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現在讀書的人(包括實體書、電子書、雜誌、平臺文章等)越來越多,隨之關注如何讀書的人也相繼增多,那作為讀書的附帶品——讀書筆記,怎麼記錄更有效果呢?


大家都曉得記讀書筆記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用”,是服務與我們的工具。可以說記讀書筆記=實踐輸出

讀書筆記的數量,方法,格式會根據讀者的喜好,知識量,行為習慣等決定,你要說讓我幫你找到適合的方法,我還沒那個資格。但我可以向你提供幾個比較常用的讀書筆記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一、記筆記前篩選書籍,到底什麼書值得記筆記?


其實沒有說哪一本書必須記筆記,哪一本書不需要記筆記。記筆記是個很私人的東西,如果一本書猶豫要不要記筆記,那乾脆拿起筆開始記吧。

一本書需不需要記筆記,不用別人告訴。讀書這件事肯定要記筆記,但具體到一本書你怎麼評判?一本書總結成一句話,寫下來也是讀書筆記。一本書本來有點收穫,有人告訴你不需要記筆記,最後導致一點點收穫也流失了,是不是很可惜。


有些重量級書籍,我們看不懂的情況下可以不著急記筆記,簡單做些標記,然後把它先放下。等以後再讀幾遍,恰當的時機自然而然就會進行記錄。

需要用心記筆記的書籍一般是那些處於中間層級,恰好在自己最近發展區的知識。是給自己帶來心得,帶來情緒,帶來認知,帶來益處的書籍。

什麼是最近發展區?

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二、讀書筆記帶來你意想不到的益處


大家都聽過對讀書筆記這樣的評價∶記筆記可以促進知識吸收;記筆記可以加深印象。

那其實讀書筆記還可以帶來更多更有利方面:

  1. 在平臺上寫書評變得簡單。自媒體時代公開提供書評已成為了潮流。我們有了讀書筆記,可以拿出筆記一邊參考一邊輸出,不需要全篇再重新翻閱書籍,到處尋找。
  2. 做好筆記,也是寫好文章的基礎。首先你在寫讀書筆記時鍛鍊對文章結構的組織能力,提高思想輸出質量。現在自媒體時代,寫作變現故事越來越多,網絡上很多平臺也在售賣“寫作”課程,如果你想學習寫作,那讀書筆記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3. 讀書筆記可以解答疑惑。生活工作中,難免會遇到疑難雜症,想要解決這些疑慮。有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也是我一直在用的。比如;我想解決如何寫作的問題。我會買回關於寫作的多本書(最少4本)進行研究,將每一本書進行記錄再進行比較,然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個性特點找出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
  4. 讀書筆記還可以讓你產生創意靈感。在回看讀書筆記的時候讓你現有的知識與學過的知識產生連接。在做頭腦風暴時擁有更多的知識和視角。學過的信息,如果不組合碰撞是不會產生創意的。
  5. 寫筆記也可以是一種藝術創作。大家都知道手帳,如下圖。是不是看上去很漂亮,有些藝術氣息在裡面。那我們的讀書筆記也可以做成類似的藝術版本,收穫知識的時候還能鍛鍊排版和繪畫。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閱讀手帳

讀書筆記好處多多,看著有些心動了吧。現在想想你在讀書筆記中準備收穫哪些好處,又喜歡什麼風格。比如你喜歡藝術類型,那做的筆記就會偏藝術。


知道了讀書筆記的好處,那如何實施讀書筆記呢?有哪些具體方法?


