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對學校環境保護和管理起著重要作用。2018年,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印發《關於在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學校、學生在踐行生活垃圾分類活動中先動起來,要求各學校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和校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的管理體系。在技工院校教學中,特色課程和實踐性教學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它對培養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確保教學質量,促進勞動就業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作用,特別是對操作性強,動手能力要求高的機電、電氣自動化專業而言更是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最近海寧技師學院(籌)“秘製”語音垃圾分類桶,做出了創新發展、實踐教育、品牌特色專業建設一篇大文章……。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打造特色專業 原來能“借題發揮”

垃圾桶在各城市、鄉鎮公共場合等都有,分類垃圾箱很多小區居民也熟悉。4月18日在海寧技師學院(籌)看到教師辦公室、行政樓過道中的垃圾分類桶讓人眼前一亮。看似普通的垃圾桶,居然會“說話”。原來,學校在這些垃圾桶蓋上裝有一個小語音配置。只要有人掀起垃圾桶蓋,垃圾桶就會“自報家門”,說出自己的類別,提醒師生們做好垃圾分類。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據悉,早在2015年學校就開始和海寧市垃圾分類中心建立了合作關係,基於學校專業老師有改造技術能力和學生相關專業實踐需求,學校領導想通過創新創意研發屬於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產品,來推進品牌特色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力度和提高學生實訓能力及專業操作水平,這一“海闊天空”的想法受到師生歡迎。

多年來學校一直致力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研究,把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作為學校內涵發展重要的內容。其中在垃圾桶研發中從結構設計到電路程序設計,從簡單模仿到開拓創新,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始終貫穿在實踐課程中。

“學生們嚴謹專心嫻熟電路芯片焊接,十分熟悉器件原理,信手拈來掌握著焊接和調試方法,課堂上,專業教師通過實踐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將教、學、做融合一體;課堂外,教師開放式教學,指導學生對知識、技能進行實際應用,提升拓展能力….。”這是海寧技師學院(籌)太陽能利用、電氣自動化實訓場地看到的一景。

只有在具有創新思維模式下的操作才是有效的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社會實踐和提升品牌課程的途徑。海寧技師學院(籌)蔣惠良老師介紹說,製造改裝語音垃圾分類桶的過程其實是一門實踐性技術基礎課和科學的專業課,能夠將相應的知識點與能力結合起來,將理論層面與實踐層面緊密結合,對於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有很大的意義,通過實踐操作課程,使學生養成熱愛技術勞動和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拓寬知識視野、增強技能水平,幫助他們夯實就業基礎。

為了引入精細化和專業化職業教育課程,構建以專業實踐能力為核心的職業教育特有的課程內容體系,推進專業教學質量提升,近年來海寧技師學院(籌)通過大量的操作實訓課程建設來完善職業教育課程系統,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設計語音垃圾分類桶就是一個普通的例子,把學生從實踐操作中研發出來的創新產品融入到課程建設是學校建立專業教學標準和增強實踐性教學的一個體現。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垃圾桶創意十足 會說也是“便宜貨兒”

讓垃圾桶“說話”的是藏在桶蓋上的“垃圾分類”語音提醒系統,這個系統由蔣惠良老師設計,可謂創意十足。這位從事電子電工專業大半輩子,研發30多項教學實訓產品,獲國家專利12項的老工匠一身滿滿的正能量。

