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解读《金瓶梅》

《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

—读《金瓶梅》之19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

这也是我读《金瓶梅》绣像本同时跟读的另外三本书之一(另两本《秋水堂论金瓶梅》、《金瓶梅研究资料》中张竹坡的回评、眉批和夹批)。

本书联系明代社会史和思想史脉络,将《金瓶梅》置于16世纪社会的背景中详细考察,探讨作品所展现的器物日用、经济活动、观念风习等方面,共三辑:《经济与法律》、《思想与道德》和《修辞例话》,特别是46则例话,勾连全书关窍,剖析赏读《金瓶梅》写作的精妙处,一些迷糊,释疑解惑,许多晦涩难懂的地方,一下子拨云见日,豁然贯通,如《两个太监》、《郑爱月因何不说话》《半截门子》《散》《重名问题》《芍药花》《邸报》《方巾客》《紫薇花与紫薇郎》《二十七盏本命灯》《“青刀马”与“寒鸦儿”》《撞了个满怀》《邈远》《老虎》《故事》……

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解读《金瓶梅》


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解读《金瓶梅》


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解读《金瓶梅》


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解读《金瓶梅》


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解读《金瓶梅》


格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当代作家,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多年前第一次在《收获》上读到他的第一个中篇小说《迷舟》时那种现代派风格营造的神秘气氛带给我的新鲜、震撼和耳目一新。后来还买过他的集子《褐色鸟群》《唿哨》等。近年,感觉他的写作风格从先锋向中国传统回归,是否与《金瓶梅》的影响有关?他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近百万字长篇巨制《江南三部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之一《人面桃花》后写道:“2015年8月30日,在县人民医院内科住院部三楼38床。”之二《山河入梦》后写道:“2015年9月1日晚—9月2日早,在通城县人民医院外科住院部内三3号3床。”之三《春尽江南》后写道:“2015年9月7日7:20,在三泉垅。”又:“开学第二天,康复科第三天,没去学校。”2016年11月某日,从武汉飞长白山的途中,读完他的新长篇《望春风》,2018年12月25日重读。2019年底,在《收获》上读了他的最新长篇《月落荒寺》。 (2020.4.6)

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解读《金瓶梅》


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解读《金瓶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