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位13年政績卓著,卻被認為是清朝最暴戾的皇帝,這是為什麼呢

他在位13年政績卓著,卻被認為是清朝最暴戾的皇帝,這是為什麼呢

雍正劇照

康熙是歷史上有名的聖君,但是在他晚年的時候,卻出現了政務廢弛,積弊叢生的政治經濟局面。在雍正帝繼位之後,他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改革,整頓吏治,實行攤丁入地,創立軍機處,一方面推行了廉政,另一方面也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扭轉了康熙晚年國庫空虛吏治混亂的局面,為乾隆時期盛世的出現奠定了有力的基礎。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政績十分卓越的皇帝,卻因為在在位時,對自己兄弟的殺害及囚禁,被一些人稱為是清朝最暴力的皇帝。那麼雍正皇帝為什麼會這麼殘忍地對待他的親兄弟們呢?這一切還要從他的繼位之謎說起。

他在位13年政績卓著,卻被認為是清朝最暴戾的皇帝,這是為什麼呢

皇十四子胤禎劇照

篡改遺詔之說

關於雍正皇帝繼位的故事有很多,而且說法也各不相同。流傳很廣的一種說法是,康熙帝在臨終時本來是要傳位給十四皇子的,結果被當時還是四皇子的雍正帝和隆科多勾結篡改了遺詔,將“傳位十四子”改成了“傳位於四子”,從而順利繼位。這種說法之所以被很多人接受,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我們從相關的史料來看,康熙皇帝並沒有派四皇子胤禛做過什麼大事,反而派皇十四子胤禎擔任撫遠大將軍,出征西北,讓他在朝中大臣中提高威望。而且在康熙病重之時,曾經指示胤禎和談休戰,迅速返京。可惜當時和談還沒有結束,康熙皇帝就駕崩了。這正好給雍正帝創造了機會。根據《清聖祖仁皇帝實錄》記載,康熙在臨終那一天,曾經召集七位皇子和理藩院尚書隆科多進宮,向他們宣諭:“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如果真有這樣的事,那皇子們在得知雍正帝繼承皇位之後,還會驚訝不已嗎?所以有人認為,史書上這樣的記載,是雍正帝在繼位後編造出來的。而且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在康熙皇帝十三日去世之後,直到十六日才把這份遺詔拿出來呢?這都是不合理的地方。

所以很多人認為,雍正帝在上位後,之所以殘忍地對待兄弟,或殺害或監禁,是因為皇子們發現了很多可疑之處,對他的做法表現出強烈的不滿,所以他要殺人滅口。

他在位13年政績卓著,卻被認為是清朝最暴戾的皇帝,這是為什麼呢

皇八子劇照

遺詔繼位之說

當然了,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康熙皇帝本來就選定了四皇子胤禛作為皇位繼承人,雍正帝是遵照遺詔名正言順繼位的,這些是不需要有什麼疑問的。

對於篡改遺詔的說法,是十分荒唐的。因為當時的官方文書都是漢,滿文同時發佈的,如果漢文裡將“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那麼滿文怎麼改呢?這肯定是改不了的。如果說到康熙對十四皇子胤禎是極為看中的繼位人,那在康熙五十七年派胤禎出征西北,在康熙六十年他回京述職後,明知道自己體弱多病的情況下,又讓他重返戰線呢?這恰恰說明了康熙皇帝雖然器重十四皇子,但是沒有要傳位給他。

他在位13年政績卓著,卻被認為是清朝最暴戾的皇帝,這是為什麼呢

皇四子和十三子劇照

再說當時的四皇子胤禛,不管說他是心機深沉也好,韜光養晦也好,他確實做到了適當展露才華,而又不露鋒芒,剋制內斂,不拉幫結派,一味地表現對父皇的“誠”和“孝”。康熙皇帝曾經說過“四阿哥體察朕意,愛朕之心,殷勤誠懇,可謂誠孝。”他對於康熙指派的差事,雷厲風行,獎懲分明,效率極高。對於當時政務廢弛,積弊叢生的政治局面來說,這樣的辦事風格是非常有利的,選他當皇位繼承人,也不失為明智政治家的一個選擇。

不過雍正皇帝繼位之後,對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四子確實是非常殘酷的,有殘害手足的惡名也不是冤枉,但如果說是因為掩蓋自己篡位的真相,還是有待商榷的。當時這三個皇子在朝中勢力很大,廣佈黨羽,對於新繼位的雍正皇帝是非常不尊重的,全然不把雍正放在眼裡。皇八子向身邊人散不雍正會殺他的說法,對雍正極為不信任;皇九子的母親在雍正面前不顧禮節;皇十四子更是行為放肆,連身邊人都提醒他要收斂。或許是雍正感覺到了他們對自己皇權的威脅,最終對他們下了手。

其實不管歷史真相如何,雍正帝在歷史還是很有作為的。如果單憑他對待兄弟的態度就說他是清朝歷史上最暴戾的皇帝,我覺得是有失公允的,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