三、如何做筆記更高效


“如何做筆記更高效”是我們今天文章重點,快拿起你的“爛筆頭”記錄下吧。


我在這講解三種讀書筆記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 張萌萌推薦的四大塊筆記法

筆記內容分為四個大塊。

第一大板塊是金句。

有些書被你讀出一句話感悟也是很不錯的收穫。當下是金句橫行時代,每個文章裡都有幾句讀起來朗朗上口的金句。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金句

第二大板塊是目錄。

目錄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思維邏輯經過深思熟慮編寫出來。如果你能記住一本書的目錄,說明你掌握了這本書的邏輯框架。對於邏輯思維能力不好的人,記錄目錄也是種不錯的方法。有人說記目錄也不容易,那就從摘抄目錄開始吧,慢慢鍛鍊自己對邏輯思維的理解。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目錄筆記

第三大塊是思維導圖。

對於思維導圖大家肯定不陌生。有人說思維導圖很複雜,需要塗塗畫畫。

在這裡說的思維導圖可以說是純文字型目錄與金句結合,自由度高,還可以加上自己關注點和對章節的理解,融入很多自身思考,形成獨特的思維導圖。如下圖。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也可以是單獨的筆記方法,我們在第三個方法裡再進行闡述。

第四板塊是反思。

讀書不能沒有反思,每一本書閱讀結束時,都需要在讀書筆記中回答幾個問題。

問題一,通過這本書你學到了什麼?通過這個問題,對全書的乾貨知識做個分類總結。

問題二,哪些知識是你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這個問題可以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如果裡面有很多過去從沒聽過甚至顛覆認知的說法,你建議你多讀幾遍。

問題三,這本書對你的幫助是什麼?

相較問題一的乾貨知識,這個問題更多地關注你的個人思考。也許這本書幫你解決了心結,也許讓你對某個單詞有了新的定義等等。

第二種方法 日本奧野宣之推薦的一元化筆記法


對於那種糾結於用哪個筆記本的人很適合,只有一個筆記本隨手拿起來就用。

對於這種一元化筆記法,主要有以下五點:

1.可以書寫任何內容。不管任何信息,不用分類,全部寫在一個筆記本上。比如文章感想、讀書感想、聽書感想、生活靈感、看視頻感想等等。

2.按時間順序書寫。筆記按照順序從前往後寫,不需要按照書籍的範疇分類,更不需要騰寫到別的筆記本上。所有的內容因為不用分類,只要寫上就可以,一直保持放鬆的心態。比如今天早晨我突然有一個靈感,那趕緊拿出筆記記下來。上午閱讀一本書籍,有收穫記錄下來。中午看電視有段臺詞不錯,記錄下來。

3.附上日期。比如2019年12月17日,你可以寫上20191217。除了標註日期,在書寫或粘貼的同時也要用線條做好區分。

4.靈活運用速記或略記。

這是為了在記錄時避免麻煩。節約時間可以用簡寫也可以用字母數字略寫(只要你自己能看懂),還有個竅門是用較大的字號書寫。

5.可以粘貼。為了更有效率地利用筆記本收集信息,能粘貼的內容儘量直接粘貼。比如看雜誌有個內容不錯,可以剪下來粘貼在筆記上。便利貼記錄的內容也可以粘貼在筆記上。

對於這套筆記法,有人覺得只用一個本子不分類,有些亂,到時候查找都有些難。這裡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以便於查找,比如做索引,做標籤等,在這隻給個提醒不多贅述。

對於一元化筆記法的記錄方式是蔥鮪式火鍋筆記法∶

在寫讀書筆記之前,要注意以下三項信息∶1.讀書筆記的日期。2.書名。3.作者名。這三個要素足夠讓你想起“原來那個時候我讀過這本書”。如果還沒養成讀書筆記的習慣,那就從記述這三個要素開始。

除了上述三個要素,我們可以加上以下兩個要素;1.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2.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蔥鮪式火鍋筆記法

第一步就是按照前面所說的,寫上六位數的日期,內容要用大一些的字體,寫得越清楚越好。每次換行都要留一行空白,而每個段落之間留兩行空白,寫起來會更輕鬆,還便於日後重讀、插入文字和更正修改。

第二步就是摘抄和寫評論。首先,重讀一遍用筆做過記號的內容,嚴格篩選出自己認為可以多讀幾遍的部分。經過五六遍的反覆閱讀,最後篩選出的內容不會太多。

接著,在摘抄完的文章後面留出一些空白,寫上自己的評論。之所以把這種讀書筆記取名為“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就是因其摘抄和評論並存的特徵,正如這道菜中魚肉和大蔥的關係一樣。

