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中的秦楚基因,赳赳老秦,復我河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公元前225年,秦將李信率20萬秦軍伐楚,此時的秦國已經攻滅韓、趙、魏三國,燕國大部分地區也已經被秦國佔領,李信認為這持續幾代人的楚秦爭霸終於要在自己手中畫上一個句號了,可惜的是他猜對了結果,卻沒有猜中過程。

戰國七雄在春秋數百諸侯國的兼併鬥爭中逐漸脫穎而出,理論上講,這7個國家都有問鼎天下的可能性,但7國中統一天下的可能性大小有明顯區別,隨著戰國七雄版圖和勢力範圍逐漸明朗,其實大家心中幾乎都達成了一個共識,能夠最終問鼎天下的非楚必秦,非秦必楚。

秦與楚之間的和平與戰爭綿延上百年,而這兩個戰國時代的最強國之間的鬥爭,對於日後千年中國思想、文化都構成了深遠影響,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底色就是脫胎於秦楚之間的百年戰爭。

楚地千里

商末周初,楚人的先祖居於現在的河南南部、湖北北部,至西周初年,楚人領袖熊繹帶領族人遷往當時被認為是南方蠻荒之地的丹陽(現湖北省境內),楚人在此紮下了根,其身份也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

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

但是,在當時的中原諸侯眼中,楚國毫無疑問是一個難登大雅之堂的蠻夷之國。首領熊繹同樣知曉此事楚國的落後,他一直維持著周天子之間的聯繫,參與周天子主持的岐山會盟,從而學習先進技術,並將其帶回楚國,在楚國建設的初期,首領熊繹積極與普通楚人一同勞作,他市場穿著破衣服,推著柴車帶領族人砍柴。形容創業艱辛的成語“篳路藍縷”最初就是用來形容楚國的首領熊繹。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楚國幾位國君長達百年的經營,楚國實力大增,並接連兼併了多個臨近的諸侯國,這使得楚國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張,楚國勢力擴展到江漢平原後,獲得了該地區的銅礦資源,這進一步增強了楚國的國力,楚國這個不受控制的蠻夷開始引起了周天子的警覺,周王朝開始頻頻發動周邊諸侯國對楚國用兵,楚國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公元前704年楚君熊通自稱為王, 為楚武王,楚武王將楚國從部落酋長制改為國君制,加強了中央集權,並積極改進技術,加強軍事,實力增強的楚國開始了自己北上爭霸的道路,從楚武王到楚成王期間,楚國先後與齊國和宋國發生過多次戰爭中,楚國都處於優勢地位(宋國在多次敗於楚國後直接失去了爭霸資格),但楚成王后期,在與晉文公的鬥爭中失敗,楚國與中原王朝的鬥爭,最終以中原王朝重新獲得優勢而暫時告一段落。


中華文化中的秦楚基因,赳赳老秦,復我河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雖然楚國的第一次爭霸之路被傳統強國晉國暫時打壓下去,但是,楚國的實力並未大幅受挫,楚國仍然隨時有捲土從來的機會。公元前613年繼位為楚莊王熊旅上任以來通過一系列手段解決了楚國內部諸多矛盾,楚國的爭霸之路在楚莊王時期達到了巔峰。

楚國一直以蠻夷的形象被中原傳統強國不齒,楚國也也曾經認領了蠻夷的稱號,而不服從周禮,所以縱然楚國實力強悍也不被中原國家認可,但是在楚莊王時期,這一情況出現了巨大的改變,楚莊王6次伐鄭,在鄭國表示屈服後沒有攻滅其國,在晉楚邲之戰中,楚國大勝當時的第一強國晉國,而在晉楚兩個“超級大國”的決戰中,一向“不守規矩”的楚國卻按照以晉國為首的中原國家的戰爭慣例與晉國交戰並戰勝晉軍,此役一舉奠定了楚國第一強國的地位。

而後楚國滅陳又復陳,成為一段佳話,在之後楚宋之戰中,楚軍圍宋9月,宋軍畏懼不敢應戰,楚國的霸業達到巔峰,楚莊王時期,楚國不僅贏得了勝利,而且,贏得十分漂亮,楚國的地位和實力在此時達到頂峰。


