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參考書使用誤區,不要盲目看書

2021考研生們很多都已經在開始看專業課書了,在大家看書開始前,想給大家提醒一些參考書的使用誤區。提高看書效率,切勿盲目跟風看書!

2021考研參考書使用誤區,不要盲目看書

1、輔導書該如何選擇?

對於涉及真題的參考書,要看它對真題的研究是否深入,是否進行了科學的分類,解析是否到位,解析的方法是否巧妙得當、直觀明瞭。

對技巧的總結,主要看技巧有沒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不是在訓練和解題的過程中得到了體現。

還要特別注意練習題的選材是不是符合標準。例如,閱讀理解的文章長度是否始終,考研閱讀理解的文章通常都在400詞左右,文章的專業性也不應過強。超綱詞應嚴格控制在3%以下。

2、參考書並不是每一本都要看

參考書、試題,幾乎是所有考研人必備的工具,工具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大家的最終成績,所以大家在選參考書時一定要慎重,尤其是專業課參考書的選擇。

大家在買專業課參考書之前先查查資料,例如新發布的參考數目,並非目標學校所以的書都要買,也許有的書根本就不考,有的書雖然沒有指定但仍然需要買。

大家需要經常逛逛自己要報考的學校的研招辦網站,在那裡可能會找到我們想要的訊息,例如考試參考書,比如考試大綱,比如考試的某些特殊要求。

3、輔導書適合自己最重要

選擇什麼樣的輔導書來作為自己的複習資料的確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書店裡那堆積的如山的各類參考書,讓人看著眼花繚亂。

選一本好的輔導書,對於自己的考研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大家在選擇輔導書時,要多加比較,認真挑選,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被書的外表所迷惑。

4、參考書使用中存在著哪些誤區?

使用誤區一:每一遍複習都把書從頭到尾看完。

大部分同學在第二遍,第三遍複習時仍然是把書從頭到尾的看完。下面來給大家推薦一個既能提高複習效率,又能避免複習枯燥的學習方法“刪減法”。

“刪減法”很簡單,就是把自己原來就會的東西、重點、難點等分門類地標註以下,等下一遍複習地適合,“刪除”自己原本就會地,或者直接不看,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上。

這樣一遍下來,需要重點關注地內容越來越少,能更專注於薄弱地環節,不僅減少了時間,還提高了效率。

使用誤區二:搞“題海戰術”

有的同學把市面上有名地各種輔導教材都買來,看完書就開始掃題,花了很長時間,做歷年真題地時候卻發現選擇題地正確率並不高。

其實,政治和數學一樣,題海戰術是下下策。一道題代表一個甚至多個知識點,做題地目的不是為了“見多識廣",而是為了通過做題救出掌握不牢固地知識點,起到查缺補漏地效果。

另外,做題和看書也有共同之處,都需要反覆地。把一本題做一遍,並不能保證這些題你就都能掌握了。事實上,很多同學碰上曾經做過一遍的題,還是有可能錯,這就是沒有”做精“的表現。

做選擇題的時候,儘量不要在書上直接勾選答案,而是把答案寫在白紙上,對答案後再用彩筆在書上做錯的題旁做標記,然後仔細去看答案解析,把導致自己出錯的遺漏知識點弄懂,這樣才達到了做題的效果。

使用誤區三:大題背的越多越好

部分同學在考研的最後階段花了很多時間背大題,每道題都幾乎一字不差地背得和標準答案一樣,覺得只有把所有可能見到得題都背齊了才”安心“。

最後雖然政治過線了,但由於最後階段花費在政治大題上得時間過多,專業課反而沒有考出理想成績。

稍稍留心就會發現,各色參考書出的大題從量上來看雖然多,但是相似度非常高。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把手上的大題稍作”同類合併“

看到一道題時,先花幾秒鐘思考一下背後是要考哪一塊知識點,只要背一道題,其他考同類知識點的大題基本是同這道題答案的主題,再結合那道題自身的特色稍作修改就可以了。

多研究一些大題就會發現,政治題的答題思路是比較像的,怎麼開頭,怎麼結尾,其邏輯機構都是有據可循的。只要善於總結,記住一些關鍵詞,再結合一些背過的知識點用政治術語套進去,就差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