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最近,隨著中美博弈的升級,一個名詞重又走進了中國人的視野,它就是"

修昔底德陷阱"。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修昔底德陷阱”並非修昔底德本人提出,而是後人借他之名發明的概念

修昔底德是古希臘的一位歷史學家,他寫了一本書叫《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所謂"伯羅奔尼撒戰爭",即公元前5世紀,爆發於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戰爭。戰爭的起因是雅典的強勢崛起,威脅到了老霸主斯巴達的利益,進而引發了戰爭,結果雅典和斯巴達兩敗俱傷。到了21世紀,美國人基於這一典故,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舊有大國的地位,而舊有大國一定會做出回應,回應的方式通常就是戰爭。

戰爭的結果有兩種:要麼新崛起的大國勝出,成為新晉霸主;要麼舊有大國守擂成功,蟬聯霸主寶座。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英美霸權交接時,二者正處在同一陣營,有著共同的敵人,而當時的美軍也是歐洲大陸極力爭取的一支關鍵力量

而作為這一概念的提出者,美國卻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跳出過"修昔底德陷阱"的新晉霸主——在英美兩國的霸權交接中,發生了歷史上第一次"和平禪讓"。

中美之間會"和平交接"嗎?還是像很多"網上國際關係專家"擔憂的那樣"××之間必有一戰"?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中美博弈的複雜性,遠非套用“修昔底德陷阱”所能解釋的

筆者認為,現在討論這個為時尚早,中美關係的前景尚不明朗,當前的困局最終也可能以一種我們未曾想到的方式得以解決。與其押注是戰是和、誰贏誰輸,還不如靜下心來,以一種歸零的心態重新審視美國——這個當代中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

解讀美國的文章很多,有擺數據的,有掏乾貨的,有曝野料的,如一團亂麻,讓人無所適從。從本期開始,筆者將抽出那根至關重要的線頭,交到你手中,然後利用三期的篇幅,抽絲剝繭,直抵美國內核的深處,讓你從內而外重新認識這個鄰居。

這第一根線頭,就是"五月花"號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當年的大西洋上,曾航行過多艘名叫“五月花”號的帆船,而1620年11月抵達北美的那一艘,最不平凡

美國的精神底色:清教傳統

公元1620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極不平靜的一年。是年正值明朝,明軍在遼東慘敗的陰影正籠罩著朝野上下,已掌權四十八年的萬曆皇帝卻突然撒手人寰。繼任的皇帝僅一個月就暴病而亡,死後又留下了"紅丸""移宮"兩樁大案。最終,在滿朝文武的攻伐混戰中,明熹宗朱由校接棒,帶領著大明王朝走向了新的未知。

這一年,歐洲也不太平。以英國為中心,基督教內部的教派衝突進入白熱化,一些不堪迫害的清教徒選擇橫渡大西洋,逃往北美新大陸,他們乘坐的帆船名叫"五月花"號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1620年11月11日抵達北美的那艘“五月花”號,被認為是第一批開拓者的象徵符號

"五月花"號上的這批清教徒,人數不多,總共才一百來人,但他們在美國曆史上的意義卻非同尋常。打個不恰當但很直觀的比方:"五月花"號就像英國射向北美殖民地的一顆精子,正是這顆精子攜帶的基因,孕育出了今天的美國。

"五月花"號上的清教徒,就是美國的原始基因,他們帶來的清教傳統,就是美國的精神底色。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五月花”號上的清教徒們,是一群信仰堅定的人

那這清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用最簡化的模型來概括就是:基督教下面分出了一支,叫做"新教";新教又生了一個兒子,就是"清教"。清教徒與其他教派信眾的最大區別就是:清教徒反對一切中介性組織(這也是他們在歐洲受到迫害的原因之一),他們直接與上帝聯繫,而且信仰極端虔誠,虔誠到"失去理性"。這裡的"失去理性",不是說清教徒是一群野蠻人,而是說在信仰上,他們始終堅持神秘主義,而不像西歐傳統教派那樣越來越偏重理性主義。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五月花”號公約》被美國曆史學家稱作“美國的出生證明”