中華文化中的秦楚基因,赳赳老秦,復我河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晉楚邲之戰中的戰車


可惜的是,楚國並沒有在實力達到頂峰之後擴大優勢,之後的幾任國君的錯誤決策讓楚國由盛轉衰,再加上傳統強國晉國的全力打壓,和被晉國扶持起的吳國對楚國的打擊,楚國國力大幅衰減,甚至出現了國都被吳國攻佔的屈辱經歷。連國都都丟了的楚國顏面掃地,為了收復失地挽回顏面而收復失地,楚國開始向另一個崛起不久的“蠻夷”之國求援,這個國就是地處西北的秦國。

楚國在秦國的幫助下國力有了顯著恢復,楚國的大國地位得以保持,這為它戰國時期的爭霸打下了堅實基礎。而這次秦楚的互動也成為了日後秦楚戰與和的開端。

赳赳老秦

在南方的“蠻夷”楚國崛起的過程中,一直於西北邊陲的防禦西戎的嬴氏族人於公元前905年,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秦國最初的任務就是幫助周天子抵禦西戎,故同樣原來中原傳統強國所組成的政治中心,直至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才正式被封為諸侯。

秦國在剛剛建立的數百年的時間裡也遭受了和楚國同樣的命運,被稱為“蠻夷”,但是秦國的處境遠不及楚國,楚國向南有大量的發展空間,而秦國因為臨近當時的“超級大國”晉國,被壓制的死死的,秦國無奈,只能向西北的西戎要地盤,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獲得了不少的土地,並以此為基礎,努力發展,終於取得了初步成為大國的資格。


中華文化中的秦楚基因,赳赳老秦,復我河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大秦虎狼之師


但是,晉國的壓制始終存在,即使秦國能夠在某一些戰役中取得對於晉國的勝利,但是綜合實力的差距讓秦國的發展始終受制於晉,秦國對待超級大國“晉國”的態度不同於楚國,秦國對於晉國的初始外交策略是以拉攏為主,秦穆公迎娶晉武公之女伯姬,與晉國建立完成聯姻,此次聯姻被後世稱為秦晉之好,“秦晉之好”的稱呼一直被後世用來形容各種形式的聯姻。

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通過利用晉國繼承人之間的矛盾縱橫捭闔,尋求與晉國關係中的戰略突破,這段時間,既有秦國與晉國通過姻親聯合而促成的三段“秦晉之好”,也有韓原之戰和殽之戰,韓原之戰秦國取勝,而殽之戰晉國獲勝,兩場戰爭的結果是秦國初步確立了大國地位,但總體實力仍然居於晉國之下。

在秦晉之好的政策轉為秦晉對抗後,實力較為弱小的秦國開始尋找可以聯合的盟友,很顯然,實力強悍且同樣與晉國交惡的楚國是最好的聯合目標。

戰國爭雄

春秋戰國中,春秋時期的總邏輯是大國完成對小國的兼併,國家數量不斷減少,但是其中也有例外,大國分裂的情況也會出現,而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晉國的一分為三(韓、趙、魏)。“超級大國”晉國的解體削弱了戰國七雄的實力差距。而在這一時期,秦楚兩國的在均未成為“超級大國”的階段採取聯合的策略,而在後期,秦國實力逐漸強於其他六國後,秦楚關係轉為對抗,可惜,擁有不俗實力的楚國因為一系列錯誤決策,沒能將聯合5國對抗秦國的戰略方針貫徹到底,結果造成被秦國個個擊破的結局。


中華文化中的秦楚基因,赳赳老秦,復我河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大秦軍隊

在戰國初期,魏國一度實力冠絕群雄,而與作為鄰國的秦國則沒少受魏國的敲打。被敲打的秦國不甘示弱聯合齊國重創魏國。魏國被打壓下去後,齊國一度成為第一強國,但是,這時的齊國很難對遠在南方的楚國和西北的秦國產生威懾,擺脫了魏國壓制的秦國開始不斷髮展,遠離中原的楚國實力也與日俱增。戰國關係逐漸變成了秦、楚、齊三國之間的大國遊戲。

