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不為所知的八座古城

不窋城

不窋城,位於慶城縣城南三里。夏孔甲末期(約前17世紀),不窋由於對以孔甲為代表的夏王朝的政治腐敗、國力衰弱不滿和發展周部族的需要,率本部族逃奔距夏朝統治區域較遠的戎狄之間(慶城),團結各戎族,發展農業生產,修築城池,名不窋城,距今約有3700年的歷史,是省內最早的古城池,也是國內建立較早的古城池之一。

慶陽不為所知的八座古城

不窋城地處城南山灣半山臺地,三面臨水,一面靠山,兩河抱城,地勢險峻,雄偉壯觀,可謂匠心獨具。周先祖不窋以此城為基地,教民稼穡,樹藝百穀,使不窋城成為農耕文化的奠基城。所以,周人稱其為“我先王”建築之北豳城。因不窋城在豳國(今寧縣)之北,故稱北豳。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孫公劉立。公劉到夏甲子年(前16世紀)帝發時,遷都於豳(今寧縣城西之廟坪),在慶陽境內約百年時間。可惜不窋城的形制史無記載。

公劉邑城

周先祖不窋之孫公劉,是慶陽農耕文化的開拓者,《史記》載公劉“遂奔戎狄之間,復修后稷(農官)之業,務耕種,行地宜”,從而使“周道之興自此始”。公劉為了使農耕文化向更廣闊的範圍發展,尋找並擴展適宜於農耕的地域,由慶陽向南發展。正如《詩經》所說“公劉南遷”、“公劉遷豳”和“乃陟南崗,乃覯於京”,就是講的公劉由慶陽不窋城南遷於寧縣城西一里廟嘴坪所建之(即稱公劉邑)。公劉南遷建邑,年22年,系夏甲子年,距今3600餘年,是省內建立最早的第二座古城池,也是全國建立較早的古城池之一。都城三面臨水,一面靠山,利用地形斬削和板築而成。與慶陽不窋城所不同的是在城北面塬頭,建一形勢險要的關城,作為都城的屏障,這是今慶陽市建立最早的關,城、關結合,是公邑獨具匠心之處,為後來的建城設關開了先例。公劉邑自公劉開始到商康丁年(前12世紀)周祖古公亶父遷岐(今陝西岐山)為止,整整沿用了十代人,約400年,今遺址尚存,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義渠國城

義渠戎族屬於西方姜戎後裔的一支少數民族,原居寧夏固原和六盤山、隴山一帶。戎代,義渠戎已是一個有君主的部落方國。乘周部落力弱,逐漸向隴東地區遷移,佔領了慶陽大部分地區,按定居的地名取名,分佈在慶城縣的叫鬱郅戎,鎮原縣的叫大原戎,鎮原與慶陽之間的叫彭戎,寧縣的叫義渠戎。義渠戎發展最快,吞併了其他戎族方國之後,成為強大的部落方國。強勝時,管轄甘肅東部、陝西北部、寧夏及內蒙河套以南地區。義渠族有著農牧兼營的經濟,手工業生產亦有一定的發展,能築城以自守。且以其國都義渠城為基地,參與了中原諸國合縱連橫之爭,是西北少數民族中能與強秦抗衡的主要力量,也是最早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之一。義渠國在同其他諸國競爭中,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它在中國的文明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義渠民族從商代武乙年間建部落方國算起,至秦昭王滅義渠戎國為止,共800餘年,其中在慶陽市建立奴隸制君國(前772年至前272年)達500年之久。

