四尺,長約兩百五十米,順著衚衕向西,兩邊大多是破舊的兩層小樓,夾雜著平房和低矮的磚瓦房,房子的牆壁上粉刷著水泥砂漿,有很多古老的門樓,門樓上掛著開封市不可移動文物的標牌,路南側還有一座清真寺。北教經衚衕寬四五米,光線比南教經衚衕明亮很多,長約兩百米,因衚衕西端被開封市中醫院南院堵死,轉而向南,在劉家衚衕口附近和南教經衚衕合二為一。兩條衚衕灰濛濛中透出淡淡的淺藍,路邊的樹木早就落光了葉子,光禿禿的枝椏伸向淺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風,靜悄悄的,恍惚穿過咫尺天涯的時光隧道,回到了舊時代。

尋影開封猶太人(上)之留居汴梁

北教經衚衕

沿南教經衚衕向西經過賢人巷口,到劉家衚衕口附近看到南教經衚衕21號院猶太人紀念館。紀念館原是趙家祠堂,一座破舊的坐南朝北的院落。院落西南面有兩間臨街的老磚瓦房,瓦房東邊是隔壁院子的一間老磚瓦房,兩處瓦房間簡單地壘砌兩根磚柱子,柱子上方橫放了幾根粗大的方木,方木上再放一層磚,就成了一座簡陋的門樓,沒安大門。因年代久遠,風吹雨淋,門柱上出現巨大的裂縫,方木也烏黑腐朽。

尋影開封猶太人(上)之留居汴梁

二一號院

院子裡沒有住人,荒涼而靜謐,泥土地面高低不平,牆根長滿了野草,還落滿枯葉。走進院子,迎面路東是一間低矮簡陋的廚房,房頂僅覆蓋幾塊石棉瓦,路西有座兩層紅磚小樓,窗戶沒有玻璃,木質的窗戶框早已腐朽不堪,樓頂也僅僅蓋幾張石棉瓦。再往裡走是三間老平房,房簷粉刷的白石灰烏黑而斑駁脫落,一座鋼筋焊接的簡易樓梯盤旋到房頂,旁邊一棵光禿禿的老葡萄樹爬到屋頂的葡萄架上。

屋門輕掩,門楣上方中間寫著:猶太曆史紀念館。兩旁有兩顆藍色大衛星圖案,圖案下面寫著聯繫人趙繼紅和電話號碼。按照上面的電話號碼打過去,一位女人接了電話,問她:“要多久才能過來?”“十幾分鍾吧。”她說。掛了電話,站在院子裡等她。大約過了二十分鐘,一位婦女騎著小電動三輪車急匆匆趕來。我突然有點忐忑不安,這可是第一次見猶太人呵!她該是什麼模樣。仔細看她,個子不高,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圍巾把臉裹得嚴嚴實實。等她取下圍巾,驚訝地問她:“你怎麼長得和我們一模一樣?”“我們明朝開始就和漢族和其他民族通婚,當然和你們長相沒啥區別了。”她有點失望地說:“才一個人來玩啊!”和她閒聊中得知她已經不住這個院子了,在東郊買了商品房,恰巧和我住在同一個小區,而且兩幢樓相鄰。我把二十元門票錢遞給她,她推辭說:“都是鄰居,不要錢。”反覆謙讓了幾次,她才收下。

趙家老太太生了五朵金花,趙女士排行老四,因此,這三間平房和院落,屬於她們姊妹五人共同家產。

“你這紀念館怎麼不鎖門?”我問。她看了一眼說:“哎呀,忘了。” 她推開屋門,一起進去。

房子因很久都不住人,顯得更加陳舊。堂屋緊挨北牆放了一張長桌,正中放了一塊匾額,“趙宅,開封猶太會堂舊址”,匾額東邊還有一個匾額,“開封猶太神聖社區、歡迎參與猶太新年、住棚節、光明節、途超節”。匾額上方的牆上並排掛著兩面旗幟,東邊是五星紅旗,西邊是以色列國旗。西牆上掛滿紅色剪紙,有傳統的喜慶圖案,也有歷史上的開封猶太教堂圖案。東邊牆上有猶太人會堂的介紹,有梳著金錢鼠尾辮的兩位清朝猶太人畫像照片,聽趙女士講這是祖上兩位做官的趙家人。也有近代猶太人照片,還有趙家人合影。我又問她:“屋裡允許拍照嗎?”“本來是不允許外人拍的,不過咱們是鄰居,你就拍吧。”她友好地說。她給我講每張照片的來歷,講她們開封猶太人的歷史。

