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对于权力的依附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导语:毕飞宇作为当代先锋派的代表人物,在写作体系上独树一帜。毕飞宇极其擅长对女性的心理、意识进行剖析和建构,通过女性外在的表现、行为举止来揣摩其内在的想法。

这种写作体系在毕飞宇的众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例如《玉米》、《平原》、《推拿》等。在这些作品中,毕飞宇以男性的视角和口吻,深入探索女性在权力、物质等意识形态面前的各种选择,从而实现对于女性心理的解构与重建。

一、毕飞宇的写作体系

1、人物形象的塑造

毕飞宇的作品最为高妙之处,就是他对于人物形象特点的精准的塑造和拿捏上。在毕飞宇的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是会说话的,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毕飞宇非常清楚地把握住了每一个人物所处的地位,由此来推及人物可能会做出的事情和会说出的话。正如俗话所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毕飞宇笔下的人物的话语权和他的身份、个性特征是相当吻合、贴切的,想要做好这一点是极其不容易的。


女性对于权力的依附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作家毕飞宇

2、人物语言的幽默感

毕飞宇的作品易读易懂,生动而有趣。在悲戚的情感之下,又带有着强烈的幽默感。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言方面的功力,毕飞宇能够结合人物的身份和时代的背景,将一句略带时代色彩或者是政治方面的话语,巧妙地运用到人物的语言之中。这句话可能和现下所发生的事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但是一经毕飞宇的调和,这句话瞬间就有了另一种韵味,有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巧妙之感。

在《玉米》中,这一幽默感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长期和复杂的斗争不只是让王连方有了收获,还让王连方看到了意义。王连方到底不同于一般的人,是懂得意义和善于挖掘意义的""他们不懂得斗争的深入性和持久性,不懂得所有的斗争都必须进行到底",这是对书记王连方的描写,将较为隐晦的男女情爱之事,通过这种带有"战略性"、"政治性"的话语表达了出来,更加具有喜剧效果和时代色彩,也十分符合王连方的书记身份。

二、毕飞宇作品中的精神指向

1、先锋意识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作品中肯定会带有强烈的先锋精神和先锋意识。然而,毕飞宇的创作和其他先锋派作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比如,余华的作品,常常是用冷静的笔触来描绘世间的悲欢离合,同时在作品中给人一种剥离之感,似乎将作家的情感抽离出作品之外,平静之下隐匿的却是巨大的伤痕。格非的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感伤氛围,旨远遥深,颇有压抑之感。


女性对于权力的依附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余华

2、创作风格

然而,毕飞宇的作品与余华、格非的作品都有所区别。在语言特色方面,毕飞宇的作品没有像余华那样具有尖锐感和刺痛感,反而是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去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深处,再加上字句别用所造成的诙谐意味和独特的幽默感,使得毕飞宇的作品读来更加轻松畅快。

女性对于权力的依附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格非

虽然毕飞宇的作品读上去并不是十分压抑、沉重,但其表达的深层意蕴却仍然是发人深省的。在毕飞宇的作品中,对于女性的分析和理解非常到位,而且富有力量。毕飞宇充分通过情节将女性从一开始的畏惧权利到后来的依附权力,进行了较为完整而深刻的剖析,呈现出了传统女性的独特面貌。

女性对于权力的依附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具有先锋精神的毕飞宇

三、毕飞宇的《玉米》

1、《玉米》中的三姐妹

在毕飞宇的《玉米》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王连方家的玉米、玉秀、玉秧三姐妹了,老大是玉米,老二是玉秀,老三是玉秧。这三姐妹性格各异,对待突如其来的事件的处理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待感情问题的态度也有着很大的差异。《玉米》的故事主要就是围绕着这三姐妹展开来的。

女性对于权力的依附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玉米》

2、老大玉米

由于身为老大,玉米自幼懂事得比较早。性格早熟的玉米,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比她的父亲、母亲还要周到、老练。对待自己的感情和婚姻,有着自己的主见和打算,而且表现得十分果断、有策略,这也体现出了玉米作为王家长女的一种魄力。除此之外,老大玉米还是三姐妹中第一个主动地去依附权力的人。虽然可能是性格早熟原因导致了玉米主动去依附权力,但是实际上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

在玉米的父亲王连方还是书记的时候,玉米已经懂事了。所以玉米很清楚,那些来自外在的尊重和畏惧,都是因为父亲官职高,手中把握着很大的权力。然而肆无忌惮的时光是短暂的,在父亲王连方被撤职查办了之后,王家的地位一落千丈,之前所有的尊重和畏惧全部都化为了乌有。身为王家长女的玉米,在两个妹妹还迟钝懵懂的时候,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王家的这一变化,她的思想意识在这一时期就有了转变。