慶陽不為所知的八座古城

義渠戎族於公元前772年建立奴隸制君國後,定都於今寧縣焦村鄉西溝村。都城建於西周晚期,距今約有2770餘年。都城位於北距慶陽市30千米、東南距寧縣城25千米、南距涇河35千米的董志塬南部中心原面最狹窄的地帶,東、西僅有千米之寬,東西兩條大溝,溝深坡陡,形成天然屏障。城垣為長方形,南北長1.5千米,東西寬1千米,佔地3平方千米。東、北、南三面築有城牆,西以溝畔削崖為牆,長約1500米,崖面呈90度,高5至10米。西城牆兩端築有角城。現殘存的城垣高1至4米,基寬約6米,上層均為後世所築。在徐家堡溝畔現存的北城牆西邊城基,底部平整,兩壁垂直,距地面深1.5米、寬2米,內填土均為夯土,夯土層厚6至7釐米,沒有發現夯窩,這是戰國以前築城的顯著特點。溝底取用泉水的道路緊靠原畔,為地道式通道,便於戰時隱蔽取水。城雖建在原面,但原面被東、西兩條大溝切割成一個峴子,地形險要,是董志塬南部的一個關隘。南達秦都咸陽,北抵銀川、河套,南北來往行人必經此城,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遂起兵滅義渠戎國。秦在原義渠國轄地設立北地郡,郡治仍在原義渠國都城,直至西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郡治遷往今慶城縣西北馬嶺城。

赫連城

赫連古城,位於鎮原縣城東10千米茹河北岸的祁家坪。古城規模宏偉,城垣堅固,峰環水繞,地形開闊險要,古稱赫連城。當地盛傳這裡曾“立過王位”,是皇帝居住過的地方,茹河水繞城而過時,也不敢咆哮喧嚷;山坡上生長的酸棗刺也自避鋒芒,而向內彎曲,足見這位皇帝之神明威嚴。赫連勃勃是羌人姚萇所建立的後秦政權將領,手握重兵,地位顯赫,雄踞朔方(今內蒙杭錦旗北)。公元417年正月,赫以遊獵為名,率眾2萬人安定郡高平川,殺高平守將高平公沒弈幹,據安定(今鎮原),建立夏國,自稱大夏王,在臨涇城東築赫連城,不久赫率兵攻下長安,繼而又揮師北上廊延,在陝北橫山築城建郡,名曰統萬城。赫連勃勃性格強悍殘暴,製造兵器的工匠所造之弓箭不能穿甲都,斬工匠;甲冑為弓箭射穿者,甲匠處以死刑。對抓來築城的民夫更是任意殺戮,夯過的城牆,用鐵鍁刺入寸許,夯築者的性命就難保。

慶陽不為所知的八座古城

赫連勃勃兇殘空前絕後,他妄想“統萬”,但事實上只傳兩代三帝,歷時23年。死後葬於他當初發跡之地——安定洪河側畔枕頭山(今鎮原南川鄉鎮)。

寧州府城

寧州府城,即今寧縣縣城,位於縣域中西部,海拔950米。

北朝(420-581年)的北魏為豳州治,轄3郡9縣;隋(581-618年)改為北地郡,轄8縣,在區內轄4縣;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為寧州,在州城置都督府,轄6縣;唐大中三年(849年),在寧州城設邠寧節度使;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代均為寧州;金初,寧州曾一度改為興寧軍節度;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寧州由相當於省府降為州府,歸慶陽府管轄;民國二年(1913年)改州為縣。

寧州府城坐落於黃土高原的殘原河谷地帶,梁峁輻輳,川流歸集,四山圍屏,三水奔匯。城垣盤亙的東山,為春榮原西端,後有東山大峴和安定古城,為城之憑依。城北部城北河切城而南。其西為廟嘴長坪,即公劉古邑。其後為安定古關。上為南義原端,謂之北山,是府城右翼。城南為南山,九龍河拍城而西,彼岸原端梁峁並出,而南山突聳,上有元代平章邠國公李思齊屯兵之處,直對郭內,府瞰南關,是府城之左翼。城西,川河開闊,水屏山蔽,馬蓮河自北而下,與城北、九龍兩水相匯而南。西岸即董志塬側,峁梁列峙,連綿不斷。府城雄踞于山河之中樞。

