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化解“更年期”撞見“青春期”難題

當今社會由於晚婚晚育的原因,很大比例的孩子進入青春期時正好趕上媽媽的更年期,在激素的作用下,母子雙方很容易產生一些“不可調和”矛盾,甚至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雞飛狗跳。其實孩子本心是尊敬媽媽的,媽媽更是毫無保留的愛孩子的,那麼青春期孩子為什麼會叛逆?又有什麼辦法可以平穩度過這個階段呢?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面臨著身體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發育,而當孩子心理的成熟度不適應身心衝突的這個矛盾時,他們就會感覺到無法拒絕,又難以接受,更加無法釋懷的困惑。而父母擔心孩子青春期反叛的同時監護成本也變得越來越大,因為孩子有可能會做出傷害自己身體的行為,這些行為雖然疼在孩子身上,卻痛在父母心上,更令父母心力憔悴、苦不堪言。

如何巧妙化解“更年期”撞見“青春期”難題

其實孩子青春期的生理發育是必然的,但是“叛逆”卻不是必然的。早在六七十年代的孩子“青春期”就沒有什麼太明顯的叛逆的行為和舉動。家庭和睦、對孩子給予充分信任,用心呵護、陪伴孩子的成長,孩子的青春期的叛逆或許會了無痕跡。

孩子在青春期具有很強的探索慾望,以此積累自己人生的經歷,父母不妨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讓孩子去“試錯”去成長。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好榜樣的示範作用。只要孩子的嘗試探索的新鮮事物不會傷人和傷己就可以讓他去大膽的嘗試,並承擔相應的結果,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也正是這個道理。這個過程還可以讓孩子快速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如何巧妙化解“更年期”撞見“青春期”難題

所以,只要不會涉及到安全的問題,父母就可以大膽放手讓孩子去做。當孩子的行為涉及到安全問題的時候,做父母的就要堅持原則。如果遇到觸及原則性的問題,父母則要秉持對孩子信任與尊重的原則,坦誠地跟孩子溝通交流,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會帶來自身難以承受的結果。當父母與孩子這種溝通交流的形式成為習慣時;當父母可以給孩子積極正確的引導時;當父母不在拿自己孩子跟別人家孩子對比時;當父母知道尊重孩子的隱私時;孩子一定可以順利度過沒有“叛逆”的青春期,成長為父母想要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