進一步來說,清教徒認為,人的很多權利之所以成立,不是通過理性推導得出的,而是源自上帝的旨意。既然是上帝的旨意,那就意味著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例如美國社會吵得最兇的三個老大難話題:禁槍、墮胎、同性戀婚姻,都是理性主義和神秘主義交鋒的主戰場。持理性主義的一派每每憑藉精彩的論辯打破傳統的禁忌,為少數群體爭取到法律的寬容;而在神秘主義一派看來,這事沒有寬容的餘地,說不行就是不行,和你們陷入討論本身就是不對的,這事壓根不能討論。

清教傳統中這種"信仰的無條件性",在世俗中的表達,就是我們中國人熟悉的"霸權主義"。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美式霸權主義,在精神層面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

清教底色在美式外交中的呈現:霸權主義

表面上看,清教徒們很死板,遇事連商量的餘地都沒有,整個就一不講理;但反過來看他們的對立面——理性主義,你會發現,似乎也不是那麼完美無缺。

還以同性戀婚姻為例,如果A由理性主義得出同性戀婚姻應該合法化,那麼B就可以反過來問A:為什麼三個人、四個人、n個人結婚不可以合法化呢?C也可以問:我想跟D的照片結婚是否也能合法化呢?最後你就會發現,沿著理性主義的思路往下走,你遲早會走到連自己都無法接受的底線,而到了這時候,你又憑什麼不讓別人用理性主義來突破你的底線呢?

而在清教徒們看來,這事就簡單多了:上帝說了不行,就是不行,沒得商量,敢突破我的底線,我就弄死你。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清教傳統在外交上表現為決不妥協的強硬風格

據保守估計,即使到了理性與科學如此繁榮的今天,仍有四成以上的美國人還在堅守清教傳統。

於是你就能看到,今天的美國在很多國際爭端中表現得極為霸道:同一個問題,歐洲國家會在國際法框架內尋求理性解決,而美國則常常繞開國際法,採取單方面行動維護自身利益,包括訴諸武力。過去你可能會認為,這是因為美國的武力碾壓別人,它有實力支持自己的霸道,捍衛傳統的信仰;而瞭解過美國的清教傳統後,我們不妨把因果關係倒置一下:正是為了捍衛傳統的信仰,美國才發展出碾壓性的武力優勢,以確保自己的理想主張能夠在現實中落地。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碾壓性的武力優勢,是美國落實其國家主張的底氣所在

宣揚理的主張是歐洲的強項,落實理的主張則是美國的強項。諷刺的是,歐洲國家講的那套理,之所以玩得轉,靠的正是背後那個不講理的美國。

正如司機們遵守交通規則,不是因為尊重駕校的教導,而是因為害怕交警的罰款;你不敢殺人,不是因為你不想殺人,而是因為你知道殺了人,警察會來抓你,法庭會審判你。這個道理放在國際上也是一樣的:之所以大家都講理,不是因為大家都打心底認同這個理,而是因為理的背後站著一個手拿大棒的壯漢在主持這個理。而主持理的這個人,除了強壯、手裡握有大棒,還得有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他本人不能太講理,因為一旦遇到其他不講理的,他得能掄起棒子就幹,這樣才鎮得住場子。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雖然特朗普把歐盟稱為“敵人”,但美國仍是前者實際上的後盾

清教底色在美國政治中的表達:保守主義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有個疑問:就算清教傳統能讓人在態度上表現得強硬,但實力不允許怎麼辦?美國的實力又是怎麼獲得的?

我要告訴你,在美國獲得實力的過程中,清教傳統同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哈佛大學的前身是清教徒們建立的“新市民學院”,而神學院則是其最早設立的學院之一

讀過前面的內容,你可能會認為清教的信仰太玄,清教徒不食人間煙火。但事實上正相反,清教傳統在世俗中的表達,是最接地氣的。清教教義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它非常鼓勵開拓進取,鼓勵發財致富。清教教義認為,財富是上帝對人類最大的賞賜,是通過諸如勤奮、務實、守信等一系列美德換來的。

所以你就會看到,這些來到北美殖民地的清教徒,一上岸就開始拓荒、建設、發展經濟、興辦實業,還非常注重教育:1636年他們建立了哈佛,1705年又創辦了耶魯;他們發明了以暴力著稱的美式橄欖球,他們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美式橄欖球起源於大學之中,這些大學誕生於清教徒聚居地,正是在清教徒們的推動下,這項運動得以風靡全美