寧州府城有內外兩匝,均依山面水,負勢城垣,或攀山走險,或縣谷臨豁,規式無拘,高下錯落,因地制險,佈局自然。府城最早為何時何人所築,史無可考。唐乾寧二年(895年)十月,晉王李克用兵至寧、慶諸州,王行實放火燒寧州城而逃。以後略事修復。五代後梁末帝龍德二年(922年),寧州刺史牛知業主持修築了西關內城。明成化初年、嘉靖二十七年、萬曆三年及清順治五年、乾隆三十二年屢加修葺,增高加寬,累高5.5丈,上寬2.5丈,縱橫直徑均為280步,周長3裡40步,並增築女兒牆高3尺,長270丈。又築東、西月城,增建城樓,磚砌城垛,堅固而完慗。內城大門有三,東為賓暘門、西為保寧門,南為朝天門。門各有高達3丈的城樓1座(3間),磚木結構,飛簷四出,巨石砌基,堅固而壯觀。郭城分上下兩段,上段沿城北河川穀轉樊東山之巔,南折而下九龍河,長三里有餘,明隆慶二年補築;下段沿九龍河岸以西,北折至城北河岸,長二里有餘。明成化初年再築。郭城大門有四,東北曰永寧門,東南曰迎恩門,西南曰臨匯門。郭內東山之上有堡城,堡門題額“人和”,清順治四年(1647年)修築。郭外以北溝之陽又有堡城,舊稱馬公郭,明萬曆三年(1575年)知州馬彥卿主持修築。經歷代修葺,郭城連環,形勢險固。

寧州府城地處要關,為歷代統治者所重。夏末,周先祖公劉以此地為邑。惠文王十一年,秦在此地置縣。太平真君二年,北魏在這裡置安定縣,兼治趙興郡和豳州;皇興二年置為華州,以後屢改州名,至西魏廢帝二年改名寧州,自此一直為州、縣治所。自北魏置州以後,歷代五朝在這裡設置軍政機構,委派重臣良將鎮守。唐初,先後在這裡置寧州道軍府、折威軍府和都督府。邠寧節度使也曾移治於寧州城。

寧州府城,由於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歷史上屢經戰火。又遭受了各種自然災害。每經過一次兵禍、天災,不僅使百姓生靈塗炭,而且城市建設磺遭摧殘。據《寧州志》載,明、清兩代,州城繁興,城區街市縱橫,建築成群。州署有正堂5間,二堂、三堂各3間;堂東為冪廳,西為府庫;堂前東西廂房各6間,分別居住同治衙和知州衙;甬道中有戒石亭;前為儀門,再前為大門,大門上有樓,鳴鼓角以晨昏;州判衙在庫西,吏目衙在儀門東。署前東為儒林街,有佈政分司、按察分司、察院、廣惠倉、預備倉;西為錦繡街,有僧正司、導正事、養濟院等;南為輯寧街,有府館、敕忠烈祠等。彭原驛在南關,彭原遞運所在西關。還有社學、醫學、陰陽學等和城隍廟、文廟、武廟、文昌閣、顯對閣、普照寺、龍興寺、觀音閣、羅漢殿、玄帝殿、保和觀、高山寺、帝君寺、肖曹祠、六君子堂等20餘處寺觀廟閣。其時,東山為東關街,西關為迎恩街,南關為皇華街,北坡有漏澤園,城內還有鐘樓巷、秀才巷、觀音閣巷。郭下有西達通衢、岳家灣,近郊更有南山寺、藥王洞、金沙泉、九龍川桃花、狄梁公廟和廟坪等風景名勝。明季喪亂,古城屢遭兵燹,經清代中葉多次修繕,始復舊觀。而同治動亂,破壞更甚,除普照寺鐘四柱外,城內建築悉化為灰燼。動亂之後,知州楊大年雖極力修復,但終難復原。

1949年寧縣解放前夕,縣城總面積約2平方千米,人口千餘人,城市基礎設施差,街道全是土路,狹窄不平。沒有給排水設施,居民飲用河水,雨水沿土渠流入河內,汙水隨地潑灑。沒有供電,油燈照明,每戶人家和鋪面大門上具掛一紙燈籠或玻璃燈,兼起路燈之用。惟郵政電信發展較早,明、清時期設彭原驛,民國二年(1913年)置郵政代辦所,後改稱郵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縣政府設電話室,安裝10門總機。縣城有糧食和柴草市場,有十來家店鋪。住房簡陋,共有各類房屋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城內重要建築物,僅有國民黨寧縣黨政機關佔據的縣署和文廟、武廟、城隍廟、普照寺、王光祿寺以及龍川小學等。輯寧樓、南城門樓、普照寺鐘樓,汙朽欲傾,建築千瘡百孔。除城郭及其東、西甕城尚屬完整以外,其他一切破敗不堪。

