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贏得了國家,馮小剛贏得了觀眾,陳凱歌贏得了他自己

張藝謀贏得了國家,馮小剛贏得了觀眾,陳凱歌贏得了他自己

(《妖貓傳》楊貴妃)

看了《妖貓傳》。

要說故事挺好:一群有權力的男人,為了一個名叫楊玉環的女人,打起來了;最後,被勒死的楊玉環,因為一個玉簪子,被一個真誠少年化作妖貓陪伴、守護和復仇;然後這一切被一個詩人和一個和尚,順著妖貓,層層剝開:權力和戰爭,陰謀和欺騙,美女和愛情。

可明明一感人故事,到了陳凱歌那裡,拍成了玄而又玄的玄幻之劇。

《妖貓傳》跟當年那個被胡戈剪輯成《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無極》一樣,整個故事,玄的莫名其妙,哪怕帶妖,也玄過了頭。感覺不是妖貓,是躲貓貓。一會兒瞬間長西瓜,一會兒西瓜變魚頭,一會兒少年變飛鶴,一會兒飛鶴變少年,一會兒碗筷起飛,一會兒繁華,又一會兒凋敝。尤其是楊玉環的那個什麼極樂之宴,還以為大唐人民就掌握了全息技術了呢。

怪不得當我在朋友圈說要看《妖貓傳》的時候,一個朋友留言,看了會瘋的。

張藝謀贏得了國家,馮小剛贏得了觀眾,陳凱歌贏得了他自己

(《妖貓傳》劇照)

的確,《妖貓傳》的前三分之二,基本上不知道在講什麼。這不只是我和我朋友的感受。走出影院,聽同行的觀眾議論,說後面的還可以,也即——一個少年對楊玉環屍體的守護。估計在胡戈眼裡,又是一根玉簪和一隻妖貓的故事。

感覺這些年,陳凱歌的影片,除了玄,還是玄。

如果同講一個故事,讓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去拍。張藝謀一定會突出畫面,每一幀,都是一幅畫;馮小剛會突出樂,每個情節,都讓你笑,儘管《芳華》有些不一樣;而到了陳凱歌那裡,一定是玄而又玄,讓你看不懂,覺得他很牛,其實大家覺得可傻。

所以,這麼多年了,張藝謀贏得了國家,成了國師;馮小剛贏得了觀眾,成就了馮氏喜劇;而陳凱歌贏得了他自己,玄而又玄,不知所云。從《無極》到《妖貓傳》,還有中間的《道士下山》,莫不如此。用一種複雜的方式講一個簡單的道理,生怕講的太明白,讓大家誤以為他沒文化一樣。

張藝謀贏得了國家,馮小剛贏得了觀眾,陳凱歌贏得了他自己

(《無極》劇照)

我想陳凱歌一定會覺得自己特牛逼。比如,如果沒文化,咋會講楊玉環之死,咋會說《長恨歌》?又比如,讓一箇中國詩人白居易和一個日本和尚空海,一起追尋真相,如果沒文化,只能拍盜墓筆記了,我盜墓盜的是情,你們盜的只是錢,俗;還比如,如果一下子說清楚了,不用一些玄而又玄的手法,怎麼顯得高深?再比如,大唐的氣度、繁華,哪裡是你們沒文化、不讀書、不看歷史、沒有底蘊的導演能做的了啊?……什麼?你們看不懂啊,哎,不是拍的好,是你們沒文化。

我懷疑,陳凱歌每次拍電影,都是這樣心態。

可作為一個大眾娛樂方式,電影有必要這樣淺入深出嗎?以一種裝高深講一個簡單,這是文藝男,尤其是中年文藝男,老年文藝男的毛病,喜歡把簡單複雜化,把淺顯神秘化,把說事玄乎化。其實,這是在大眾傳播上的失敗。而且這樣講故事,很容易帶壞人。比如馮小剛同學,最近拍的《芳華》,就覺得自己有資本了,可以不討觀眾樂了。

但好歹人家馮小剛聰明,用他的小精明,告訴你他的勇敢。比如,《芳華》裡,他拍越戰;又比如,《我不是潘金蓮》裡,他說上訪;還比如,《私人訂製》裡,他諷刺官員等。對了,還有之前的《天下無賊》,把賊作為電影主角。每次都被他拿來宣傳,好像自己多勇敢一樣;但每次看電影,你會發現,他都是在無比安全的圈裡。

而張藝謀呢,片子除了一律的畫面好看,後來也沒有太多改變,所以,毫無爭議成了國師。

唯獨陳凱歌,陷入玄幻,不能自拔,這麼多年一直走不出自我。所以,看《妖貓傳》,你要先做好可能讓你發瘋的心理準備。當然,比著《無極》,比著《道士下山》,《妖貓傳》還是有所改變的,最起碼最後,讓你明白了他要講什麼了。

但無論如何,故事講不好,就是非常失敗的。

其實,這跟我們平常說話、表達是一樣的,怎麼讓對方很快的知道你在說什麼、表達什麼,然後很快的接受你的觀點和看法,這是一種能力。所以,你需要一節《王攀評論課》,是在講評論,其實更是在講表達,講說話。

2018年,為了講好《王攀評論課》,我們會每月拿出最多10000元作為好作業獎,《聽課,寫作業,拿萬元大獎》也就是每週在線聽一個次課,每天做一次評論作業(200字左右),每篇作業獎勵20到30元,課程價,全年才199元,七八次作業,你就賺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