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为机 以超常规举措 推进二次创业

化危为机 以超常规举措 推进二次创业

化危为机 以超常规举措 推进二次创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确保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彻底、有效地落实

4月7日,集聚区(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志伟主持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

化危为机 以超常规举措 推进二次创业

会议强调,全区上下要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安排,广泛学习宣传、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抓好学习成果的转化运用。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实质,继续解放思想,冷静分析疫情过后蕴含的重大发展机遇,奋力化危为机,以超常规的举措推进实现“变道超车”。要立足实际放眼长远,结合“十四五”规划,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深入研究开发区产业发展体系、科学治理体系、绩效考评体系,确保走出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会议指出,对于开发区而言,本次危机中蕴含着“五大发展机遇”:优胜劣汰的机遇、宏观政策的机遇、“疫”后经济的机遇、并购整合的机遇、要素回流的机遇。开发区要顺势而动,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超常规的举措,推进二次创业、实现变道超车。

接下来,

开发区要抢抓六个时间窗口

落实六项创新举措

化危为机 以超常规举措 推进二次创业

抓住经济波动周期的时间窗口

加速现有产业更新迭代


抓整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大力帮助优质企业渡过难关,重拳整治淘汰低效、僵尸、租赁和“低散乱”企业。


抓整合。实行“链长制”管理,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联互动,资源要素体内循环,加快小微园建设,报团取暖抵御市场风险。


抓技改。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改投入,围绕传统优质产业打造创新服务综合体、国家级检测中心,加快高精度滚动直线导轨母机研发和产业化,占领科技高地。


抓住新旧增长动能转化的时间窗口

打造“新基建”产业园


加强顶层设计。围绕5G基建、人工智能等领域编制开发区“新基建”招商地图。


打造芯片产业园。建成光珀智能、珏芯微电子等项目,开工华芯微电子、百可科技、江丰电子等项目,培育制冷红外探测、视觉传感器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打造5G设备生产和创新应用基地。深化与中国企业联合会、TD产业联盟等机构的合作,布局设备生产基地、技术研究院等5G全产业链项目。


打造浙西南大数据中心。加快飞利信大数据建设,服务好京东云数据中心、优商美地等平台“二次招商”,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造中车智驱动产业园。落地同济大学中车捷运研究院“智驱智控所”,开展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控基础原创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成立丽水中车方正智驱产业投资基金,形成智能驱动、精密制造、数字仪器等细分产业。


打造“大健康生命科技走廊”。支持现有制药行业加快发展,新引进培育医疗器械行业,启动原能细胞银行等项目,打造百亿生命细胞产业链。


打造总部经济新高地。全方面引进实体总部、销售总部、平台总部、共享经济总部,形成稳经济、稳发展的“调节池”。


抓住全球股权价格下跌与部分优质企业资金受困的时间窗口,实行“并购重组计划”


设立并购基金。创新“基金+银行+龙头企业”的模式,并购因疫情影响暂时有困难的、符合产业定位的海内外优质企业。


做大国有平台。鼓励开发区集团公司收购区内被淘汰企业的优质资产,开发运营特色产业园、飞地园,并购整合国内优质上市公司。


抓住经济全球化短期受挫和全球资本避险流动的时间窗口,加快“问海借力”步伐


打造“问海借力桥头堡”。加快推进上海张江丽水生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宁波杭州湾新区飞地建设,在沪、杭、甬、深实行驻地招商,全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珠三角。


设立“海外招商驿站”。大力开展云招商,跨越式推进海外招商,在5个欧洲国家设立招商点,进一步壮大中意、中德、中比国际产业合作园,承接国际资本、产业与人才。


探索“海外飞地”。在“一带一路”重要国家布局开发区海外分园,抢占全球战略资源,帮助开发区企业走出去,为经济全球化反弹复苏提前谋篇布局。


抓住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人才重新分配的时间窗口,推进“两链融合”发展


打造科创“龙头”。全面启动建设浙西南科创中心,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化、科研产业化。


以非常手段“抢人才”。出台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鼓励丽水人才回流,返乡就业创业。出台国际人才引进办法,鼓励华侨回国,并引进国外精密制造业方面的技术人才和团队。


大力培育“工匠人才”

。加大劳动力脱产培训再教育力度,为产业发展培育充足的技术型、工匠型人才,提前建设一支与新产业、新经济相匹配的人才队伍。


抓住国家宏观调控实施的机遇,实施“变道超车三年行动计划”


编制“智创新城项目库”。进一步理清开发区在“一带三区”“一脉三城”的新定位,以更大的格局和超前的思维,在城际交通、教育医疗、5G产业等领域谋划包括一批重大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持。


推行“非常时期”项目建设模式改革。创新运用“产业基金+银行资本+研究院+产业项目”等新型模式,撬动更多的市场主体和有实力的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区的项目建设,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和专业化程度,着力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建设。


以“跨山统筹”理念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全面落实省商务厅关于新一批国家级开发区整合提升的工作要求,拓展发展空间,整合生产要素,做大产业平台。

化危为机 以超常规举措 推进二次创业

化危为机 以超常规举措 推进二次创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