慶陽府城

慶陽府城,即今慶城縣城,位於縣城東部。西漢在此城置鬱郅縣,屬北地郡轄;東漢廢縣;隋置弘化郡,轄7縣;唐置慶州,轄10縣;五代仍為慶州,轄9縣;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置慶州團練,隸屬陝西路。乾德元年(963年)復置慶州。慶曆元年(1041年)置慶環路。政和七年(1117年)改為慶陽軍節度。宣和七年(1125年)改慶州為慶陽府,轄4縣;金、元、明、清均置慶陽府;金在此城置慶原路總管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慶陽府復置安化縣,並置慶陽衛;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寧州不再領縣,隸屬慶陽府。至此,慶陽府轄1州(寧州)、4縣(安化、環縣、合水、真寧)、1所(安邊護衛所)。清代慶陽府轄1州4縣和董志分縣。北宋以來至1934年,慶陽府城是隴東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交通要衝,是歷史上一座有名的府城。

慶陽府城地處環江和柔遠河匯流之階地,沿川順河呈帶狀形,南北長,東西窄、西北高、東南低、依山傍水,城周群山環繞,城下二水匯流。城內原為一崗阜,因勢削建,其形似鳳,故稱鳳城。城周七里十三步,南北長三里,東西高十三丈,南北高九丈。築女兒牆二千九百丈。設五門,東曰“安定”,西曰“嘉會”,北曰“德勝”,南曰“平定”,東南“永春”。東、北、東南三門建有城樓、月城,並有重門,磚石砌築。明憲宗成化初(1466年前後)參政朱英修築城垣,副使曹洗復修。同期修築小南門外的南關城,周長三里,後被水毀,遂以永春門外為南關。皇城(亦稱北關城)周長七里,東北高十丈,西南高六丈,開設四門,南門括於鳳城之內,故鳳城北門有三城門洞。皇城北門外有田家城,傳為古教場,城垣已毀。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和三十五年(1556年),參政汪尚寧、知府梁明翰先後修復郭城。明末兵燹,城牆、城門樓大部被毀。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分守河西道張元璘、慶陽知府楊藻鳳重修府城,建門樓4座、敵樓8座、窩鋪24座、女兒牆79堵。清乾隆初年又進行修復。光緒十五年(1889年)知府胡礪鐸再行修復。宣統三年修補女兒牆,建警房34座。民國十年略事修復。民國十六年增建石箍窩警房64座,磚砌女兒牆。如今舊城遺址城垣周十餘里,殘缺不全。

城內古代建築較多,自唐、宋以來,城內廣建廟宇、祠堂、亭臺、樓閣、廨署和牌坊等。較大的廟宇有12座、寺院4座、磚塔3座、宮和觀各1座。廟宇有馬王廟、呂祖廟、風神廟、隍廟、西關廟、玉泉廟、關帝廟、八臘廟、菩薩廟、玄帝廟、太白廟、慶陽府文廟。寺院有普照寺、善慶寺、慈雲寺、覺照寺。樓閣有鎮觀樓、魁星樓、升官樓、鐘樓、小關樓和嘉會閣。磚塔有普照寺磚塔、文筆峰磚塔、興教寺磚塔。宮、觀即王母宮、古德觀。還建有慶陽府署、府教授署、訓導署、鳳城書院、孝院和表彰忠、孝、義達官司顯貴的各類牌坊95座。

城內房屋多是沿街建設,一般是前店後宅。各街道共建有百貨、醫藥、皮毛、鐵器、銀爐、店心、食堂、旅館等鋪面房364間、5380平方米。僅鳳城街道兩側店後建有廈房320間、3840平方米。房屋為磚木和土木結構。

