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記憶”發起人:用聲音記錄疫情中的故事

教堂的鐘聲、兒童書的片段、有關疫情的科普歌曲……這些聲音都來自最近的一個藝術項目“宅家的聲音”(#StayHome Sounds),該項目由“城市與記憶”網站發起,旨在用聲音來記錄疫情期間人們的感受和故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聲音收集項目之一,“城市與記憶”在過去的五年中收集了3500多個聲音,覆蓋了全球95個國家,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100萬的收聽數。日前,澎湃新聞電話採訪了“城市與記憶”項目的發起人斯圖爾特·福克斯(Stuart Fowkes),透過他的描述瞭解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疫情隔離期間的生活。

日復一日的機器運轉聲,時不時掠過的風聲和鳥鳴,這些平日裡被人們匆忙的腳步所蓋過的聲音,如今成了特殊時期的一點樂趣。

00:00

...

芬蘭赫爾辛基 大人為因隔離而無法碰面的孩子讀兒童書

比利時布魯塞爾 人們為醫護人員鼓掌

瑞士 被遺忘在大雪中的吉他聲

“城市与记忆”发起人:用声音记录疫情中的故事

4月7日,在英國曼徹斯特,一名戴口罩的人在市中心穿行。圖:新華社

上週一,“城市與記憶”網站(Cities and Memory)發起了“宅家的聲音”項目,呼籲世界各地的人們在居家隔離期間錄下身邊的聲音,記錄當下生活的故事。在網站收到的錄音中,不同地方的人們每天為醫護人員的工作喝彩,一首教育大家勤洗手的新歌在西非國家塞內加爾全國的廣播電臺傳播,原本熙熙攘攘的紐約時代廣場上只有空調外機單調的轟鳴聲。此外,住在市中心的人們也開始聽到自然的聲音,“這為我們現在所經歷的一切帶來了一絲樂觀,”項目發起人斯圖爾特·福克斯(Stuart Fowkes)說道。

在斯圖爾特看來,聲音是一種重要卻時常被忽視的記憶,“在社交媒體傳播的影響下,我們的文化深受視覺主導,聲音顯得次要。但是現在,你能感覺到世界的聲音正在發生變化。”斯圖爾特曾隨不同的樂隊去往各地演奏,他在所到之處採集了各種聲音,然後將它們放到新的音樂語境中,在這一過程中,他收集了龐大的數據庫。5年前的一天,他突然意識到,也許可以用這些沒法放進音樂的聲音做些什麼,於是便有了“城市與記憶”。

“城市与记忆”发起人:用声音记录疫情中的故事

4月4日,在意大利都靈,街道上空空蕩蕩。圖:新華社

在採訪中,斯圖爾特介紹道,“城市與記憶”這一名稱來自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所作的《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一書。在這本小說中,探險者馬可·波羅向忽必烈大帝講述他在旅途中遇到的城市,這些城市亦真亦幻,在現實世界的地圖上無跡可尋,卻又讓人感到似曾相識,“你會發現,馬可·波羅講述的那些異鄉故事,其實說的都是自己的家鄉威尼斯,”斯圖爾特解釋道,這本書分為不同的主題,其中一個便是“城市與記憶”。在他看來,聲音項目從不同的聲音和故事出發,探索每個人對於同一個地方的個人化體驗。

在“城市與記憶”項目之下,斯圖爾特已經發起了多個子項目,例如展現倫敦地鐵全貌的“下一站”(The Next Station),以及紀念人類首次登月50週年的“太空之地”(Space is the Place),在“太空之地”中,斯圖爾特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空間局合作,由後者提供聲音,再邀請藝術家們進行創作再演繹。事實上,“城市與記憶”過去的每個分項目都由兩部分組成,“第一個是你在某個地點實際聽到和感受到的聲音,第二個是對於前者的重組或者重塑,”但是,在唯獨在“宅家的聲音”中,他沒有開放創作,“因為我認為紀實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斯圖爾特說道。

“城市与记忆”发起人:用声音记录疫情中的故事

斯圖爾特·福克斯在地鐵站錄音

澎湃新聞:請介紹一下“城市與記憶”吧。這個項目是怎麼開始的?

斯圖爾特·福克斯:這個項目誕生於5年前,5年以來一直在採集世界各地的不同聲音。現在我們的“地圖”上有大約3500個聲音,覆蓋了全球95個國家。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100萬的收聽數,世界各地共有650多位藝術家參與過該項目。

我對於現場錄音、對於記錄世界上的不同聲音一直很感興趣。這樣的工作我已經做了很多年,積累了一個龐大的錄音數據庫,裡面的錄音因為太短了而無法使用。與此同時,我對“在線地圖”(online mapping)的概念萌生了興趣,在線地圖讓人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去呈現世界的面貌,而聲音就是其中之一。於是就有了創建“城市與記憶”這個項目的想法。項目的理念是“重新合成聲音,一次合成一個”(Remixing the sound, one sound a time)。它的意思是在地圖的每一個點上,你會發現兩個聲音:第一個是你在某個地點實際聽到和感受到的聲音,第二個是對於前者的重組或者重塑,一位音樂人或是藝術家基於原聲創作出新的聲音作品。在地圖上,你可以去探索這兩種聲音,發現一個真實的世界和一個“虛構”的世界。

事實上,這並不是我的正業。我的正業是為不同機構組織的數字媒體與社交媒體提供戰略幫助,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利用數字渠道,這和城市與記憶項目也有重合之處。

作為項目的創始人,接受並篩選錄音的工作由我一個人完成,但是也有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一起為之做出貢獻,從專業的現場錄音師、音效設計團體,到聲音藝術家以及對於現場錄音感興趣並將其作為工作一部分的音樂家,再到那些提供自己在日常生活或旅行中的錄音的人們,不同的群體以各自的方式參與了項目。

“城市与记忆”发起人:用声音记录疫情中的故事

斯圖爾特·福克斯在意大利布拉諾島

澎湃新聞:“宅家的聲音”項目是怎樣發起的?

