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听到最 Hi-Fi 随身耳塞组合:黑豹+UM钛合金系列耳塞

近期听德国极致的新品“黑豹”小解码耳放颇多,拿它搭配各种耳机和耳塞试听。结果就听到了一套搭配非常棒、让我觉得非常爽利、激情、hi-fi的搭配组合——黑豹+UM “钛极”耳塞。

近期听到最 Hi-Fi 随身耳塞组合:黑豹+UM钛合金系列耳塞

黑豹解码耳放搭配UM钛极耳塞

钛极Maven,是定制入耳耳塞专家UM近期推出的两款钛合金系列耳塞里高级的一款(还有一款是平价一些的钛势Mirage)。这是一副4分频11单元(每边)、外壳为钛金属3D打印+手工激光抛光打造的精致耳塞,单元构成是4低频+2中频+4高频+1定制半开放式调音单元。我之前似乎没有专门写过这副精致冷艳的耳塞产品,这次趁着和黑豹搭配的机会就介绍一番。

开门见山地说,黑豹+钛极这个小解码耳放加耳塞的组合,出来的声音让我感到服气的地方、惊喜而喜欢的地方,是它的优秀素质和中正声音。

注意一下,在我的个人词典里,“素质”两个字绝对不等于单纯的“高解析”。很多我听到的贵价的“高档耳塞”发出的高解析声音,实质是夸张了高频段的能量,使得高频段的信息凌驾于中低频之上而得到的带些扭曲和失衡的声音,从十几年前 Etymotic ER4流行的年代起,我就不喜欢那种声音。想当年小四党坚称ER4的声音天下无敌,可比多少倍价位的耳机耳塞,我当时就力斥那种观念。只要简单地听下人声(特别是男中音、男低音)、大提琴的播放,就会知道ER4的声音缺陷在哪里。我不是批评ER4的声音——事实上我很可能是第一个向国内介绍ER4耳塞的人(最早在音响杂志上撰文介绍Etymotic)——而是批评把这种声音无限拔高和神化。

在我的“素质”词典里,首要的是平衡感。在平衡的基础上,全频的细节表现好、透明度好、让我觉得声音能量“直接”和“不隔”、再进一步要求可以发出稳固结实、大音压失真度低的声音,那么差不多可以算高素质了。

UM的钛合金耳塞“钛极”在黑豹的驱动下,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如此形容。虽然它是一个多单元动铁结构的耳塞,但实际听起来并没有很多动铁耳塞身上的所谓“动铁味”,而是整体听感和平衡带有“动圈味”,具体说就是音色顺滑略润、适度丰满,不清瘦纤细,而是带着我所谓的“血肉感”(这是很多动圈产品的共同优点)。

近期听到最 Hi-Fi 随身耳塞组合:黑豹+UM钛合金系列耳塞

UM 钛极耳塞的官方图


这里同样要赞扬一下“黑豹“小解码耳放的表现——小玩具里面绝对素质好、而且音色中正少染的代表作。他的绝对推力不能说很大(单纯的力气),但是控制力很好,声音坚实、有厚度,做到了德国人所要求的、我在不少德国中价位器材上所体会到优点——力气不是特大,但一定控制得当、一定有坚实的厚度和中正的音色。黑豹就算普普通通地搭配一个手机,出来的声音也确实不弱于中价位的专门随身播放器,而且,声音的中正往往还更胜。至少,他不会出任何歪曲、不平衡的怪音。而播放器,呵呵,有可能。

以我的口味,用黑豹的低增益模式来对付“钛极”就足够了,出来的声音三段平衡、低频结实而不肥大,中频带着一定的润泽感和开放感,高频细腻轻盈而延伸良好,整体有着出色的氛围感,声场略前压但又十分稳固,并不发冲或混乱。这个组合下无论是简单的流行歌曲,还是高度复杂的大编制古典交响,都有很好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大音压下的失真度很低,谐波失真也极低——绝不是味道多而略糊的所谓“韵味塞”类型,而是高透明度、能量直接而不“隔”、但音色又顺滑带些润泽的好听类型。给我个人的主观感受就是——高素质、听得带劲、hi-fi性优秀、大小通吃表现全面,但是,又绝非只有硬素质而缺乏乐感的“高素质直白鸡”。


