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父母教育孩子,別用“指責用語”,三種方法讓他口服心服

經常聽見有朋友抱怨,說天天和孩子宅在家裡,自己和孩子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了。例如,今天早上,多多媽就說,她又狠狠地批評了多多一頓,因為多多在上網課的時候總是搞小動作,非常不認真,她實在看不下去了。

多多媽說,雖然她知道自己不應該生氣,更不應該責罵孩子,而是要好好地和孩子說,但是當時實在是控制不了自己。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往好的方面發展,因此,如果孩子做出像不懂禮貌、不按時做作業、和像父母頂嘴等不符合父母期待的行為時,父母很容易會用責罵和批評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別用“指責用語”,三種方法讓他口服心服

孩子上課不專心,被媽媽批評

教育孩子需注意三個方面

作為父母,教育孩子,讓孩子做得更好,是我們的義務;但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法,以免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孩子,令孩子向著我們期待的相反方向發展。

孩子雖然年紀還小,但是他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思想,有自尊。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想一想,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收到應有的教育效果。

一、儘量不要用“指責”的語言教育孩子

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用語言來指責孩子了,其實,父母的這種做法,不但起不到教育效果,還可能會令孩子出現反叛心理。

例如,以下的這些語言,都屬於“指責語言”。

父母教育孩子,別用“指責用語”,三種方法讓他口服心服

媽媽儘量不要用指責語言批評孩子

1、“不要多管閒事!” “你到一邊去玩!”

在孩子想幫父母忙的時候,有的父母會覺得孩子礙手礙腳而拒絕孩子,但是,如果父母用這種語言來阻止孩子熱心幫忙,不但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2、“男子漢大丈夫,哭什麼?”“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樣!”

很多人都認為男孩子要活潑大方,女孩則要斯文有禮。但是,建議父母儘量少從區分兩性的方向來教育孩子,不然,很容易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的。

3、“別跟他一起玩!”“不要理他!”

如果父母經常這樣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建立人際關係,慢慢地孩子便會失去玩伴了。


父母教育孩子,別用“指責用語”,三種方法讓他口服心服

父母不要干涉孩子交友

4、“大人說話,小孩子別插嘴!”

孩子經常會在大人說話的時候,跑過來問這問那的。這種時候,父母不要用這種語言來批評孩子,可以認真地對他說:“媽媽在和別人聊天,你可以等一下再說嗎?”

5、“這有什麼奇怪的?”

父母不要以大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如果孩子發現了新東西,興奮地叫父母來看的時候,父母說“這有什麼奇怪的?”,不但會令孩子很失落,還會損害親子感情。

6、“你怎麼這麼笨呢?”“連這個你都不懂?”

有的父母會在孩子子做不好事情的時候,說出一些鄙視孩子的話,其實,父母這樣做,不但不能使孩子變得更聰明,更不難讓他的能力得到提高,反而會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父母教育孩子,別用“指責用語”,三種方法讓他口服心服

父母不要罵孩子笨

7、“人家能考一百分,你為什麼不能?”

很多父母都喜歡拿孩子與別人做比較,其實,這種教育的方法對孩子很不公平,因為每個孩子的優點都不一樣,兩個孩子之間根本沒有可比性。

8、“我再也不想理你了!”“你離我遠點!”

即使父母再生氣,也不要對孩子說這種話,因為父母說這些話是非常不負責的,孩子還小,沒有獨自生存的能力,父母這樣說,他會以為父母說的是真的,會感到非常恐懼。


父母教育孩子,別用“指責用語”,三種方法讓他口服心服

父母不要拿孩子與別人比較

二、父母批評孩子時,儘量壓低語調

很多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都喜歡大聲地吼叫、責罵,然而這種做法,不但效果不好,還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所以,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不妨試一試壓低聲音,也許會有出乎意料的效果,這是因為:

1、父母低聲慢語,會比生氣地大吼大叫要理性得多,所以,用平穩的、低調的語調來教育孩子,孩子也會因為受到了理性的對待,而變得理性,即使是在哭泣的,也會慢慢地冷靜下來,認真聽父母的勸告。

2、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用輕緩的語氣,會讓孩子明白這件事,只是兩個人在討論,孩子會很容易接受。如果父母大聲地批評孩子,把事情弄得大家都知道,只會令孩子覺得很沒面大,而更加生氣。

而且,父母低聲地對孩子說話,孩子會覺得好像在說悄悄話,因此,他會對父母所說的話更感興趣。


父母教育孩子,別用“指責用語”,三種方法讓他口服心服

父母儘量壓低聲調和孩子說話

3、有的父母覺得只有大聲地責罵孩子,才能對孩子產生威懾力。其實,只要父母用不同平時的語詞和語言,孩子都會察覺到這件事的嚴重性。

4、父母用低緩的聲音對孩子說話,更容易令孩子集中精神。可能孩子最初並不想聽父母訓話的,但是,父母用低緩的聲音對他說話,他反而願意聽完全部內容。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儘量用平穩的語調和壓低的聲音吧。


父母教育孩子,別用“指責用語”,三種方法讓他口服心服

父母溫柔地對待孩子

三、父母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被批評的原因

父母在孩子做錯事,或者做事情失敗了的時候,可以批評孩子,但是,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被批評的原因。

很多時候,孩子挨完批評後,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的。記得以前,我在批評完卡卡後,問他知不知道自己錯了,他說知道;但是讓他說一說自己出錯的地方,他卻說不出來。

所以,父母批評孩子時,要告訴孩子他為什麼會被批評,例如對孩子說:“因為你今天太沒禮貌了,所以批評你,希望你下次不要再在媽媽別人聊天的時候,故意過來搗亂。”


父母教育孩子,別用“指責用語”,三種方法讓他口服心服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被批評的原因

卡卡媽覺得,父母想教育好孩子,完全不批評他,是很難做得到的。但是,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多注意一下自己的方式,就容易做到很多了。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卡卡媽的說法有道理嗎?你們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會不會情緒失控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