尋影開封猶太人(上)之留居汴梁

俯瞰二一號院

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中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朝代,也是當時世界上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朝代,北宋都城東京汴梁(開封)人口一百多萬,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據說守衛大梁門的士兵比歐洲的君主還要富裕,北宋畫家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 裡描繪了開封東南隅的繁華景象。仰慕天朝繁華,世界各地的商人云集東京汴梁,其中也有猶太人。他們翻越天山,沿著陸上絲綢之路,或者穿過馬六甲海峽,沿海上絲綢之路來到北宋都城東京汴梁經商。因猶太人不吃豬肉,還帶著藍色禮拜帽,被誤認為回民,稱作:“藍帽回回。”朝廷也知道開封有猶太人,稱他們為一賜樂業人,信奉一賜樂業教。宋徽宗年間,一隊來自波斯的猶太商人來到開封做生意,他們向徽宗皇帝進貢了西洋布匹,並申請定居。徽宗熱情相待,賜他們十七個漢姓,並下詔: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居汴梁。滄海桑田,一些開封猶太人的姓氏慢慢消失,現在開封城裡只剩下了艾姓、趙姓、石姓、金姓、和兩家李姓。其中,石姓最多,有三十多家,遵守猶太人習俗也最多。然而,歷史上的開封猶太人,趙家卻最顯赫,祖上多人做官。“這個院子旁邊的幾個院子都是我們祖上房產,我奶奶說我們趙家曾經在院門外放張桌子,上面擺放很多中草藥,免費給生病的窮人。” 她指著東隔壁的兩個院落對我說:“這些以前都是趙家祖產,等到解放後,我們家的房產都被分給了窮人,只剩下這最後三間平房,就在這裡開了猶太人紀念館。”我看了看大門外,靜悄悄的,不知道當年免費贈藥時是不是人來人往,時光很久,卻又似乎不長。

回過神,聽她繼續講。1127年,宋徽宗准予猶太人請求:“懇請英明聖上,體察民情,眷顧民意,於聚居的土士子街(土街)建會堂。”並賞銀一百兩。不料,同年發生靖康之變,金人南下擄走徽欽二帝,北宋滅亡,宋室南遷,漢人紛紛南逃,開封的猶太人卻留了下來。1141年,金國為了控制經濟,開始鑄銅幣,然而,這種銅幣容易仿製,很快大量假幣流入市場,造成經濟癱瘓。於是,開封猶太人掌教列微五思達召集教眾設計了紙幣交子呈獻給金帝,挽救了經濟,這是世界史上最早的紙幣,因設計交子有功,幾年後,金世宗恩准猶太人建會堂的請求,並資助了一大筆錢。

尋影開封猶太人(上)之留居汴梁

南教經衚衕西口

猶太會堂於1163年建成,雖然會堂早已不存在,不過牆上的剪紙卻還原了會堂的模樣。會堂為中國古典廟宇式建築,坐西朝東,西依土街東至草市街,分前後四進院落。東大門兩邊是圍牆,進入大門,是牌坊,穿過牌坊是三間堂屋,堂屋後牆有三個門,堂屋兩邊連接圍牆,圍牆上各有一個門,東西各有一排廂房。這樣的院落有前後三個。最後的院落是會堂大殿,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猶太流散博物館中的開封猶太會堂模型還原了大殿的原貌:大殿有前後兩幢,前面的大殿正面面闊三間,側面面闊三間,不過側面最東面一間為帶柱子的走廊,四面各環繞四根柱子,為兩層正方形歇山式殿堂,飛簷翹角。後面的大殿為正、側面都面闊三間的歇山式殿堂。殿堂柱子間由隔扇門窗連接,門窗上雕刻著精美的喜慶圖案,門窗和柱子顏色淺紅,大殿屋頂覆蓋草綠色和黃色琉璃瓦,和回族清真寺很相似。會堂的名字最初是“一賜樂業教清真寺”,1512年重修會堂時為了避免和回民清真寺混淆,改名為“尊崇道經寺”。1673年重建會堂時,為了不和道教混淆,又叫回“清真寺”。

尋影開封猶太人(上)之留居汴梁

南教經衚衕東口

最初的六百多年間,他們一直保持著猶太人習俗,守安息日,守禁食,守割禮,不吃豬肉,每天三次到會堂禱告。然而,從明朝開始,開封猶太人開始學習儒家經典,參加科舉考試,猶太人也和漢族、回族開始通婚,相貌也逐漸一樣。比如趙女士的父親是猶太人,母親就是漢人,奶奶也是漢人。

開封猶太人經過幾百年繁衍,明朝時慢慢達到鼎盛,約五百戶,四千多人。然而,一場滅頂之災也在悄悄來臨!

作者簡介:白曉輝,男,漢族,生於河南省魯山縣磙子營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