城區道路由五條街、八個十字、八條巷構成路網。五條街即南大街、北大街、東大街、西街和小南街。南大街是縣城交通性主幹道,南起嘉會門,北至大十字,全長1000米,寬10米。北大街與南大街相連,是縣城交通性主幹道,南起大十字,北至吊橋南頭,長900米,寬10米。東大街是縣城生活性主幹道,東起南遠門,西至大十字,長150米、寬8米。西街與東大街相連,是縣城生活性幹道,東起大十字,西至平定門,長700米、寬8米。小南街位於周舊邦處,東西走向,長200米、寬5米。上述五條街道均為大塊石鋪裝路面。八個十字,即大十字(南北大街與東西大街交叉處)、小十字(小南街與南北大街交叉處)、鐘樓巷東口十字、李家坡底十字、黃家巷南口十字、丁家巷南門十字、谷家巷北口十字、箭道巷南口十字。八條巷即鐘樓巷、小南門巷、黃家巷、丁家巷、谷家巷、箭道巷、北大街付家巷、鵝池洞巷。這些巷道全為土路面。

對外交通有橋樑、渡口。主要有北吊橋、東西河渡口、西河便橋、東河便橋。北吊橋,又名起鳳橋,位於慶城德勝門外,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始建。橋竣工時,知縣劉浦崗題寫了“此地康衢”四個大字。清咸豐五年(1855年)重建。木橋高19米,長100米,寬4米。橋的建成,連接了慶城城東西兩條道路,成為慶城北關與城區通行的咽喉。東西河渡口,位於慶城縣城東西。是清代奉元至靈州和慶城至華池兩條驛道通過環江和東河的渡口,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東西兩河渡口各設一船(木),擺渡過往行旅,直至1954年第一座西河大橋建成。民國年間,西河有兩座便橋,一在城南一公里處西河,一在平定門外西河,均為木板橋,每歲冬架夏拆。民國年間,始建兩座東河便橋,一在縣城安遠門外東河,一在永春門外東河,均為木板橋,供人畜、馬車通行。

城區道路無專門照明設施,官署、商號將紙燈籠和方型玻璃燈懸掛門前,可作道路照明之用,商號亦用於夜間營業。條件較好者,逢年過節改用汽燈。

城區排水設施,大體可分為路面排水和澇池蓄排水兩個系統。路面排水系統包括南、北、東大街,西街和小南街。雨水沿道路坡降自由排放,流入河內。暫時不能流入河內的街巷雨水隨道路坡降分別流入澇池,積蓄起來。遇到暴雨,澇池水滿外流,仍然流入河內。當時城內有北街、傅家巷、舊縣倉庫門前、谷家巷北端、鐘樓芋子坑、南關大門內、西城門、才家、馬家院(馬苑)九處澇池。澇池大小不等,深淺不一,公私兼有。面積有不足一畝到三、四畝;由深三尺到五、六尺;多為圓形、橢圓形,也有長方形的;大部分是公共澇池,也有少數澇池為私人所有。這些澇池起著排放路面雨水和蓄水的作用。

慶城居民自古以來飲用東河水與鵝池洞水。東河水即柔遠河水,沒有汙染,可以飲用,是慶城居民飲用的惟一水源。鵝池洞水是唐代李克永在慶城東內側修池鑿洞,引東河水入池養鵝,因而取名鵝池。主要是慶城軍民在遭到敵軍圍攻、緊閉城門、堅持守城之時的飲用水源,城門緊閉月餘,用之不竭。後經宋代范仲淹知慶州時重修。明代戍邊名將馬文升提兵慶城時再修。後遭清末回民起義軍兵燹,民國初年修復。民國初年,慶城居民開始在城區內(鳳城、皇城、田家)鑿水井15口,飲用井水。

城區電信起步較晚,民國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934-1935年),國民黨地方部隊架通了慶陽至慶城電報線路,後廢。二十四年三月在電報線路上開通了明線話路,全為當地駐軍所用,軍行所至,電話即設,軍隊調離,電話則撤。三十五年(1946年)六月五日民國政府涇川電報局和西峰鎮(今慶陽市)電報局開通了慶城至涇川電報線路。三十六年(1947年)七月,設立慶城縣電信局,置莫爾斯電報機1部,辦理電報、電話業務。解放戰爭時期,電信設施損壞嚴重。1949年國民黨軍隊潰退前夕,線路被壞殆盡,有線電報和長途電話通信中斷,同年6月,慶城電信局撤銷。

