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拼多多商家售假酒,几大疑点刷爆网络,小心幕后黑手

拼多多用4年时间,用户数已突破5.36亿,单从用户规模而言,已是中国电商第二大平台。

然而,拼多多一路走来并非顺风顺水,或许正是飞速的成长轨迹碰了友商的蛋糕,拼多多屡屡遭遇恶性舆论攻击。就在今天,拼多多再次被“送”上热搜,引来了广泛关注。


扑朔迷离!拼多多商家售假酒,几大疑点刷爆网络,小心幕后黑手

12月17日晚,一个名为#拼多多商家被曝售卖假洋酒#的话题爬上热搜榜。有报道称消费者在拼多多买到了假洋酒,并称至少有2000瓶假酒流入了市场。

扑朔迷离!拼多多商家售假酒,几大疑点刷爆网络,小心幕后黑手

不过很快,真相便水落石出,涉事店铺早已在9月6日就被拼多多关停,并且该店铺一共只售出了5瓶假酒,其中2单退款,实际只出售了3单,并均完成对消费者的赔付。

扑朔迷离!拼多多商家售假酒,几大疑点刷爆网络,小心幕后黑手

真相爆出后,许多网友就回过味儿来了,9月就已经处理完善的事情为什么到12月又被翻出来大肆宣传?还夸大其词,明明3瓶却爆2000瓶,会不会有意用3瓶假酒掩盖其他1997瓶假酒的真正去向。

扑朔迷离!拼多多商家售假酒,几大疑点刷爆网络,小心幕后黑手

毫无疑问,这背后正是其他同行平台组织的“黑公关”所操作的结果。

事实上,这样的造谣抹黑对于拼多多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拼多多新闻发言人曾表示,平台平均每天都要收到一份舆论攻击套餐,参与造谣、抹黑的团队相当成熟,已经形成了流水线作业。

扑朔迷离!拼多多商家售假酒,几大疑点刷爆网络,小心幕后黑手


扑朔迷离!拼多多商家售假酒,几大疑点刷爆网络,小心幕后黑手

今年4月,一篇名为《拼多多售卖假TCL电视机 二审被判赔偿50万元并销毁库存》的虚假报道曾被大肆传播,很快相似内容的106篇文章在全网铺开,引导了大批被蒙在鼓里的网友们对拼多多口诛笔伐。

然而在该报道发出来时,TCL状告拼多多平台商家侵害商标权一案一审都未曾正式开庭。难道写报道的人能未卜先知?否则怎能做到在一审未开庭的情况下直接预测出二审的结果?

不过这个“未卜先知”也着实大错特错,因为该案最后因原告并未到庭应诉,做撤诉处理,压根儿没走到二审。

扑朔迷离!拼多多商家售假酒,几大疑点刷爆网络,小心幕后黑手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不完全统计,拼多多自成立以来一共涉诉案件1072起,年均250起,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值,而且平台涉诉案件的比例和绝对值也持续呈下降趋势。

扑朔迷离!拼多多商家售假酒,几大疑点刷爆网络,小心幕后黑手

好在如今信息化透明时代,消费者的眼睛越来越雪亮,更何况,拼多多在打假上的行动和决心也是大家有目共睹。

所以,即便这次假酒中的黑公关把故事编得有鼻子有眼,信以为真的网友也只是极少数,更多网友则是一眼识破了其中的破绽,自发的为被抹黑的拼多多抱不平。

扑朔迷离!拼多多商家售假酒,几大疑点刷爆网络,小心幕后黑手


扑朔迷离!拼多多商家售假酒,几大疑点刷爆网络,小心幕后黑手

虽然这次拼多多轩尼诗案的幕后黑手未能得逞,但这种雇佣黑公关抹黑竞争对手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商业伦理、社会底线,引来了社会各界的愤慨。

其实就如拼多多回应里说的一样,假借“系列打假案件”对拼多多进行商誉上贬损和打击,并不能优化整体社会打假环境,也无法解除友商自身商业竞争上的困局。

要在正常商业竞争中获得胜利,只有不断优化自己已期赢得消费者芳心这一条大路可以走,其他如用黑公关打击对手这样的小路,或许能取得一时的利益,但绝难长久。愿所有人能明白这个道理,还大家一个干净的竞争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