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本劇,宋仁宗“趙禎”執政期間的“趣事”,真讓人佩服

最近一部很火的電視劇《清平樂》,而王凱飾演的仁宗皇帝趙禎,可謂演出了趙禎的原型人物性格,你知道趙禎這個人在歷史上是怎樣的嗎?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仁宗皇帝的“仁政”,以及背後的趣事,

  北宋仁宗皇帝趙禎不僅對人友好,還有很多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奇聞軼事,在史書中也記載了他海量、​對自己嚴格要求的故事。 位居高位的宋仁宗,對自己的要求相當嚴格,衣食住行都相當的簡單。 有一次,宋仁宗在散步,時常回頭看,侍從們則不知道皇帝是基於什麼目的。等仁宗回宮後,匆匆的對嬪妃說:“朕渴了,快倒水來吧。” 嬪妃覺得不可思議,問仁宗:“為什麼在外面的時候,不喝水,要忍著口渴呢?” 仁宗說:“我常常回頭看看可他們並無預備水壺,假如我問的話,肯定會有人受到懲罰,所以就忍著不喝水。”

《清平樂》本劇,宋仁宗“趙禎”執政期間的“趣事”,真讓人佩服

仁宗皇帝趙禎

  一日,宋仁宗因為脖子癢,回到宮中後,並沒有脫下皇服,摘下帽冠,而是叫來了一個宦官為他梳理。 太監梳頭髮時,看到仁宗的手上有一份奏摺,便問道:”陛下收到的奏摺是什麼? ”仁宗說:“是百官建議減少宮中宮女和侍從的”,太監又說“大臣的家裡還有歌舞伎的女性,一旦升了官,還要進一步增加。 陛下侍從並不多,他們卻建議削減,太過分了吧! ” 仁宗並無接口。 太監又問:“他們的建議,陛下采納了嗎? ”仁宗說:“百官的建議,朕自然的是要採用的”。 太監一向得到皇帝的寵愛,便不滿地說“要採用,便讓奴俾成為削減的第一人吧”。 仁宗聽到後,突然站起來呼籲主管太監入內,根據名單裁減宮中二十九人和梳頭太監出宮。 之後,皇后問道:“梳頭的宦官是陛下多年的親信,不是多餘的人,為什麼要削減他?” 仁宗說:“他勸我拒絕了百官的諫言,我怎麼能把這種人留在身邊呢?”

  諫官王素勸宋仁宗不要接近女色,仁宗說:“王德用確實獻上了美女給我。 在當下的宮中,我很喜歡,所以你就讓我留下她吧。” 王素說:“大臣今天進言,正是陛下為女人感到困惑”仁宗聽了後,面有難色,卻對宦官說:“王德用送來的女人,每人贈錢三百貫,馬上把她們從宮裡帶出去,一切辦好後過來報告,仁宗講完後,他還留下了眼淚。 王素說:“陛下認為大臣的奏言是正確的,不必那麼急著處理。 既然女性已然進了宮,還是最好過一段時期再送她們出去。”仁宗說“朕雖然是帝王,但是和平民一樣尊重感情, 如果留下她們久了,就不忍心送她們出去了。”

《清平樂》本劇,宋仁宗“趙禎”執政期間的“趣事”,真讓人佩服

皇后

  在宋仁宗趙楨執政期間,他的生活也比較檢點。 初秋的一日,官員獻上蛤蜊。 仁宗問他是從哪裡來的,臣下卻回答說,是從遠路運來的。又問,要多少錢?官員則回答說:“共計二十八枚,每枚錢一千。 仁宗說:“我一直警告人們要節約。 當下吃幾隻蛤蜊要兩萬八千錢。 我不能吃! ’然後,仁宗並沒有吃。還有一次,宋仁宗早上醒來,對近侍說:“昨天晚上肚子餓得睡不著,想吃烤羊。” 近侍問道:“陛下為什麼不命令大臣呢?”。 仁宗說:“我假如開口了。 下面就會因為我的命令,給百姓添麻煩了,所以還是不要開口比較好”。

