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同情的罪》有感

一段情感的緣起如果是因為同情,其維持繼續是因為同情,那這樣的感情,估計不會被大多數人看好吧。本書便是這樣一段緣起於同情,維持於同情,最後好像看到了情感穩定維持的曙光,然後光芒突然黯淡下來,星光寂寥,全天烏黑。

一個普通的下層小士兵,在偶然的公眾場所碰到一個跛腿富家女,剛剛進入社交場合的小士兵還不知道如何進退自如,因而見面之處便邀請富家女跳舞。冒昧的邀請讓富家女身邊朋友大驚失色,深怕這個邀請對富家女脆弱的內心造成傷害,然而富家女不以為忤,反而因小士兵將自己當成普通人平等看待而開心。有時候生命中出現了與平時對待自己不同的人,與自己不同世界的人,反而能勾起興趣,讓兩個不相同世界的人走到一起。

雖然富家女並沒有生氣,但小士兵自覺愧疚得很,畢竟跳舞對於跛腿著實是種諷刺。因而小士兵懷著想道歉的心境來到富家女家中,這一回小士兵自然做的比第一次出色,加上第一次並沒有給富家女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小士兵在富家女貧乏的異性接觸中,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存在。

小士兵第一次登門拜訪主要原因是第一次見面的冒犯,然而第二次登門拜訪是因為第一次拜訪的愉快。在溫暖的大別墅中,好吃的好喝的源源不斷,小士兵和富家女兩個人都想辦法投其所好的聊天,這一切讓第一次登門拜訪成為很愉快的青年男女相見。對於富家女而言,之前並沒有青年異性上門同自己聊天,而且是平等愉快的相處並不是給跛腿女人的施捨;對於小士兵而言,富家女恰到好處的恭維和崇拜的眼神讓雄性荷爾蒙得到了充分滿足。

所以,有第二次登門拜訪,第三次甚至之後的很多次。隨著時間的流逝,多次的登門拜訪讓小士兵接觸了不屬於自己的上流階層,而同自己本書固有階層的分裂終於開始拉扯小士兵的內心,尤其是在周圍的士兵夥伴的無意間的語言攻擊中。富家女在小士兵生日的時候贈送的金錶,被士兵夥伴各種傳播,於是流言蜚語起來了,畢竟男未婚女未嫁,雖然富家女擁有富有的生活,但跛腿這件事讓士兵夥伴將攀附富貴的帽子戴在小士兵身上。

小士兵在聽到這些流言蜚語後,也有所反思,加上小士兵家族中很多家人都是很典型的流言傳播機,如果被家人發現這種頻繁的拜訪行為一定會傳出更多更難聽的話。同時小士兵發現,富家女家中所有人都將自己的出現當初理所當然,將自己陪同富家女當成緩解了他們的工作壓力,畢竟富家女因為跛腿而情緒反覆無常,而小士兵的出現讓富家女的情緒可控多了。再加上同富家女的相處過程中,小士兵越來越發現富家女因為跛腿而接受各種照顧,因而養成了自我中心主義,甚至富家女覺得自己有能力影響和掌控小士兵的行為。

這些反思的直接後果便是小士兵的反抗,不去富家女家中拜訪,而這個行為引起了富家女情緒大變,身體狀態急轉直下。富家女認為小士兵是喜歡自己的,然而小士兵對富家女的緣起便是冒犯進而引起的愧疚,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之大,實在很難調節。富家女的父親用低姿態的求助引發小士兵強烈的同情,富家女的醫生用殘酷的真實現實來誘發小士兵的同情一直延續,因而小士兵便在同情的驅使下,違背自己的內心繼續去富家女家中拜訪。

小士兵的同情最開始富家女是沒有感受出來的,但一次無意間小士兵將富家女離開治療的剩餘期限不小心暴露出來,從而讓富家女想到了同情這種可能性,這讓富家女崩潰。雖然小士兵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答應向富家女求婚,富家女也表現出務必的快樂,但第二天富家女便不顧及家人對自己的疼惜,從窗臺縱身躍下。

而對於小士兵,求婚後不到一個小時便在士兵夥伴中否認自己向富家女求婚,進而想自殺,最終被將軍要求不允許自殺而被髮配。在發配路上士兵害怕富家女聽到自己否認求婚的消息後會選擇自殺,然後又打電報說自己同意結婚,將在富家女治療的瑞士等富家女。可惜這一切,對富家女而言都已經沒用了,而富家女的縱身躍下也讓小士兵今後一直停留在同情和後悔的心境中。

最後小士兵的電報究竟是同情還是愛情,很難說清楚,畢竟不管如何命名這兩者都是情感之一,而情之所起無法定義,只能順應情感的發展接受自己的內心。正如書名所說,同情是否是罪,無法下結論,而如果沒有情感,這人生也未免太乾巴巴沒有滋味罷。

讀《同情的罪》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