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新媒體寫作有技可循

在這個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自媒體寫作成為了熱門行業。如今,作者比讀者還多(所以,寫那種寫作技巧和新媒體的文章挺受歡迎)。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寫作顯得並不是那麼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研究過新媒體文會發現,寫新媒體文章,對文筆的要求不是特別高。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新媒體寫作有技可循

寫文套路

新媒體文章,都有套路可循。一般都是:

先提出觀點,再分幾部分舉例(可以是身邊的例子,也可以是名人事例,其實相比而言,名人事例更具有說服力和權威性。有深度一些的文章,需要正反例都舉),事例講完,需要加上自己的看法與評論。

好的新媒體文章,文中都會分有幾個部分,並且都有小標題總領。

其實一般所謂的深度好文就是需要作者能夠做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人看了以後會有所啟發,引起思考,讓人醍醐灌頂。

對於新媒體文章,標題非常重要。如今寫文章的人太多了,每天每個人收到的推送文章也是眼花繚亂。那麼,大家為什麼要點你的文章進來看?

這就需要你的標題足夠吸引人,新媒體文章的標題跟傳統文章的標題不太一樣。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新媒體寫作有技可循

新媒體文章的標題也有套路可循:

一、引起讀者的好奇心的標題

這類標題一般是疑問句,拋出問題來。如果是對這類問題感興趣的人,都會點進去看看。

比如國館的一篇文章《為什麼外國人都羨慕中國生活》。看到這個標題,你是不是很想點進去?很想知道為什麼。

比如伊姐看電影的一篇文章《 張嘉倪管婆婆叫阿姨?90後先凍卵再戀愛?新式婚姻到底有多爽? 》

這個標題,不光是用了問句,還涉及到熱點和明星。

二,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的標題。

這類標題,一般提出問題,後面會回答,讓人看了也很想點進去看。

比如精讀的一篇文章《為什麼鄭爽總是愛的很卑微,這件事是每個人都難逃的魔咒》。這個標題,你看了,是不是很想知道這個魔咒是什麼?還有鄭爽怎麼愛的卑微了呢?讀者心中都有疑問。

三,數字式標題

數據的權威性很能吸引人,這類標題一般擺出數據,引人入勝。

比如《月薪3000和月薪30000的文案,差別在這裡》,標題中數據的差別讓人很想知道導致這差距的原因。

還例如,《10年經驗的奧美總監,總結的99條文案技巧,免費送給你》,這個讓人看了也很想點進去。

四,熱點、明星標題

跟熱點有關的標題,點擊率也會很高。比如前段時間的雙宋離婚,范冰冰離婚等熱點話題。一個公眾號平時只有幾百的閱讀量,但是在熱點話題期間發表的與之相對於的熱點文的標題,閱讀量可以翻幾倍,達到幾千閱讀量。

新媒體文章,取好標題至關重要。但是切記不要做標題黨,就是你的標題和內容沒有聯繫。一般的新媒體寫作平臺都會拒絕標題黨。

推送文章的時間也很重要,最佳發文時間有幾個時間點:

一是早上七點左右,大家在上班路上,坐地鐵坐公交的間隙會看手機。

二是中午十一點左右,大家中午休息,也會看手機。

三是下午五六點的時候,下班回家的路上,公交地鐵上看手機。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新媒體寫作有技可循

文章內容要正能量

不論是什麼平臺,都會喜歡正能量的文章。所以大家在寫的時候,儘量還是要避免一些消極負面的內容。

有一段時間,很流行雞湯文,後來又是反雞湯,也有一些號喜歡寫毒雞湯。

毒雞湯寫多了,容易引火燒身。很典型的就是咪蒙了,今年七月份還有個600萬情感大號hugo赴咪蒙後塵,也被註銷了。

所以大家寫文章還是要注意把握一下度。

畢竟作為一個媒體人,還是要有一些社會責任感。你的文章傳播給大家,還是要多給大家一些能量。

記得林清玄在他的一篇文章裡面講過,他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媽媽問他平時是寫有趣味的還是辛酸的。