女性对于权力的依附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玉米的深刻含义

3、玉米对于权力的理解

玉米对待家事也是有着自己的手段和智慧的。"玉米的第一次掌权是在中午的饭桌上。玉米并没有持家的权利,但是,权利就这样,你只要把它握在手上,捏出汗来,权利会长出五根手指,一用劲就是一只拳头",玉米对于权力的理解是较为透彻的,她清楚地知道权力最重要的就是要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于是,玉米将这一理解首先运用在了处理姐妹的关系之上,在餐桌上展现了她作为长女把持家务的能力和智慧。

"玉米要的其实只是听话。听了一次,就有两次,有了两次,就有三次。三次以后,她也就习惯了,自然了。所以第一次听话是最最要紧的","权利就是在别人听话的时候产生的,又通过要求别人听话而显示出来","放倒了玉秀,玉米意识到自己开始持家了,洗碗的时候就有一点喜上心头,当然,绝不会喜上眉梢的。心里的事发展到了脸上,那就不好了",从玉米对待不听话的妹妹玉秀的处理方式上,便可以看出玉米性格中不符合自身年龄的老成和城府。

4、玉米的婚姻

玉米对于自己的婚姻大事上是有着自己的主意和打算的。一开始,在王连方还没有被撤职查办的时候,玉米有一个将要结婚的对象,是一个飞行员。然而,在玉米家里遭受变故之后,玉米的两个妹妹玉秀和玉秧在看电影时遭遇了轮奸。在后来玉米与飞行员的来信中,那个飞行员只是关心玉米的贞洁有没有受损,最终误会了玉米,两人分道扬镳。

玉米在看清了现实之后,狠下心来,不再去幻想爱情,而是去主动地追求权力、依附于权力。她借助父亲的力量,找了一个二婚的官员,给他的女儿当起了后妈。按道理来说,玉米本该会拥有较为幸福的婚姻生活,然而父亲权力的丧失直接导致了王家的家道中落,也就间接地导致了玉米婚姻生活的巨变。在这里,毕飞宇通过王家权力的变迁,来突出了当时社会人们对于权力的畏惧以及追逐。

四、《玉米》中对人性的探索

1、时代的背景

玉米作为王家的长女,更是当时的社会上女性形象的一个缩影。其实,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看似都是虚构出来的作品,但实际上那些人物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活生生的个体。在历史的洪流之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冲击和洗刷,每个人也都会被动接受岁月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给人们的精神带来的洗礼。除了这些,还可能会拥有时代给予的机遇和馈赠。

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之下,人人倾羡着权力又惧怕着权力。政治的高压和大集体大集团的胁迫,都在各种程度上对每个人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人们在权力面前,压抑了自己的情感,交付出了自己的幸福,也许还会改变了自己命运的走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很难保持自己的意志,会很不自觉地被时代的洪流推着走,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无声的压迫和挟持。


女性对于权力的依附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带有时代色彩的《玉米》

2、对女性的解构

在《玉米》中,玉米的母亲生了许多个女儿,然而自己却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来,原因就是她没能够为王连方生出一个儿子来。最后玉米的母亲终于生出了儿子,从此趾高气扬。在那个时代,女性极为容易沦为家庭的生育机器,再加上当时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较为严重,就会导致女性会不受控制地进行繁衍、生育。而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男女之间地位不相平等的一种体现。

女性对于权力的依附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毕飞宇对于女性的解构

从玉米对待事情的处理态度,对待姐妹之间的关系问题,甚至是对待自己的婚姻大事上,都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女性对于权力的渴望。在那一时期,表面上来看,女性是依附于男性,对男性百依百顺,但从深层次来看,这是对权力的臣服和依附。玉米最后选择了嫁入官员之家,而不去寻找平凡的幸福,是因为在王家初期,玉米已经尝到了权力给家庭、个人带来的甜头,所以会对权力有了极为强烈的渴望之感。

在这部作品中,女性在一开始对权力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畏惧和疏离,采取的是抗拒、抵制权力的一种态度。然而,当她们看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和利益之后,便会不由自主地接近权力。实际上,在这种趋之若鹜的表象之下,藏匿的是女性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和被胁迫感。因为在那一时期,真正权力的掌握者还是在男性的手中,女性只是"狐假虎威",占据的不过是依附的卑微地位。而这种卑微感更加重了女性内心的不安全感,胁迫感便会随之而来。

总结:毕飞宇的《玉米》,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传达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无奈,展现出在男女之间地位不平等状态下的女性形象。在《玉米》中,老大玉米成为了当时社会女性形象的一个缩影和代表。毕飞宇通过塑造玉米这一形象,对女性这一社会整体进行了大致的解剖和重构,形成了较为独特而有风格的作品景观。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女性对于权力的追逐和依附。

时代的大背景造成了女性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于是女性通过对权力的依赖和附庸,来进行抵抗内心的不安全感。但是,这种依附却仍然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这种权力,并不是真真正正地掌握在女性自己手中的。事实上,时代洪流下的每一个人,都逃离不出现实社会的压迫和挟持。

参考文献:

毕飞宇《玉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