三國強而其餘四國弱的形式,逐漸使得各國之間轉變為齊、楚兩個大國聯盟,而大國秦國脅迫韓魏兩個小國加入自己的聯盟的局面,但是,楚懷王在張儀600裡土地的誘惑下放棄了與齊國的聯盟,結果張儀反悔只給楚懷王6裡,楚懷王大怒,出兵伐秦。

於是,在公元前313年,秦楚初次大規模決戰在丹陽展開,楚國雖然出兵10餘萬,但是準備倉促,指揮失靈,官兵配合效率極低,最終在秦韓魏三國軍隊的夾擊下慘敗,這次戰敗,楚國損失巨大,楚將屈匄以下列侯及執珪七十餘人成為秦軍俘虜,軍隊損失達8萬,秦軍乘勝攻取了楚國的漢中等地。

丹陽的慘敗更加激起了楚懷王的怒火,他隨即徵集大軍,於次年再次大舉伐秦,這次伐秦,楚國幾乎孤注一擲,傾全國之兵,楚國的軍事行動一度非常成功,楚軍迅速收復了全部失地,並且一度兵臨武關,到達了離咸陽不過百里的藍田。面對強敵楚國,秦王緊急動員一切可動員的之兵堅守藍田,不讓楚軍長驅直入,秦王在當時已經到了向天神祈求保護秦國的地位,可見當時情勢已經萬分危急。


中華文化中的秦楚基因,赳赳老秦,復我河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秦楚藍田之戰,秦國處境一度十分危急

好在秦軍在藍田成功阻擊了楚軍,而由於楚國傾巢而出,後方空虛,導致韓魏兩個突襲楚國後方時,楚軍首尾不能兩顧,楚國只得割地向秦國求和,丹陽藍田之戰,楚國在實力不弱的情況下因為連續的操作失誤遭致重大失敗,秦楚之間的實力關係也出現了逆轉。

公元前279—前278年,秦國名將白起趁其他5國相互攻伐之機,再次攻楚,此戰稱秦楚鄢郢之戰此時的秦國實力已經明顯強於其他六國,而楚國政治腐敗,國力正在走下坡路,此消彼長之下,此戰再無當陽藍田之戰的勢均力敵,而呈現出秦國的單方面壓制之勢,白起在戰爭之初就制定了直搗楚國政治中心的戰略,率軍沿漢水東 下,首先攻取漢水中段要地鄧(今湖北襄樊北),而後分別攻取了楚國的別都鄢,和都城郢,楚頃襄王匆匆東逃,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此戰也直接為秦滅楚之戰埋下伏筆。

公元前226年,秦已滅韓趙魏三國,燕國的大片土地也為秦所佔有,秦國終於可以嘗試對於自己統一構成最大威脅的楚國發起真正的滅國之戰了,秦將王賁試探性攻楚,結果奪取楚國十餘城,秦滅楚看起來會是勢如破竹,秦王嬴政徵求王翦和李信攻滅楚國所需兵馬,老將王翦認為楚國雖然國勢已衰,但是大國底蘊仍在,需60萬大軍,而李信則在昌平君(記住這個人)的蠱惑下誇下海口認為20萬大軍足以,嬴政同樣對於楚國的重視不足,他選擇了李信的方案。


中華文化中的秦楚基因,赳赳老秦,復我河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李信輕敵導致秦軍大敗

李信攻楚之初,進展一度十分順利,但此時楚將項燕實際上是在集聚力量準備反擊,李信所率秦軍在未能找到秦軍主力決戰的情況下,只能暫時回撤,而項燕率領楚軍偷偷跟隨,而此時,昌平君突然於楚之舊都郢陳反叛,李信緊忙返回平叛,項燕也在此時發動總攻,秦軍大敗。