  一次,宋仁宗辦事到深夜,又累又餓,想吃羊肉熱湯,可他忍飢挨餓並沒有說。 第二天皇后知道後,就勸仁宗說:“陛下白天黑夜辛苦,多麼珍惜身體,想吃羊肉湯,命令廚師做就行,怎忍心讓陛下的龍體受損呢?” 仁宗對皇后說:“宮中一時擅自要求,會被外邊的人看成慣例,昨晚假如我吃了羊肉湯,御廚就會夜夜宰殺。 一年需要數百隻,日後屠宰的數不勝數,為我一碗飲食,造成這個惡例,傷害生物,也不忍心,從而我想忍耐一時的飢餓”。

《清平樂》本劇,宋仁宗“趙禎”執政期間的“趣事”,真讓人佩服

仁宗皇帝和慈聖光獻皇后

  在行政上,宋仁宗趙禎相當尊重主管部門的自主權,既不越俎代庖,也不頑固。 宋人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一》記載說,夏竦死後,宋仁宗打算給他一個諡號“文正”。 令人意外的是,擔任官員審查工作的劉敞說:“給予諡號是我們主管部門的事,我們都很負責,你為什麼能侵犯你我的權利呢? 另外,夏竦也不夠格啊。 ’司馬光也上書道“文正”的頭銜太高了。 因此,仁宗只好收回命令,同意將諡號改為“文獻”。

  仁宗對下人也很好。 有一次吃飯,他正在吃,突然吃到了沙子,牙齒變得很劇痛,他立刻吐出來,對侍從宮女說:“千萬不要說出我吃到沙子。 這是死罪啊!”。 對於下人的過失,宋仁宗首先不是自己的不適和難受,而是下人可能帶來的罪過,可見他真的很仁慈。

《清平樂》本劇,宋仁宗“趙禎”執政期間的“趣事”,真讓人佩服

趙禎

  宋仁宗對讀書人也是很寬容的,沒有興辦過文字獄。 嘉祐年間,蘇轍接受進士考試,在試卷裡寫道“宮中美女數千人,聽說一整天歌舞飲酒,紙醉金迷。 皇帝不關心百姓的痛苦,也不和大臣們商量統治國家的安邦大計”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仁宗說:“我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應該歡迎敢說,敢進言的人。 蘇轍一個小官敢於坦率地說,應該給他功名。”蘇轍只是道聽途說,在“高考”中說“惡劣的攻擊”,若是在“康乾盛世”,便是滅九族的大罪。

  宋仁宗主張尚德緩刑,遇到困難案件時儘量減輕處理,縱然對“犠動謀反”的也能區別對待,也能辨別出是真的謀反,還是在發牢騷。 當時,四川有個讀書人,向成都太守獻詩,主張“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 成都太守認為,這明顯煽動叛亂,把他綁送京城。 根據歷代法律規定,縱然“謀求大逆”,至少要根據“危害國家安全”來處罰。 仁宗卻說:“這是老秀才急於想當官,寫詩洩憤,怎麼能處罰呢?” 不妨給他個官做”。 那就被授權為了司戶參軍。 作為封建帝王,能容忍蘇轍的事大概有人能容忍,可能容忍四川秀才,恐怕沒有人能做到。

《清平樂》本劇,宋仁宗“趙禎”執政期間的“趣事”,真讓人佩服

趙禎

在宋仁宗死後,訃告被送往遼國,“燕境的人都大聲哭啼”,俘虜也握著使者的手哭了,說道: “四十二年沒有兵革相見” 一個皇帝死後讓本國黎庶哭泣的事情是很少見的。 可讓鄰國人民和皇帝哭泣,更加罕見。 事實上,宋仁宗並無宋太祖的雄才大略,也不像後來宋惠宗那樣多才多藝,他的優點是便是對大臣、對平民百姓的寬容,即“仁”。

《清平樂》本劇,宋仁宗“趙禎”執政期間的“趣事”,真讓人佩服

仁宗趙禎

  據考證,中國從黃帝到溥儀,在四千六百四十三年間,出現了五百五十九個皇帝。 有資料調查當間、在位四十年以上的皇帝不足二十人,有的窮兵黷武,導致國庫空虛(漢武帝劉徹等)、有的引起國家動亂(唐玄宗李隆基),有的以亡國告終(後主劉禪、崇禎皇帝朱由檢等等)恐怕與他們的“仁”政並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