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准备应对方案助企业破解难题

本报记者 吴晓锋 本报通讯员 舒楚寒

申请减免厂房租赁费被拒、员工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停工停产造成生产合同无法按期履行……在企业复工复产火热进行的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诸多法律问题也摆在企业面前。

而这些,重庆司法行政系统早已准备好了应对方案。不用绞尽脑汁,企业登录12348重庆法网就能享受全方位法律服务。企业法律服务公益团队主动提供服务,还有免费涉疫法律服务电子书发给企业。

连日来,重庆市司法行政系统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需求提供法律服务,推动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12348提供全天候法律服务

近日,重庆一家服装店老板王女士拨打12348热线求助。她在电话中说,她租的店铺月租金6000元,因为疫情,经营陷入困境,无奈之下向房东申请减免一个月租金,但被拒。

“我要求解除租赁合同,但房东表示1万元押金不能退。”王女士询问退押金的要求能否得到法律支持。

值班律师吴毅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给予解答,并建议王女士跟房东再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选择走诉讼途径。

王女士得到律师建议后表示感谢,并称自己将尽力协商。

疫情发生后,重庆市司法局第一时间打通服务路径,调整12348热线服务方式,每天安排10多名律师入驻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24小时值班,对因疫情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等服务,日均处理150余件。

在12348重庆法网增设“防治疫情,法治同行”栏目,点击进入后,有6个版块,内容覆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公告和常见法律问题解答。

律师直播讲解法律知识

3月10日下午,一场特殊的网络直播还在进行。这场直播的主播是来自重庆栋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直播中,律师围绕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在线说法,并与“粉丝”互动,解答涉企法律问题。据介绍,重庆市司法局组织的系列律师在线访谈栏目将播出10集,涉及复工复产及返岗工作各方面专业法律问题。

针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需求,九龙坡区司法局组织了50名律师,通过不同渠道进行直播,在线面对面为辖区35个商会近9000户民营企业会员提供“点对点”式法律服务。

万州区律工委联合区总工会、区工商联等部门组建了“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复工法律服务指导团”,由来自20家律师事务所的63名律师组成,通过线上交流互动,搜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成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查询依据。

此外,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专业解读,引导企业员工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这是我市律师行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复工复产,积极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大局的一个缩影。”重庆市律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日,重庆市律协还集结了由千名优秀律师组成的“智囊团”,并按照执业区域、服务领域分类,将对应的律师名单和联系方式予以公布,竭诚为企业和广大群众提供及时、精准、专业的法律服务。

法治宣传增强防控意识

近日,重庆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发起了“坚持依法防控、争做守法公民”千万市民网上学法竞赛答题活动,其中,企业复工复产热点问题受到大家关注,市民群众纷纷评论称实用性强。

重庆市普法工作结合当前全市防疫政策和形势需要,创作发布了“万众一心,战疫必胜”普法主题系列海报和防疫法治广播剧、宣传标语等普法宣传产品。

“这些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借助12348重庆法网、重庆司法微信公众号、普法微信群等新媒介平台,对企业等重点对象在‘线上线下’多形式多渠道同时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重庆市普法办相关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市普法办还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普法工作者,重点围绕传染病防治、劳动关系、融资贷款、诉讼仲裁等与企业复工复产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广泛开展专题法治宣传。

“这些法治宣传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自我防控、依法防控的法治意识,引导企业理性应对疫情,依法开展复产复工,为企业平稳安全复工生产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市普法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加大涉企纠纷调解力度

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引发的纠纷,当事人足不出户,便可线上提交调解申请,加快调解流程。

前不久,江北区鱼嘴司法所在“鱼嘴微发布”微信公众号上,开通了“抗疫情保运行”平台,通过“防控疫情法律指引”和“矛盾纠纷调解”板块,发布调解流程介绍和调解申请书等资料,同时提供线上调解服务功能,方便企业和员工化解纠纷。

目前,全市各区县司法局调配精干力量加强各镇街、村居调解组织,加大对企业因疫情防控引发的邻里、物业、房屋租赁等纠纷的调解力度。

在重庆市司法局指导下,金融保险、商会、知识产权、涉外商事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加大调解力度,确保矛盾及时有效化解。

截至目前,已经统筹组织1.2万余个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排查化解因疫情引发的生产经营、合同履行等矛盾纠纷3200余件次,通过线上调解、视频调解、网上司法确认,成功化解1100余件矛盾纠纷。

重庆仲裁委员会围绕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仲裁服务、依法化解民商事纠纷和延伸仲裁法律服务职能三个方面出台相关措施。重庆市公证行业对因疫情导致企业停工、延迟复工、合同不能履行办理不可抗力证明和证据保全公证,防疫、医疗物资生产、经营企业办理贷款融资公证的,本年内减半收取公证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