嬴政新敗後,決定採用王翦的方案,傾全國60餘萬兵再次伐楚,王翦果然不負眾望,閉楚軍之鋒芒,攻其不備,大敗楚軍,項燕亦死於亂軍之中。王翦乘勝追擊一舉滅楚。

亡秦必楚

秦始皇在10年的時間內完成了一統6國的壯舉,又在統一後完成了書同文,車同轍等一系列浩大工程,在生產力如此落後的古代,這種執行力只能用恐怖來形容了。

秦國的可怕執行力來自於秦法,秦國以嚴格的賞罰制度極大的提高了秦人的效率,秦法改變了秦人的生活方式,並進一步形成了秦人特有的文化,嚴格的秩序性、紀律性和自強不息的性格構成了秦文化的核心。

秦國這種由秦法而逐漸形成的文化有著極強的執行力和極高的效率,秦文化也成為了當時最強勢文化,但秦國所實行的這種權力高度集中的制度使得秦國在最高權力者決策正確時,這些政策能夠因為執行效率高而快速發揮其積極作用。但在最高權力失靈時也會迅速出現執行崩盤的局面。

因為這樣的原因,在趙高亂政期間,由於最高權力失靈,秦國的國家機器運行效率出現了近乎崩盤的局面,導致陳勝吳廣起義迅速造成全國反叛的結果。


中華文化中的秦楚基因,赳赳老秦,復我河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如上文所說,秦國那種高度紀律性的文化特徵在秦滅六國後處於一種絕對的最強勢文化的地位,但原六國人中,對於自己國家的本土文化仍有相當的認同感。而六國的本土文化與秦文化最格格不入的當屬楚文化。

同樣擁有自強不息精神但是從文化到思想上都追求更少束縛更多自由的楚文化也成為了最有可能對抗強勢親文化的一種文化。

這種文化上的對抗最終導致了在秦國的統治出現問題後,楚地的反抗勢力最多也最強,陳勝、吳廣, 劉邦,項羽這些在秦滅亡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人物都是原來的楚國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從一句口號變成現實。


中華文化中的秦楚基因,赳赳老秦,復我河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而巧合的是,在原楚國大將軍項燕之孫項羽所進行的滅秦戰爭的最關鍵鉅鹿之戰中,秦軍主帥正是當年率領60萬大軍滅楚的王翦之孫王離。而這次戰役的結果正好逆轉,

項燕之孫項羽擊敗並生擒了王翦之孫王離。

秦楚百年的鬥爭史在這種看似冥冥之中註定的巧合中走到尾聲。

但是這其實並不是事情的結局,在秦王朝覆滅後5年內的楚漢爭霸中,漢王劉邦逐漸反敗為勝戰勝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再次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壯舉。劉邦能夠取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大膽借鑑了秦法而制定規則,使得漢軍的組織效率大幅提高。


秦文化與楚文化也存在不少相似之處,比如兩種文化都強調自強,這可能與兩國在建國初期都是不被中原主體國家所接受的“蠻夷之國”有關。

但秦文化中體現的更多的是嚴格的紀律性,強調個體對於整個的絕對服從;而楚文化中則有很多自由散漫的成分,個人英雄主義很有市場,這種文化氛圍也使得項羽這個戰爭天才能夠強勢崛起。

總體而言,秦文化強調集中,呈單中心態勢;而楚文化強調分散,多中心時也能運轉。

秦楚兩國的文化不同一定程度上可以歸結為地理環境的不同,秦國地處西北,與遊牧民族毗鄰,環境惡劣,這種天然條件造成了秦國最聰明的戰略就是以一個人為中心,集全國之力,出函谷關從中原諸侯中搶奪地盤。


中華文化中的秦楚基因,赳赳老秦,復我河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而楚國領土擴張至長江流域,正如大家所知,長江遠比黃河溫和的多,長江流域也比黃河流域更適合人類生存,所以楚國若想向南開疆其實有很大的空間,廣闊的空間正是個人英雄主義的最好溫床。

秦與楚兩種文化在漢代開始交流融合,在以後的2000多年中,這兩種文化的碰撞構成了中華文化的底色,理解了這些就會明白為什麼中華文化中可以同時存在團結一致,服從指揮和積極進取、勇闖天下兩種主題,這兩種看似矛盾的兩種主題的同時存在其實是秦楚兩種文化交融的結果。

自漢以後2000多年的歷史輪迴,其實早已寫在了秦風與楚辭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