這個垃圾桶不僅會說話,改裝的配件還是“便宜貨”。要在幾個分校垃圾桶上都改裝智能語音系統,並不那麼簡單,製作和改裝垃圾桶需要開源節流,做好成本。學校本著勤儉辦學、創建節約型校園的原則,將小的元器件成本壓縮至十幾塊錢,通過初步系統設計,樣板產品所產生的能耗大大降低,電池可供系統使用半年左右。隨之,因地制宜將垃圾桶語音系統操作應用到機電系學生教學中,比如系統芯片焊接、傳感器的安裝操作,這樣大大節省了人力開發成本。蔣惠良表示,改造學校垃圾桶有著良好的基礎條件,學校領導重視,改裝費用不高,提升資源設備的使用效率,而且廢舊物品回收再利用,設計改裝這種會“說話”的垃圾桶能有效開闢學生創新創意新視野,作用可大哩!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小小垃圾桶發揮大作用。“別小看這些垃圾分類箱,它還是校園小小的環保‘宣傳員’呢!有了這個語音垃圾分類箱,現在校園環境好多了,大大改善了學習條件,很難發現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現象……。” 說到這個“神器”,蔣老師笑著說,垃圾分類進校園,讓環保意識深植人心,每時每刻都能提醒著學生環保意識。據瞭解,垃圾分類箱材質是用塑料做的,外形上,長方橢圓,五顏六色,每一件看上去跟普通垃圾桶沒什麼兩樣,但裡面裝的語音發聲系統十分接地氣,每個垃圾分類箱語音全是特製,內容迥異。

設立新設備制度,長效管理是關鍵。隨著垃圾桶數量不斷增多,成為校園環保的“好幫手”。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它們偶爾會“感冒失聲”,“缺胳膊少腿”。為杜絕“帶病上崗”的垃圾分類桶,不任由其荒廢,學校選用最好的防水電池集路板,配置了專業學生定期開展維護,並形成長效維護機制。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創新成果來襲 還有這些“賺足眼球”

學校太陽能利用專業講師李德恆介紹說,不久前,海寧市垃圾分類中心宣教科專家給師生作了主題講座,學校將環保理念融入課堂和管理,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讓環保意識深植人心。

海寧技師學院(籌)特製會說話的環保“神器”,是學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發展的縮影之一。院長朱小平表示,目前依託校外實訓基地、太陽能研發中心和太陽能產學研聯合體,正在緊鑼密鼓籌建大型垃圾分類站。通過校企密切合作,實現產教有機融合,促進學校創新創意高質量發展。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據瞭解,2007年學校就創新設置了太陽能利用專業,這一全國首屈一指的專業,成績一路看好,並依託大師工作室和創新工作室研發能力,申報國家專利10餘項,先後被評為省級示範專業、省級實訓基地、省級產學研聯合體等。目前學校開發出的太陽能垃圾分類箱也“賺足眼球”,下一步再續研製升級版的綜合功能垃圾分類箱。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5月,集殺菌消毒、節能發電為一體,實現自動除臭、實時溫度顯示等功能的太陽能語音金屬檢測垃圾箱在全省技工院校第二屆師生創新創意大賽中獲二等獎。海寧技師學院(籌)除了搭建改裝系列垃圾分類桶實訓平臺外,學校引進了多個先進創新創意企業項目,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如學校開展多樣化的校企實訓合作,派遣學生到施耐德、佛吉亞等優秀法資企業實訓,採取中法合作辦學(“智能製造”實驗班)成立中法合作培訓基地等模式,讓學生操作國外先進的智能製造生產線,培養高技能人才,滿足海寧企業用人需求。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據悉,該校目前有近200個垃圾桶變身為垃圾分類“宣傳員”,為推廣垃圾分類制度,保護校園環境,學校還將著手再改造200個左右語音垃圾桶投放尖山分校。學校利用各種實訓平臺,讓學生充分施展在學校所學的專業技能。利用專業技術優勢開發語音垃圾桶項目,為學生營造實戰平臺,通過師生共同參與, 專業教學與語音垃圾桶產品和應用技術緊密結合,讓他們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及教學水平。海寧技師學院(籌)院長朱小平說,學校重視做好垃圾分類管理,研發這種語音垃圾分類桶一方面是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做出品牌實踐教育,打造精品實踐課程出發,另一方面想在全市各中小學校乃至社會上廣泛宣傳垃圾分類,為環保踐行出一份力。

海寧技師學院(籌):設計小小垃圾桶 做出創新發展大文章


文字記者:周志斌

審 核:高靈芝

推 廣:高由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