城區居民以木柴、麥草、秸稈為主要燃料。冬季以土炕和木炭火爐取暖。城區人口規模。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慶陽府有軍衛1522戶、15593人。民國三十年(1941年)有居民1000餘人。

由於戰火頻繁,慶城修了又毀,毀了又修,始終是一座摧而不毀的堅城,加之天險自固,駐有朝廷精兵良將,曾對保衛慶城以至封建王朝做出了重大貢獻。宋神宗(趙頊)熙寧三年(1070年)夏,西夏兵分兩路,進攻慶州大順城及柔遠寨等,軍馬多者達20萬,少者不下3萬,遊騎至慶州城下,歷時9日不克,乃退。宋紹興十年(1140年),金兵進攻慶城,權漢臣、宋萬年堅守,金兵“望城莫及”,只好退兵。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明將徐達召集諸將商討進軍方案,有人主張先奪取慶州後攻佔臨洮。而徐達則認為慶城城險兵精,談何容易,於是決定先攻佔臨洮。清同治五年(1866年),寧夏回民起義軍馬正和率步騎五六萬人圍困慶城月餘末克。當然慶城也有多次被攻克的,但敵方都付出了極其慘重的傷亡代價。

彭州府城

唐肅宗皇帝曾駐蹕過的彭州府城,坐落在今慶陽市彭原鄉政府以東二公里處的塔底下村、慶陽民航機場的東北側,南距慶陽市10公里,是董志塬上修建最早、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州、郡、縣古城。

據史料載,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五月,安祿山攻克潼關,京師大駭,玄宗奔蜀,留守太子李亨率軍平定“安史之亂”,從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境內)回軍北上,渡渭水、經永壽,夜馳300裡,士卒失亡過半,沿路斬殺棄郡而走的新平太守薛羽和安定太守徐瑴國。太子至彭原,彭原郡太守李遵出迎,獻衣物糧食,並召募士數百人。又在涇州、原州等地召諸監牧馬,募甲士5000餘,軍勢振。七月,太子即位於靈武城(今環縣城東北靈武臺城)南樓,尊玄宗為上皇天帝,改元至德,是為肅宗。十二月“上發順化(即弘化),癸末,至彭原”。這是肅宗二至彭原,並在彭原處理了許多軍政要務。次年,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肅宗在彭原受朝賀,各路兵馬雲集隴東等地,謀求復國討賊事宜。唐大曆年間(776-779年),大將郭子儀、李懷光曾屯兵於此,抗擊吐蕃入侵。郭、李當年的點臺至今猶存。

彭原在古代曾是北方邊陲的軍事重鎮,也是邠、寧等州通往北地的交通要衝,遠在先周時代(即夏商時期),彭原就是諸候國彭國的都城,距今約有3600餘年,是省內建立最早的古城之一。商代後期,彭國參加周武五伐商的戰爭。後彭國戰勝了盧國,改國號為彭盧國,國都遷往彭陽(今鎮原縣彭陽)。西周末年,義渠戎國佔領了整個董志塬地區。東漢建武六年(30年)在彭原置富平縣,屬北地郡管轄;北朝的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置趙興郡、西北地郡,西北地郡治所在富平縣域;隋置彭原縣;唐武德元年(618年)置彭州,領彭原縣;唐貞觀元年(627年)廢彭州,彭原縣劃歸寧州管轄;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彭原縣劃歸慶陽府管轄;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廢縣。

據考,府城址西接原面,東、南、北皆環溝,城依地形而就,不拘泥於規矩方圓,斷斷續續的城牆依然存在,古城的輪廓仍可辨認。城址東西長800米,南北寬600米,呈長方形,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現存城牆高9米,寬2米,基部寬4.2米,系夯土板築,夯層厚分別為6、8、9、14釐米不等,夯窩直徑8釐米。城牆外圍有寬30米、深3米的護城壕,易守難功,有關隘要塞之雄偉。今地表上散佈有殘磚碎瓦和陶瓷碎片。唐元和初年(806年),城內建起一座規模宏大的浮圖寺。寺內除了有大雄寶殿、羅漢堂等建築外,還特別建了一座高大的浮圖寶塔。塔凡十三級,高十三丈,一色青磚砌就,拔地參天,高聳凌霄,頗為壯觀。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寶塔經過修葺,又以琉璃瓦蓋頂,更平添了一番風韻。據傳,每當夕陽西墜之際,你若站在蕭關古道上眺望,眼前便出現一幅奇景:廣闊無垠的田野上,樹木參天;一條古道,直指朔方;古道兩旁的林木叢中,閃露出三三兩兩的茅房草舍,茅房項上,炊煙裊裊,遠處古城古寺,在煙霞在忽隱忽現。那高大的浮圖寶塔,傲然不群,昂首挺立,把一切拋在腳下。塔頂上的琉璃瓦在夕陽餘輝的映照下,光芒四射,燦爛奪目。這便是後人稱道的“彭原晚照”。明人楊立程曾有詩讚美其勝狀曰:

