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完整”帶歪了孩子的感情觀人生觀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培養孩子優秀的生存技能,更要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孩子對自己與世界的相處方式也會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孩子對成人世界的“婚姻觀”也會有自己的理解。

父母在培養孩子建立正確人生觀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養成正確的婚姻觀。

別用“完整”帶歪了孩子的感情觀人生觀

曾經,明星小S和老公頻繁爆出不和,大家都在猜測離婚的可能。但小S指出,離婚不是自己的事情,要為孩子考慮,繼續維持婚姻的完整都是為了孩子。但是小S的女兒卻面對記者說:“我不想結婚”。

孩子小小年紀拋出的不想結婚的觀點,不能不說是與父母耳濡目染的影響有關。父母的婚姻觀不以自己的幸福為基礎,為了孩子的幸福,不惜委曲求全。

孩子會將這些看在眼裡,孩子會對婚姻產生負面的情緒。孩子的婚姻觀,父母要正確地去培養。

一、父母不離婚,孩子就會幸福嗎?

在大量的中國家庭倫理電視劇中,父母們口口聲聲以“為了孩子的幸福”為名,掩蓋自己婚姻不幸,在煎熬或者自己為是的糊著過維持殘缺婚姻的案例數不勝數。

父母們想當然地以為,讓孩子生活在爸爸媽媽同時都在的家庭環境中,孩子自然會幸福得多,反之,孩子會面臨更大的心理創傷和陰影。

但是,父母都在,但父母婚姻並不幸福的“完整家庭”,孩子也會受到父母壞情緒的影響。父母對愛情、對婚姻的觀點會影響孩子對生活的熱愛。

孩子會將爸爸的日常行為以及媽媽的情緒記在心裡,孩子也會感受到爸爸是否合格,媽媽是否快樂。

父母為了孩子一味地保持“虛假的婚姻”,孩子會感受到父母婚姻的這種“空洞”,孩子不但不會幸福,可能還會對婚姻形成反向的負面抵制情緒。

也就是小S女兒所表現出來的,孩子會對人世間的婚姻失去希望,自己也不想結婚。

別用“完整”帶歪了孩子的感情觀人生觀

二、父母要誠實對待自己的婚姻和幸福

人世間之事,的確有太多將就和成全。為人父母,將孩子的幸福與快樂置於自己的幸福之上,本來無可厚非。但是父母自己誠實對待自己的婚姻和幸福也是為孩子營造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有太多的父母以為,孩子的幸福比自己的幸福要重要得多,往往只顧著照顧孩子方方面面的需要,而忽視了到底什麼是幸福快樂。

其實在為孩子營造幸福的過程中,如果父母不幸福,孩子也很難幸福。孩子也會感知父母假裝的存在。父母會將自己幸福與否的情緒信號傳達給孩子。只有父母互相熬著,憋著,甚至放棄了本該有的幸福,以為為了孩子保持完整,卻不知道幾十年的不和諧生活狀態,每天都在傳遞。

父母的行為和表現很容易對孩子形成鏡面效應,孩子會以父母的行為為模板來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

如果父母在婚姻中不夠果斷和坦誠,在外人面前為了撐足自己的面子,咬著牙守護著名存實亡的婚姻,最後受傷最大的其實是孩子。

當婚父母在婚姻中的堅定和誠實,會讓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加珍視婚姻的價值,更加關注自己內心的情感。

別用“完整”帶歪了孩子的感情觀人生觀

在電視劇《家有兒女》,他們的家庭是一個重組的大家庭,爸爸媽媽都是再婚,分別帶著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們卻能夠在重組的家庭中感到幸福和溫暖。

有時候,影響孩子幸福感的不僅僅是父母婚姻完整的形式,更是家庭是否真正幸福的本質。

三、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婚姻觀

以幸福為第一要義。婚姻在社會中的存在並不是單純的有關雙方感情的結果,它有著社會賦予的複雜意義。但是父母要在培養孩子正確婚姻觀的過程中,讓孩子以幸福為第一要義去衡量自己的婚姻。

正如上文所述,父母的態度會深刻地影響到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以追求幸福為目標來對待自己的婚姻,讓孩子能夠較為單純地看待婚姻在社會中的意義。

在婚姻中要獨立和自主。孩子的行為模式會從父母身上習得,父母要教會孩子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獨立自主的人格是孩子需要終生培養的,孩子也需要將獨立自主的品格貫穿到人生的每個階段。父母要注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

在婚姻中,父母要首先做到自我的獨立和自主。現代婚姻生活中,有大部分人在結婚後,會逐漸將生活的重心放到家庭和另一半身上,逐漸地喪失了自我的獨立。

別用“完整”帶歪了孩子的感情觀人生觀

有的家庭爸爸工作忙,疏於對家人孩子的關係照顧,晚上和朋友去玩,打遊戲,以為給家裡錢就好了。有些妻子有了孩子不工作,逐漸丟掉了自己;有的妻子認為就是經常吵架別的還行,就這樣熬著吧。也有一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擔心臉面和孩子的偽幸福進行勸說。無論是哪種情況,對夫妻雙方和孩子,都不是健康的婚姻觀念。

父母在教導孩子、在影響孩子的過程中,也要讓孩子感受到父親、母親本身的獨立性。在成為家庭中的父親和母親之前,他們首先是獨立的個體。

如果婚姻不幸福,父母要能夠獨立自主地脫身而出,而不是勉強自己、委曲求全。這樣孩子也會在與父母日常相處的過程中,感受到自我獨立在婚姻中的重要,從而培養孩子的婚姻觀。

尊重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內心。現代社會中,年輕人結婚的意願越來越低。據調查顯示,上海等大城市的結婚率逐年下降。

別用“完整”帶歪了孩子的感情觀人生觀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婚姻不是桎梏和牢籠,不是一定每個人都要強迫自己鑽進婚姻之中。

社會外界對年輕人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約定俗成的要求,例如多大結婚、多大生子等等。

尊重孩子的想法意味著父母不要將婚姻作為壓迫孩子的手段,要引導孩子管住自己的內心和幸福,婚姻是一種結果,而不是目的。

婚姻是遵從自己內心的行為,而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形式。當小S的女兒說不想結婚時,小S和老公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其實給孩子梳理了一種不太健康的婚姻觀念。他們的婚姻給孩子的多是負面引導,而不是對內心和情感的關注。

父母委曲求全的婚姻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幸福,父母要坦誠對待婚姻和感情,不要以“為孩子好”為藉口讓婚姻空空變成一個外殼,要教會孩子怎樣對待感情,怎樣正確感受愛和溫暖,養成獨立自主的人格,培養正確的感情觀和人生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