斯圖爾特·福克斯:這個項目發起於上週一,是為了記錄人們在隔離期的生活,傾聽他們在全球疫情之下的感受和想法。我們的項目呼籲人們務必呆在家裡,以遵守規則為前提,在自己的屋子、花園裡或是窗前錄音。

和其他的項目不同,“宅家的聲音”不會經過重組或重構,因為我認為紀實是眼下最重要的事,而且直接錄音,並用文字故事加以說明的方式要快得多。我認為在這個項目中那些聲音背後的故事至關重要,我不希望人們在聽到這些故事的時候因為別的東西而分心。

這個項目的目的之一是為我們的子孫留下記錄。無論你是在阿根廷、澳大利亞,還是在塞內加爾,每個人都對此感同身受。這樣的時刻我們不曾經歷過,以後可能也不太可能再次經歷。這反映在聲音中,我們聽到的聲音已經和過去不同。現在已經有很多記錄被隔離的市鎮和大街的照片庫,但是對於聲音的記錄幾乎還沒有。

澎湃新聞:和文字、照片相比,通過聲音來敘事似乎比較抽象,但是你認為聲音是一種重要卻時常被忽視的記憶?

斯圖爾特·福克斯:沒錯。聲音對我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私人的一部分。你可以說它是抽象的,但是它也是一種與你關係非常密切的感覺,能夠輕而易舉地喚起你的回憶和感受。經常有人告訴我,聽到人們上傳的那些聲音,他們會產生非常情緒化的反應。但是聽覺通常很容易被忽視——在社交媒體傳播的影響下,我們的文化深受視覺主導,聲音顯得次要。但是現在,你能感覺到世界的聲音正在發生變化,比如自然重新回到城市的表面,或是著名的旅遊景點熱鬧不再。人們開始重新評估我們與聲音的關係,哪怕只是微妙的轉變。

“城市与记忆”发起人:用声音记录疫情中的故事

4月2日,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聖馬特奧市,一名男子的身影反射在一家停業店鋪的玻璃上。圖:新華社

澎湃新聞:現在“宅家的聲音”收到了些怎樣的錄音?

斯圖爾特·福克斯:依我看來這些錄音可以分成四類。第一類是一些“新的聲音”。比如,每天人們都會為醫護人員付出的工作慶祝,可能是鼓掌,可能是唱歌,可能是樂器的演奏,可能是教堂的鐘鳴。聽到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起為醫護人員而發聲是一件很讓人感動的事情。比如,有一首抗病毒的歌曲在塞內加爾全國的廣播電臺中傳播,歌曲教育人們要勤洗手,這很有趣。

第二類是自然的聲音。來自各地的人們都表示,雖然身處市中心,仍然可以聽見自然的聲音。很多人都對於重新與自然建立起聯繫而感到興奮,我想這為我們現在所經歷的一切帶來了一絲樂觀。

第三種聲音來自冷清的場所。比如,像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或紐約時代廣場這些昔日的熙攘之地如今空無一人。這些地方從來不會像現在這樣安靜。最後一種是來自家庭的聲音:你能聽到人們如何與家人共度時光,消磨時日,如何與自己所愛的人保持聯繫。比如,有人從兒童書裡錄了一段,然後把郵件發給他們親戚的孩子。

“城市与记忆”发起人:用声音记录疫情中的故事

4月3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一名男子在天台彈吉他。圖:新華社

澎湃新聞:除此之外你聽過什麼和疫情有關的“聲音故事”嗎?

斯圖爾特·福克斯:我聽過很多次人們為對方唱歌的故事,比如在意大利,人們會隔著馬路唱歌,最後變成了合唱。我覺得如果可以記錄下來收入這個項目的話會很有意思。我也聽說前幾天人們在中國為那些疫情中的受害者致以敬意的活動,有些人通過汽車鳴笛來表達紀念,這應該非常感人。

澎湃新聞:你自己錄到或者聽到了一些怎樣的聲音?

斯圖爾特·福克斯:在英國,我們被允許每天進行一種運動。我的家在牛津,我騎車去了牛津的一些安靜的地方,錄下過一些聲音,比如為當地一家環境合作社提供電力的風力渦輪機發出的聲音,或是從一座本地教堂傳出的聲音。

“城市与记忆”发起人:用声音记录疫情中的故事

斯圖爾特·福克斯在記錄禱告的聲音

澎湃新聞:現在英國的疫情是怎樣的情況?

斯圖爾特·福克斯:英國目前已經實行了三週的隔離。總的來說,我覺得人們嚴格地遵守了規則,那意味著你每天只能出去運動一次,或是去食品店或藥店,否則你只能呆在家裡,在家辦公。我覺得每個人都想知道這一切什麼時候會結束,我們還要在家裡待多久。總的來說,英國人還是精神煥發,人們現在還是很樂觀。也許我們會在接下來幾周裡發現變化。

澎湃新聞:怎樣將錄音上傳到“宅家的聲音”這個項目中?

斯圖爾特·福克斯:你可以通過“城市與記憶”的網站上傳聲音,或者給我發送郵件([email protected]),和聲音一起附上你所在的地點以及幾句話,講述你自己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