林清玄說有時候寫有趣的有時候寫辛酸的。媽媽說,最好還是寫高興的吧,別人來看你的文章,是期望能夠得到啟發看到希望,你不能讓別人看了你的文章以後絕望的去跳樓。

林清玄又問媽媽,假如自己實在很傷心怎麼辦,媽媽說,你可以蒙著被子大哭一場,睡一覺起來就好了。

媽媽的這一席話對林清玄影響很大,所以後來他寫文章都是寫高興的事情。我們讀者讀他的文章不會有什麼負擔,會感覺很輕鬆,很幽默,他的文章都很優美,也不會讓人變壞。

對於新媒體文章來說,在遵守正能量的前提下,還需要想辦法寫的吸引人,引起大家的共鳴,觸動大家的情緒點,讓人有轉發的衝動。

不能自說自話,要站在時代的環境下,多去看看熱點問題,看看大家都在關注什麼樣的內容。在微博熱搜裡,也去多看看大家的評論,揣摩一下大眾網民的心理和思想。

畢竟新媒體文章是寫給這些廣大網民看的。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新媒體寫作有技可循

素材積累

寫文章是一種輸出,要想有好輸出,肯定需要好的輸入。輸入包括很多,常見的就是閱讀書籍、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多學習。

閱讀是寫作的必需品。

其實不論學什麼,都需要多看同行業的做得好的人的作品。比如攝影和畫畫,都需要大量的欣賞優秀大師作品,然後再模仿,最後再自己創作。

學習語言,需要多聽,培養語感。

大量的閱讀可以培養寫作的語感,能夠提供豐富的素材。閱讀好的書籍,相當於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

閱讀的同時,需要做讀書筆記,寫讀書感想,遇到好的段落句子,可以摘抄,甚至是背誦下來。

平時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可以記錄下來,現在手機很方便,可以隨時記錄,生活中有了靈感一定要及時記錄。林清玄為了寫文章,經常在大街上行走觀察,發現素材。

把自己閱讀感想和生活感想整理成素材庫,方便寫文章的時候提取素材。

在楊絳的《我們仨》之中就有記錄他們一家三口外出“探險”的時候,總會留心身邊的人和事並加以分析,然後三個人互相分享彼此的看法與見解。

觀察生活的同時,也要及時記錄下所看所想,畢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如今手機攜帶方便,隨時可以拿出來記錄平日裡的見聞感想。每一個寫作者,都會有自己的素材庫。

曾經聽“驚悚女皇”紅娘子老師講過,她每次都會把生活中所見所想及時用手機記錄下來。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把這些記錄整理出來,打印裝訂成冊,沒事就拿出來翻一翻,長此以往,寫作之時就不愁沒有素材可寫了。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新媒體寫作有技可循

多寫多練

寫作是一件厚積薄發的事情,多寫多練必不可少。

就好比一個人學習素描繪畫,老師可以教給你繪畫技巧,構圖技巧,可是如果你自己不下功夫去練習排線,再多的技巧也是枉然。再好的構圖,一團亂糟糟的線條畫出來也不好看。

多讀多寫,就相當於練好了基本功(線條),再加上好的寫作技巧,那就更加的如虎添翼。

例如,同樣的提綱,發給兩個文字基本功不同的人寫,出來的效果肯定也是大相徑庭。

所以寫作技巧要學,寫作的基本功也要練。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新媒體寫作有技可循

堅持寫下去

堅持很重要。許多成功之人,靠的不是天賦不是聰明,而是堅持。堅持可以讓你超過90%的人。

寫作的道路上,很多人寫到半路就堅持不下去了。寫作是一件厚積薄發的事情,短時間看不到成績不要緊,一定要堅持下去,要相信你的努力終將會被看見。

縱觀歷史長河,所有成功人士都是有恆心,有毅力,能夠堅持到底的人。

著名作家林清玄在他的散文集《人間有味是清歡》中寫到,他從小學三年級就立志當作家,小學開始每天寫500字,中學寫1000字,高中寫2000字,大學寫3000字,他一直堅持下來,現在已經出了131本。

而且林清玄的寫作環境比我們惡劣多了,他的家鄉幾百年來都沒出一個作家。那個時候還沒有互聯網,沒有多少人能看到他的文章。如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只要你堅持寫下去,好好精進,不斷提高,寫的好自然會有很多人喜歡,會收穫很多粉絲,如今粉絲效應是很強大的。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新媒體寫作有技可循

寫作的好處

S叔有一本書《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他在序言中說:沒有寫作,我可能要多奮鬥十年。

s叔是百萬粉絲公眾號Spenser的創始人,他說,寫作,是打造個人品牌的最好方式。

文字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文字可以輸出你的思想,將你和世界連接。

魯迅棄醫從文,他認為文字可以喚醒和拯救更多的人。醫治思想比醫治身體更重要。

這是最好的時代,只要你有才華有能力,就會被看見。大家要抓住時代的機遇,努力精進,提升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