野曠天低眼界空,彭原道上夕陽紅。

晚煙影起平疇外,樵唱聲歸遠樹中。

路指蕭關通驛馬,暉餘塔頂送徵鴻。

肅宗即位來靈武,曾向荒城駐玉驄。

隨著時光的流逝、歷史的變遷,荒城石寺早已塌毀,浮圖寶塔在清同治年間的大地震中坍塌,剩下四層在“文化大革命”中誤當“四舊”被毀,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

環州府城

環州府城即今環縣縣城。位於縣城中南部、環江東岸川臺階地。是古代關中通往寧夏的要道,今國道211線穿城而過。

環州戰國時期歸秦北地郡轄;西漢置方渠縣;東漢屬北地郡三水縣轄;三國、兩晉屬羌胡轄;隋開皇十九年(599年)置環州,大業三年(607)廢環州,併入慶州;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方渠縣,第二年升為會州,貞觀六年(632年)復置環州;五代改環州為威州,後周廣順三年(953年),為避郭威偉,改威州為環州,顯德四年(957年)改環州為通遠軍;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環州領通遠縣;金、元均為環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環州降為縣。

環州府城,何時由何人所築,無史可考。真正有史可考的是唐代修築之唐城,在今城北一里許,為唐貞元十三年(797年)邠寧節度使楊朝晟軍隊所築。元末,李思齊部將楊黑哥重建,城南北長1裡271步,東西寬1裡93步,周長5裡350步,高5丈5尺,城壕深2丈,開三門,南曰“崇義”,西曰“安定”,北曰“朝天”。城上建有大角樓4座,巡捕房89座。

明嘉靖二年(1523年)知縣王鑑、千戶曹鈺重修。二十八年(1549年),推官攔雲復修。三十五年(1556年),知縣劉宗舜又修。時城內東南有正亭、後亭二重,大門、儀門二重。正亭東有幕官、典史署一所,南有戎萬亭一座,六房左右分列;儀門東南有知縣、縣丞、主簿、典史公廨一所;正亭西南有吏舍20間;儀門外西南有監獄一所;大門外旌善申請亭東西分列。明末,遭戰火焚劫,蕩為丘墟。

清順治五年(1648年),知縣滑侖赴任後暫住南城樓,召集流亡,恢復歸治。康熙末年,知縣申瑋於舊城東北建二堂3間,三堂5間,儀門、宅門各一;二堂南建六房,左右分列;其他房舍25間。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縣高觀鯉捐建大堂5間,東西科房12間、儀門3間、東西角門2座、大門3間、左右角門2間、二堂左右廳6間、宅門一座、書房3間。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縣魯克寬於老城南修築新城,周長4裡97步,牆高3丈,寬7-8尺不等。牆基厚3丈,頂寬1丈5尺,內外女牆2609丈。建城門樓3座,南曰銀夏孔塗,北曰蕭關古道,西曰臨威嚴疆。咸豐四年(1845年)五月,知縣延齡、訓導沈發恆、典史周樂復修。內建戲樓1座(3間),鍾、鼓樓各1座,過亭3間,土地廟三間,昭忠寺3間,東西兩廂各建閻君殿5間。另有捲棚式城隍廟正殿3間,書匾“鍾靈毓秀”,殿後有寢宮3間。古城西側曾築有城郭,北接古城,南連翁城。宋代磚塔建在城北福景寺院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