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怪事,少有的稚嫩童年世界,成长了才能明白?

长大了,外面纷繁五颜六色的世界见多了,少了许多纯真与朴素;有时候逝去的才懂得珍贵,才懂得留恋与回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的纯真感觉,或许我们很多人都有经历;不仅仅是童年时代有这种感觉。

为什么我明知赌博会输钱还要继续赌?为什么我明知吸毒会毁了自己还要继续吸?为什么明知自己要上进改变还要继续懒惰?

成年人都做到不到自律,更何况对于童年时代的孩子们。

我的童年就发生过这样的一件怪事,我终生难忘!

我的童年时光少不了与父亲的相处,父亲是很爱面子之人,有点那种谁给我面子,我给谁金子的感觉;或者这也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对于外在交际给人感觉好客热情。

我深刻的记得小时候,父亲为了我的学业和学校老师们处好关系,经常请学校的老师校长们吃晚饭。

有一天我回家的时候,发现家里一大屋子的人,仔细一看竟然是我的老师与校长们。作为我们这种小不点是没有资格与大人们一起吃饭的,只能在幕后看着他们在谈笑风生。

那时我就在想,难道吃饭永远是大人的事情吗?我们小孩子只能一边看着,等着大人们结束了我们才开始吃饭。

也就是那天,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童年的羡慕!

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父亲、校长、我的老师们酒饱饭足之后,父亲还特意为校长的女儿——我的同班同学,买了很多好吃的零食,那一包包好吃的美食,我只能远远的看着干瞪眼,心生羡慕,因为我只能想象那些零食的美味。

其实当时自私幼稚的我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父亲没有给我也留点?感觉自己不是亲生的一样。

那时,苦思冥想,想不明白。

近些年,有时候与父亲开玩笑,提及此事的时候,父亲只是说还不是为了你读书;希望老师能够对我重视多些,希望我学习能更好些,希望我将来有出息。

这么朴素的想法与道理对于童年时代的孩子来说,怎么会明白?

作为童年的孩子,当时想到的是简单的味觉、触觉的满足,根本没想到这个简单事情背后的真谛,其实是人情的交际。但是也看出作为一个孩子在父亲的权威面前的胆小与内敛,因为自己也想得到,可是不敢向大人说出自己的心声,这些心声需要成长来消磨与满足。

也许站在大人们的立场,当时的境地非常正确;小孩子可能就是比较探求玩乐与快活;所以那时看不懂大人的世界也很正常;后来我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上了初中,这或许就是父亲付出的成果吧。

本是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在孩童时期自己的眼中却变成了童年怪事;岁月的流逝,成长的经历产生了转变,看待事物的角度发生变化,很多事情变得简单。

有句话叫做“有其父,必有其子”,古人的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受父亲影响,我也变得爱好面子。

甚至于出门哪怕手里的手提袋,都要选个非常好看、精致的,所以多花了很多钱去买这些外在虚无的东西,那时觉得虽然自己来自农村,但是必须迎合大都市的气息。

后来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我慢慢意识到面子真心不值钱,目标与结果才重要,如果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牺牲面子也未尝不可。

最近看了大衣哥的成名故事,也难怪人家可以成名,当一个人具备天才般的才艺,而且可以落下面子的时候,不成功都难;而我却生长在在一个特别爱惜面子的环境中。

童年之事,看似平常,哲理深刻,时常回味,其乐融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