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狂飆突進下,高新區初中學校成色幾何?

大概三四年前,有家長跟祺爸吐槽,高新區的初中真的“很弱”,未來讀初中,啷個辦?

我一言回之:涼拌。


深度解析:狂飆突進下,高新區初中學校成色幾何?


確實,彼時的高新區初中學校,七中初中像是一杆“孤獨的大旗”,扛起了高新區人民對區內優質初中的渴望。

過去幾年,高新區人民的“不甘”,就像深藏海底的潛流,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暗地裡卻是波濤洶湧。

此間多少故事,不足為外人道也。

高新區初中的“崛起”,從2019年開始,那是一個夏天。

我們的盤點也從那個時候開始。


01


七中初中沒有太多說的,妥妥的高新區初中教育名片,如果你不是特別雞娃,就去參加小小搖號,試試運氣。公辦初中,三年下來,學費少得可憐,比起私立,性價比高。

重點說的是七初錦城。

2019年6月,玉林石羊校區由七中初中接管,成為七中初中錦城校區,傳了數年的七中初中錦城校區終於落地,高新四區的人民,終於“翻身把歌唱”。

瞭解高新區四片的應該知道,這個區域集結了高新區眾多強力的公辦小學,名聲煊赫的泡小天府,出身名門的七初附小,低調的老牌學校芳草小學,後起之秀錦暉小學......

而對口的中學是玉林中學石羊校區......

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淚。

所以,七初錦城校區的成立讓高新四片的家長喜大普奔。

這不是一個人的狂歡,這是一群人的期盼。

從此,有自媒體把高新四區稱作高新第一學區,也確實是高新第一學區,因為七初本部和石室天府初中都是小小搖號,再看看其它片區對口初中學校.......

高新四區的人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深度解析:狂飆突進下,高新區初中學校成色幾何?


也有人說,結合生源優勢和區位發展優勢,高新四片會超越青二錦二。

未來會不會超越,有人問祺爸怎麼看?

我只想說朋友圈看。

但從去年來看,情況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處於調整期的七初錦城,需要得到七初本部更多的支持。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如果在管理、師資、教學上能夠真正和本部做到統一,或者說更強有力的支持,七初才會真正實現“蛻變”。

但不管怎麼說,從玉林石羊到七初錦城,高新區的初中邁出了一大步。

夢想啊,從此起航,就像裝上了風火輪。


02


更大的一步來自石室天府錦城湖校區。


深度解析:狂飆突進下,高新區初中學校成色幾何?

客觀來講,比起石室天府高中部每年節節攀升的中考錄取分數線和升學率以及眾多升學以外的優異表現來說,石室天府的初中並沒有太過耀眼的光芒。

它和七中初中一樣,一起面向高新南區戶籍的家庭“小小搖號”

但石室天府錦城湖的出現,應該會大幅度提升石室天府的初中辦學水平。

這裡順便提一句,石室天府錦城湖就是我們所謂的蒙彼利埃中學,對此還比較懵逼的家長,趕緊去補補課吧:

“中介都把房價漲了幾十萬了,你連方向都還沒打不到。”

深度解析:狂飆突進下,高新區初中學校成色幾何?


石室天府錦城湖和本部統一法人,統一管理,資格的親兒子,含著金鑰匙出生。

從已經公佈的硬件和環境來看,石室天府錦城湖校區是成都NO.1,各位可以去翻翻相關的介紹。

除此之外,師資,據祺爸瞭解,也很強大。

怎麼強大,請聽下回分解。

而石室天府是成都第一所K12的公辦學校,涵蓋小學到高中,連貫制的培養和學段的銜接,是其強大的優勢。

自此,一校三區,承載了石室天府中心成為高新區教育第一品牌的“野心”。

蒙彼利埃小學的家長,甚至泛大源片區的家長,已經提前“扭起了秧歌”。

雖然,石室天府錦城湖是劃片招生還是小小搖號,官方並沒有正式公佈。


03


我們再來扒一扒教科院附屬學校。

先普及一個常識,很多家長傻傻分不清楚教科院附屬學校和教科院附中:

首先,教科院附屬學校又名成都市天府實驗學校,有小學和初中。首任小學校長是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所長、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大陸中小學品格教育第一人楊霖女士,楊霖校長已經掛冠而去,現在的校長是芳草小學前校長黃潤清,初中校長是以前的七中教務主任張錚。

它有個“學名”叫做成都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學校東區,你可以簡稱為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東區),它還有個“表弟”,叫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西區),以前的臨江小學。

買學區房的家長們別搞混了。


深度解析:狂飆突進下,高新區初中學校成色幾何?


雖然還沒有出口,但祺爸從業內資深人士和家長了解情況看,教科院附屬學校口碑還是不錯,學校也比較拼----有不同意見的歡迎私信。

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東區)還有個“表哥”,叫教科院附中(成都教科院附屬中學),校長是潘君,以前成都七中化學教研組組長,競賽大咖。兩個學校不是同一個法人。

教科院附中相當的紅,2019年中考錄取分數線也一飛沖天。目前只有高中,沒有初中。

不過,據說教科院附中最開始的打算是初中高中一起辦,成為“高完中”,至於為什麼不辦,好久辦?

目前沒有清晰的規劃。

如果真辦了,這個片區的家長,估計爬個30樓都不帶喘氣的。


04


七初錦城,教科院附屬學校和石室天府錦城湖校區三所新學校的出現和崛起,可以說相當程度上改善了高新區的初中辦學水平。

七中初中不再是一個人在“戰鬥”。

除此之外,中和中學,玉林中學,高新實驗中學等老牌學校的存在也為家長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當然,如一些房產中介為代表的無腦吹:高新四片將成為成都未來第一學區等等類似的。

講真,我建議這些人,多仰望星空。

無它,想象力還不夠豐富。


05


在狂飆突進下,高新區初中學校的問題在哪呢?


首先,其實跟所有的公辦初中一樣,兩個問題:

1)生源:在以往的招生政策下,民本學校的生源對公辦來說,優勢比較大,公辦學校包括一些好的初中學校,靠一兩個班撐起了門面。再加上,民辦學校的教學和管理抓得更嚴,所以在中考升學上,民辦佔據優勢,正常。

搖號新政下,也許會部分程度上改變這種狀況。

2)其次,師資。盤點一下,過去三年,公辦為民辦學校“輸送”了優秀的管理層?都懶得舉例了。而在待遇這塊,民辦學校的待遇想必很多人都清楚。

其次,就是還是在本身厚度的問題,四七九小聯中撐起了青二和錦二的“學區神話”,在很多人眼裡,學區還是要看幾個老城區。

高新區的要達到這樣的程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末尾來句雞湯:有學區意識是好事,但不要讓學區成為你的焦慮。成天扯這個學校好,那個娃娃牛,有什麼意義呢?


少瞎扯,少抬槓,少比較,幸福指數會變高。

學會接受娃娃的平庸,也許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