UM之前的旗舰耳塞是16单元每边的Mason V3。不过其外壳是普通常见的树脂材质。和钛合金的“钛极”相比,我觉得钛极的声音更年轻化和激情一些,声底更趋扎实紧致,Mason V3更侧重稳重大气而内敛一些。这和不同的外壳材质,我相信是有关联的。目前采用钛合金金属3D打印制作的耳塞还是非常少见的,UM这个系列算是国内厂家里走在前端的。从其两款产品“钛势”和“钛极”来看,也是成功的设计。

要注意一点,这个耳塞是可以贴合度非常好而佩戴舒适的,我个人喜欢的耳套是密合性最好的海绵头,不太适合用三节套等密合性一般的耳套(会使得音响平衡偏高、声音偏亮)。


黑豹+UM Maven钛极,这么个小巧的随身组合,我确实听下来十分喜爱——它播放我常听的音乐类型包括古典交响、古典室内乐、爵士乐、电子乐(含New Age)、流行人声,都让我满意。要找缺点的话,13999元的定价当然不能说便宜,不过现在声音像样、上档次感的入耳式耳塞,又有哪个便宜了。。。另外就是钛合金3D技术制作的耳塞,是没法做成私模的,只能是Universal Fit。所幸这个耳塞的贴合度很好,佩戴舒适,所以公模也就OK了。顺便说下我个人不喜欢做私模,到现在一副私模定制耳塞都没有(厂家要给我做我从未答应过。。。),所以对我个人来说不算什么缺点,但如果是一定喜欢私模耳塞的,Maven就没办法。


由于对黑豹+“钛极”耳塞的聆听印象太好,我又拿出“钛极”耳塞的平价弟弟“钛势”Mirage——同样的钛合金3D打印技术外壳,单元结构为3动铁单元三分频——虽然采用了钛合金3D打印技术成型的“钛势”也不可能太便宜,定价也要近7k,但毕竟比起“钛极”平了一半。

光看颜值的话,我觉得“钛势”其实并不弱于“钛极”。钛极的线条有点太繁复的感受,而钛势有着相对简洁的设计,同样泛着金属色泽的冷艳光芒。

近期听到最 Hi-Fi 随身耳塞组合:黑豹+UM钛合金系列耳塞

UM的三单元耳塞“钛势”


聆听黑豹+3单元钛合金耳塞“钛势”,我的听音笔记写下来的是这些记录:

比起“钛极”降低一些的声音重心,量感更多一些但富有弹性的低频

比“钛极”更丰满而富于“圈味”的声音,人声和弦乐等有高档动圈的饱满音色但音染少于很多动圈耳塞

和“钛极”一样很稳、不冲、不锐利、非常顺滑的声音

中高频不强调延伸和解析,但是空气感和润泽度很好

大动态大音压下同样很稳的声场、很低的失真度

近期听到最 Hi-Fi 随身耳塞组合:黑豹+UM钛合金系列耳塞

黑豹搭配“钛势”耳塞


总的来说,3单元的“钛势”不像11单元的“钛极”那么hi-fi,高低频延伸、细节分离度、细致度、声场规模,都弱一些,但是它的音色顺滑感、中频的空气感依然很棒,而且听上去比“钛极”更多动圈的感觉,音色更丰满一些,比方,欣赏人声,估计不少人会被“毒”——动铁耳塞里一流的人声醇厚度和润感。同时,它声音的安定感、“稳如狗”的特性、大动态下的低失真度,都保持着很高的水准。应该也是和其钛合金3D技术成型有关系。它就像金属箱体的喇叭一样,具有非常“稳”、低失真的声音特性,也利于把三颗动铁单元的潜力都发挥到尽。

如果觉得13999元的“钛极”Maven耳塞价格太高、超出预算,我觉得黑豹加上“钛势”Mirage耳塞两样在一万元出头的价位,倒真是一个很有性价比的、值得推荐下的随身组合。颜值和声音都好。别觉得这个投入高,一台Hugo2就要这个支出了,和其相比,我觉得"黑豹"真是具有更佳性价比的。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