摘抄部分用“○”表示,而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的感想和補充說明則標上“☆”,以此作為區分,交替標在每個段落前。

下面是我做的蔥鮪式筆記∶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我的筆記


第三種方法 康奈爾筆記法


很多人應該聽過康奈爾筆記法,在這給沒聽過的做下簡單介紹,詳細內容可以再去百度。

康奈爾筆記法也叫作5R筆記法,是由康奈爾大學的沃爾特等人發明。

這一筆記法被廣泛地應用於聽課、閱讀、複習材料以及記憶。有教育領域的研究者指出,這一方法幾乎適用於一切講授以及閱讀課程,特別是聽課筆記

康奈爾筆記法,把一頁紙分成了三個部分,右上角最大的空間用來做筆記,左邊的1/4用來寫提綱,下面1/5左右的空間用來寫總結。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康奈爾筆記法

這個康奈爾筆記法好像是一個大框架,在這個框架裡,寫的內容可以進行個性佈局。比如在筆記一欄裡,我們可以寫金句,寫目錄,畫思維導圖,還可以用蔥鮪火鍋式記錄。


第四種方法 思維導圖


我瞭解思維導圖是通過初中的數學老師,那個時候單純是瞭解,說到用還真沒印象。現在我用的最多的筆記就是思維導圖。它真的很奇妙,可以讓人思路清晰,可以讓沒有聯繫的事物產生聯繫。

在寫作之前用思維導圖可以做提綱;在讀書之後,用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可以理清思路;創意畫的時候可以用來擴散思維,找到靈感。

思維導圖 是有效的思維模式,應用於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有利於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下面是思維導圖創始人東尼·博讚的思維導圖形式。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東尼·博贊 思維導圖

此思維導圖的特點是∶線條由粗到細,顏色豐富,有文字有圖像,文字表達為關鍵詞。我用的思維導圖沒有這麼複雜多彩。

下面是我自己用思維導圖做的讀書筆記,是純文字型的,只為理清邏輯和看清重要內容。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我的思維導圖

這是從中心向四周發散的結構,主題中心往下一級分支,再分二級,三級分支。文字不僅僅有關鍵詞,還有句子。這樣回看導圖時內容多,更有助於回想起書本內容。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我的思維導圖

這個思維導圖又有些區別,大家也看的出來,是將原來的中心主題放在了最左側。分支結構與中心向四周發散型的分支結構相同,都是由二級再到三級。


下面是我用軟件XMIND做的思維導圖。同樣做了兩種,這是在手邊沒有本子筆,只有手機的時候做的導圖。一般我還是傾向於動手畫,這樣動用多個感官,更有效果。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軟件思維導圖

樊登老師也是用的思維導圖進行書籍回顧。然後在講書的時候,拿自己手繪好的思維導圖輔助講書。下面是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找一份合適自己的讀書筆記不容易。附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樊登老師思維導圖手稿

當我看到他的手稿時,我特別開心。心想,原來我一直用的思維導圖筆記法和樊登老師的方法這麼類似。樊登老師做的思維導圖更加全面細緻,用的文字更多的是事實和案例。

寫在最後


以上介紹的讀書筆記方法,你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法進行改造,也可以多個方法結合起來用。

有人說這麼多筆記方法,我怎麼知道哪個適合我? 是的,你不知道別人也不可能知道。

我的主意是,不用想明白哪個適合你,想是想不明白的,只有去實踐。先從你看過的筆記方法裡找到你記憶最深刻,最有感覺的筆記下手。然後在實踐中慢慢調整,不斷更新迭代,直到你找到最適合你,最有效的那個筆記方法。


THE END


90後寶媽,一位愛畫畫的寫作者。專注於自我成長,堅信時間就是金錢。

通過分享自己的知識,交到同頻的朋友,力所能及幫助部分人改變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