在這一過程中,清教傳統又與另一個古老的思想傳統一拍即合,二者相輔相成,最終化身為美國政治當中獨具特色的一派,俗稱"右派",而右派的思想,被叫做"保守主義"。

保守主義為什麼能和清教傳統合拍?我舉幾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我們知道美國是由民主黨和共和黨交替坐莊的,而共和黨就是典型的保守主義政黨。你比較熟悉的三個美國總統:小布什、奧巴馬、特朗普當中,奧巴馬是民主黨,而小布什和特朗普都是共和黨。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特朗普是典型的保守派共和黨領袖

先看小布什的一個例子:小布什連任了兩屆,而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他最大的票倉就是美國南部各州,因為南部各州普遍奉行保守主義,清教徒比例也很高。小布什在爭取南部選民的時候,經常會用"紅脖子"這個詞來標榜自己,以贏得選民們的好感。什麼是"紅脖子"呢?就是說一個人常年在戶外從事體力勞動,被太陽把脖子曬得通紅,後來就用"紅脖子"特指那些在社會底層辛勤勞動的人民。

值得一提的是,"紅脖子"這個詞,最初是由北方民主黨人發明的,用來特指南方那些保守的親共和黨選民。而他們發明這個詞的目的,卻不是為了嘲諷,反而是為了拍南方選民的馬屁,而南方人自己也以被稱作"紅脖子"為榮。

這是怎麼回事呢?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以“紅脖子”自居的美國前總統——喬治·沃克·布什

要追溯淵源,就得講到南北戰爭,相關內容我將放到美國專題的第三期裡,這裡先上結論:在保守主義者看來,致富最光榮,腳踏實地的奮鬥最靠譜,那些製造泡沫的華爾街精英最不受人待見。保守主義就是務實,就是一步一個腳印,不搞投機取巧的勾當。

保守主義看上去顯得笨笨的,但正是這種"笨"才是保守主義的強悍所在。例如中國有名的"笨人"曾國藩,他就提出過一套著名的戰爭心法——"結硬寨打呆仗",與保守主義方法論驚人地相似。而這套心法有多實用,在中國受到多少大佬的推崇,恐怕不用我多說了。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山姆大叔'的形象,與傳統美式清教徒風格非常契合

保守主義的另一個特徵,也和清教傳統非常合拍,那就是:不同情窮人

早期的北美殖民地,雖然條件艱苦,但是地廣人稀,土地肥沃。清教徒們相信,在這樣的環境下,只要努力奮鬥,一定能夠衣食無憂,所以他們一開始就不同情窮人。過去你在英國窮,可能有百種原因,現在搬到新大陸了,你還窮,那隻能說明你懶、你差勁。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來到富饒廣袤的北美新大陸,人們再也不能為貧窮找藉口

所以,信奉保守主義的雖然有很多是底層勞動人民,但這不代表他們就是窮人,至少和窮人思維不沾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世紀末美國的兩個超級富豪:鋼鐵大亨卡內基和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他們都是底層窮小子出身,最後通過個人奮鬥問鼎美國富豪榜,一個壟斷了鋼鐵產業,一個壟斷了石油產業,他們都是堅定的清教徒。其中卡內基更是在生前就把大部分財產捐了出去,以此來實現清教徒的最高理想——榮耀上帝。當然,他沒有直接把錢捐給窮人,而是投向了圖書館、院校和科研機構。後來,他在自己的文章《論財富》中表明瞭這麼做的初衷:"做慈善不是隨便發錢,不能鼓勵懶漢們不勞而獲,而要給那些有上進心的窮人提供機會和幫助。"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特朗普的支持者,大多來自美國的草根階層,雖然他們位於社會底層,但並不缺少務實、勤勞、奮鬥的清教精神

至於特朗普,他在上任伊始就把前任——民主黨總統奧巴馬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推動通過的醫保法案給廢除了,理由也是相似的:保守主義,不同情窮人,只崇尚奮鬥,納稅人通過辛勤勞動掙來的錢,不能用來養懶漢。

我想,讀到這裡,本節開頭的那個疑問,就能夠被解答了。

又臭又硬又霸道,惡鄰美國是怎樣養成的?

清教傳統幾乎可以被認為是美國的立國之本

作者聲明:文字只是信息的載體,就算有看似情緒化的抒發,也只是為了增強文字張力,別無它意。


下期,我們繼續聊美國,看看中國人眼中的“奇葩總統”特朗普,為何在美國卻擁有一大群鐵桿粉絲,敬請關注。

更多深度硬文,盡在虎頭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