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頑石冰冷,在粗糲之中可見細膩。頑石有靈,在怪拙之中可見風骨。

千年來,人們用石頭造景,從案臺到園林,石早已成為修飾生活的材料,和嫁接精神的載體。

只是審美也有惰性,千年來的賞石標準在一脈相承的同時,似乎也陷入了窠臼。

石頭被視為“雲根”,看似巋然不動,其實也可如雲一般變幻莫測。

珞珞如石,心明眼亮者才能捕捉其靈,賦予其靈。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世人愛花,憐其柔弱,戀其絢爛,也多以花這樣的特質為美。對比之下,石是冰冷而粗糲的,總被形容為“怪”“拙”

可偏偏有一小眾人,就是喜愛石的特別。

蘇軾、米芾以石為友。

八大山人擅畫石,他尤愛石的樸拙和渾然一體,因而畫中總有石與鳥,石與魚。

鄭燮一生只畫蘭、竹與石,對他而言,石是“誰與荒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雲霄”的傲骨。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自唐朝開始便好“怪石”之風。在閻立本的《職貢圖》中,便有三人抱著山石盆景,另有三人抱著太湖石石筍,形態怪異。南宋趙希鵠曾寫過一篇《怪石辨》,認為有悖常規的石,便是怪。因此“怪石”也同叛逆與獨立的精神相聯繫。

尋常的美是秩序的,怪石則是在反秩序。人們愛怪石,藏在其下的是不與世俗同浮沉的清醒和灑脫。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圖源:蘇州太湖石水石博物館

石的另一個特點是“拙”。石來源於大地,藏於山與土之中,顏色多是樸素的,因而有一種與自然和天地融為一體的古拙之感。

明代米萬鐘有石銘:“匪雕匪琢,乃合昊樸。為氤為氳,與道合真。”便是說石不似玉,未經雕琢,反倒有種圓融的乾淨。在人的體驗和觀察中,斗轉星移,萬物更生,石卻不動也不變,不似花草的招搖,也不似風雲的變幻,穩重而誠實。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頑石雖醜,但醜中也有靈。“怪”和“拙”,便是石之靈性。欣賞之人,不困囿其外在的冰冷和堅硬,也能與其為友為伴。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在蘇軾眼中,尋常簡單的石紋,也是一道風景。他為雪浪石的紋路所陶醉,驚歎“異哉駁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

石雖不起眼,卻也可以成為一個場景中的點睛之筆。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石有靈,可造景。石頭有時也被叫做“彈子”,於是盆景就成了“彈子窩”。石上有青苔,是微觀裡的樸拙,石旁鄰草木,有天地間的活意。

在文人的案頭清供裡,觀賞石備受歡迎。一小塊頑石,也能有層巒疊嶂,或別有洞天,又或是波中萬古生幽的萬般景色。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案上石,是玲瓏有致,是一室生機;園中石,則堅硬清瘦,是一園之重。

清代順治三年(1646年),紹興淪陷,陳洪綬拒為清軍作畫,逃至山中,一度皈依佛門,改號“悔遲”,並畫下了名作《蕉林酌酒圖》。夏日庭園,湖石玲瓏,蕉竹搖翠,隱士舉杯翹腿,倚案而坐,十分逍遙。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湖石配芭蕉,是北宋以來庭院裡常有的組合。芭蕉,綠後則萎,是柔弱的須臾之物;湖石,堅硬清瘦,是悠遠綿長的蒼古感。

草木與石頭相互應和,是將脆弱生命和永恆宇宙作對比,從而更顯出對生命的珍重。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石有靈,造景亦能造境

梁九圖認為,石應有佈局,要經過精心的思索和創作。

“石上種蒔之法,竹與木俱宜,極小然後重巒疊嶂,始露大觀,唯必則其小而之枝柯蒼勁者裁之,令見者又窮谷深山之想,一苔一草俱費匠心。”

這是用微觀之景,營造自然之境。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但為石佈局,到底是刻意的選擇,最能展現石的靈性的,應是“石無位置”。

《小窗幽記》中就有寫,“樹無行次,石無位置,屋無宏肆,心無機事。”唯有石與景渾然一體,才能顯境。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道教的說法是,雲是由石化來的,因此素有“石為雲根”的觀點。石的境界也正是來源於此,生活中有石,便把變化而縹緲的世間,用實在的事物衡量出來,是須臾天地間的強勁生命。

如林有麟所說,“石有形有神...令人神遊期間,是在玄賞者自得之。”在變幻與無常之間,石的渾然與堅固,也象徵著“萬物自生聽”的紮實和茁壯。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古人賞石,愛的便是石的渾然和樸拙,是一種源於自然和土地的“萬物自生聽”。

石本是未經雕琢的,但若在其身上切上一刀又會如何?

於是便有了這樣一系列“半是天然,半是人為”的作品: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這是賞石專家丁文父的作品。從鑑賞者到藝術創作,是花甲之年的丁文父對自己,也是對傳統美學的一次挑戰。

“一刀石”看起來簡單而隨性,但在切割過程中很容易失敗,大半是廢品。但其中也會有驚喜,因為從未有人去觀察石頭內部。比如有一塊黃靈璧,平淡無奇的外表下,裡面竟也有如此複雜的曲折結構和塊面關係。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有人說“一刀石”看起來有些刻意,或是討巧,但丁文父並不在意。他想做的,是要“微微一變”。

近年來丁文父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讓“賞石向前看”,他在石頭上切下的一刀,其實是在拋出問題:對於千年來形成並固化了的賞石文化,應該如何讓它更有生機和趣味。

如果往更深些說,便是如何改變我們的審美惰性。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宋代的米芾提出了相石法,定下了“瘦、皺、漏、透”四個標準。自米芾之後,中國的賞石一直秉著這個原則,未有大的變化。對此,丁文父認為,這樣的標準,只是由歷史環境選出來的,因此它既可以是權威的,也可以被改變的。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又或是貝聿銘所設計的蘇州博物館,館中的堆山疊石成為最大的亮點之一。

據說在設計時,他的幾個學生都按照傳統和習慣推薦了本地的太湖石。但貝聿銘拒絕了,他想賦予現代建築以新鮮元素,在四處考察後,選擇了山東“切不碎”的花崗岩,別具一格。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賞石既可將其佈於場景之中,也可將其融入其他藝術形式。石是材料,是形態,是比喻,它既為“雲根”,便應有更多的存在方式。若只將其供起來做一處擺設,只是不斷的重複,終陷入窠臼。

珞珞如石,心明眼亮者能捕捉其靈,賦予其靈。

聊一聊“石頭”裡的中華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