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留學路:2020-2021,我們還要不要去留學?

2020年可以說是主流國家地區留學最難的一年,

香港的暴亂全面影響了香港申請,

中美貿易陷入僵局,留學簽證屢屢被拒,

英國宣佈恢復PSW簽證,留學人數暴增,

部分學校甚至3個月招滿了以往全年的生源量。

而今年1月份開始的疫情,逐漸衍生成了世界性的災難!

影響了各地區留學的進展,

無數已經入讀的留學生紛紛尋路回國,

而正在申請中和已經拿到offer的準留學生卻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尷尬處境。

同時很多意向出國的學生搖擺不定。


那麼,疫情之後,留學之路要不要走,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就從幾個角度去分析疫情之後的留學之路要不要走?


經濟基礎


無論疫情中還是疫情後,留學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家庭資本的較量,尤其是在留學日益低齡化的今日,經濟基礎決定了留學國的選擇和留學的年齡段。而同樣,行業內也逐漸形成了這樣的一種共識:一類留學國:美國;二類留學國:英國、澳大利亞;三類留學國:加拿大、香港、新加坡、愛爾蘭、瑞士等部分歐盟國家;四類留學國:日本、韓國和少量歐盟國家;五類留學國:馬來西亞、俄羅斯等教育較發達的發展中國家,不同國家間的教育水平姑且不談,但是,消費水平確實是存在層級差異,這個也是今天的留學家庭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疫情下的留學路:2020-2021,我們還要不要去留學?

同樣,此次疫情對全球經濟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很多國家和家庭都陷入了停擺的困境,在疫情之後,是否有足夠的教育儲蓄去幫助孩子完成留學夢想,是很多家庭不得不去考慮的因素。

疫情下的留學路:2020-2021,我們還要不要去留學?

然而疫情,對於不同家庭物質財富的影響是不盡相同的。一些行業,比如醫療、保險以及農產品生產業在疫情中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機會。這些行業的家庭,在疫情之後,是有足夠資金支撐孩子留學的。

一些家庭,資產結構比較豐富,期貨股票比重較小,受到疫情的衝擊也相對較小。這些家庭,疫情之後也有能力支撐孩子的留學計劃。

但是,諸如旅遊、文化產業、進出口業務單一的外貿公司等,疫情對其財富的保有量可能有很大的影響。對於這些個人和家庭來說,留學計劃肯定是會有所變化的,或者轉換目的地,或者乾脆不出國。總而言之,疫情期間的留學規劃,首先要考慮經濟條件也就是錢。

疫情下的留學路:2020-2021,我們還要不要去留學?

人身安全


疫情開始後,西方社會突然湧現出了一些”仇華“言論,甚至民間出現了對海外華人的人身攻擊和蓄意傷害事件,而隨著疫情的蔓延,甚至一些官方機構乃至西方政府不合時宜、不識黑白的蓄意汙衊、抹黑和排斥華人和中國政府。


疫情下的留學路:2020-2021,我們還要不要去留學?

雖然,我們都明白民間仇華只是暫時性的、階段性的,作為留學生,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在地政府都會切實保護好留學生的人身安全和正當權益。而西方民眾的仇華態度,應該會隨著疫情的緩和而消失。

但是,這次疫情所折射的西方民眾對中國的認知和態度,還是值得我們去商榷的,尤其是對於很多低齡化、未成年的留學生來說,家長更需要去考慮到這一塊的風險。


疫情下的留學路:2020-2021,我們還要不要去留學?

總結而言,從安全角度,對本科及研究生留學來說,影響不是太大,畢竟本科和研究生對自身安全的認知和把控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於低齡化留學生——小留學生來說,就要考慮到家庭寄宿的風險。


疫情下的留學路:2020-2021,我們還要不要去留學?

未來發展

談及發展,我們就不能不說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問題。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承認,中國的就業已經趨近飽和,大學生就業率不容樂觀。就國內而言,大部分知名企業在人員招募的時候,都會要求雙一流高校或者世界top500高校畢業生。但是,基於中國如此大的人口基數,在中國考上雙一流高校的難度遠遠大於留學世界top500。同樣的分數,出國確實能夠選擇一所高出1-2個level的學校。


因此,對於有餘力的家庭來說,出國讀書可能更為適合。而且在不同的文化環境和學習環境下,學生在獨立性、主動性、溝通能力、心智成長等方面都能夠得到鍛鍊,還能夠建立國際視野、豐富人生經歷,對往後的人生軌跡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疫情下的留學路:2020-2021,我們還要不要去留學?

在就業方面,留學生可以選擇的國家比較多,既可以在當地找工作,也可以回國,相對來說,找工作的時間比較充足。此外,政府、企業在用人時常註明海外特設崗位,並推出多項海外人才就業及落戶補貼。據統計,有82.5%的單位在一定程度上對海歸員工採取了傾斜性的待遇。回國人員的起薪雖然看起來不再那麼耀眼,但是3年之內的晉升幅度是國內畢業普遍難以比擬的。


疫情下的留學路:2020-2021,我們還要不要去留學?

疫情下的留學路:2020-2021,我們還要不要去留學?


最後,預測:2021年的留學申請,從錄取率的角度講對於中國學生會有十足的利好。這是基於一個基本的判斷—全球範圍內,疫情期間或疫情結束後的短時期內,留學生人數規模應該會呈現下降趨勢(沒錢出國)。申請人數下降,大致等同於申請難度的下降(競爭降低)。


這從宏觀上來講,對2021年準留學生來說是根本性的利好。另外,海外院校很有可能一定程度的放寬錄取政策或降低學費來嘗試扭轉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