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茅盾文学奖九——“先锋文学”代表作家格非

1、当他静观墙上的树影之时,时间仿佛被凝固了,它“移寸许,有若百年。”而他在石桌上只打了一个盹,则“俄而黄昏一跃而至,暝色四合,露透衣裳,不知今夕何夕。”

2、假如你决定将一个人或一件事遗忘掉,你所应当做的并不是将它藏匿心中,让它在记忆中发芽,而是必须让它在语言中失去弹性。

3、痛苦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清除的,只能用一个新的来盖住那个旧的。

茅盾文学奖九——“先锋文学”代表作家格非

文化-书籍节选

4、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是人还是事情,最好的东西往往只有表面薄薄的一层,这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底子,但你最好不要去碰它。只要你捅破了这层脆弱的窗户纸,里面的内容,一多半根本经不起推敲。

5、一棵树,已经做成了家具,却还要去回忆当初的枝繁叶茂,的确让人有点恍惚和伤感。

6、历史上所有伟大的作家,在文学史上留得下来的作家,无非两种,一是开风气之先,二是挽救风气。没有狂放之气,谈何中庸之道?最后只能成为老好人,成不了好作家。

茅盾文学奖九——“先锋文学”代表作家格非

文学-时间

7、人的心就像一个百合,它有多少瓣,心就有多少个分岔,你一瓣一瓣地将它掰开,原来里面还藏着一个芯。人心难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看透生死倒也容易,毕竟生死不由人来做主,可要真正看透名利。抛却欲念,那就难了。

格非(1964 年 8 月~)

茅盾文学奖九——“先锋文学”代表作家格非

作家-格非

格非,原名刘勇,江苏镇江丹徒人。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他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

茅盾文学奖九——“先锋文学”代表作家格非

作家格非作品

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锋文学代表作家之一 。

1986年发表处女作《追忆乌攸先生》。

1987年发表的成名作《迷舟》。这篇具有浓郁抒情风格的小说,因为故事的关键性部位出现空缺,而令人惊奇。传统小说的“完整性”被这个“空缺”倾刻瓦解,十分写实的叙事因为这个“空缺”而变得疑难重重。

1988年发表《褐色鸟群》,被称为中国当代小说中最“玄奥”的一部。

茅盾文学奖九——“先锋文学”代表作家格非

文学《褐色鸟群》

2015年8月,作品“江南三部曲”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2017年5月,作品《望春风》获得第一届京东文学奖。

2019年8月,格非《想象读者与处理经验》荣获第七届花城文学奖评论奖。

《褐色鸟群》是一篇众说纷纭的小说,当然也是一篇可以从不同角度读解的小说。这类小说对于传统小说理论无疑是公然的拒绝,所谓主题,典型人物和典型坏境之类的观点,无助于理解这种小说。也许人们有理由把它看成是一篇关于“性诱惑”(或者逃避诱惑)的小说;也许在讲述男人成年的困难经历(性经验);也许是关于“生存论”的纯粹形而上学的思考:关于“时间”、“回忆”、“重复”构成的生存迷宫……在很多人看来看来,这篇小说不妨简要看成是在讲述怀疑存在确实性的经验。在“回忆”与“现实”之间没有可供辨认的确定标志,那些重复出现的事实,不是使存在变得可靠,而是变得似是而非。

茅盾文学奖九——“先锋文学”代表作家格非

文学-褐色鸟群

格非说,文学不管表现什么题材,它本身总是指向人的处境,这一点是不会变的。民间文学存在很大问题,好像一提民间、一提底层就是好,写知识分子就不好,这其实是把写作狭窄化。鲁迅写《故乡》这样的作品,你也可以看出是写乡土的,可是鲁迅是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农村的变化。很多人只不过是把农村、民间当做题材来写,致使有一部分描述乡土的文学已经变成一种空洞的东西。任何一种基于社会现实的写作,都需要通过作家个人的经验才能产生,作家不可能只是一个农民的代言人。

格非始终坚持用规范、纯正的语言写作,他立足于语词本身的信息量,以繁复、深邃、多层面的叙述保证了意义的储留,同时赋予文字以特殊的魅力。他的文字确切而细腻,丰满而华美,这使他的作品宜于翻译,信息的损耗可以降到最低限度。应该说,格非在文字的运用方式上汲取了西方文学的营养,他的这种文本意义上的实验是必要的,其影响将会是深远的。也许正是基于语言的特点,格非的叙述风格自有特色。

茅盾文学奖九——“先锋文学”代表作家格非

文学《江南三部曲》

“《江南三部曲》和格非之前的作品有很大区别,他从先锋文学转向回归传统叙事,笔下有了中国文人小说的意味,叙事上也不再小心翼翼地让自己的感情和作品保持距离,这让小说可读性变强了。”——毛尖

一位热爱古典乐的作家,沉淀十载,最后以6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书写了一个个凡人跨越百年的梦,以及那些鲜活的、朝着梦飞蛾扑火的人。他们来自一个家族,五代人在不同时代以不同身份,都为自己心中的那片“桃花源”孤军奋战着,从未放弃。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这个作家,就是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红楼梦奖等几乎所有大奖收入囊中的。

《江南三部曲》被评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不是没有道理的,这种书中有三段爱情,三段发生在不同时代的爱情。这三部爱情跨度百年,让人有种今年来世的轮回之意。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或纯真、可爱;或冷漠、哀怨;或激进、冲动。三部曲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大街上随便拉个人来作诊断,说他精神上一点毛病都没有是绝对不可能的。”

茅盾文学奖九——“先锋文学”代表作家格非

文学-江南

时代悄然变化,但花家舍一直都在。花家舍作为"江南三部曲"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反复出现于三部作品之中。按时间顺序,作者借花家舍的变迁向我们展示了"乌托邦"的构建至幻灭。《江南三部曲》以深情、内省与悲悯,唤起了中国人心中的灵魂与理想之所在,精描细画了在江南这片山水间,在时代的大潮中上下求索,往复于清醒与迷茫、逐梦与破碎的个人。以简单来写复杂,以精确来写混乱,通过写实达到寓言的高度。化繁为简,格非真的把这一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实话讲,这绝对是最好读的百年跨度小说之一,通篇畅利的语言,精彩跌宕、悬念迭起的故事情节,让人即便放下了书,心里还记挂着,只想一口气读完。

茅盾文学奖九——“先锋文学”代表作家格非

矛盾文学奖-《江南三部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