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國醫大師的“吃”經

儘管不學中醫,但自小就對中醫裡的五行有著一絲興趣,偶爾看過點,很喜歡十二時辰的養生之道,比如說中醫裡這樣解釋早上為什麼要吃早餐:早上7-9點胃經當令,此時膽汁會分泌,如果不進食,長期膽汁無處使用就會結晶造成膽結石,另外9-11點是脾經當令,脾會分發水谷精華,將營養運給全身,而如果沒有營養可運,慢慢就會脾虛慢病來。雖然說我從來都吃早餐的原因是因為——餓。

不管是中醫理論,還是西醫研究,很多疾病其實都是來源於一種生活習慣的“不講究”,比如說:

吃飽

老中醫講究吃飯要7分飽,這個7分到底如何得來的,到底怎樣才算7分飽我們先不說,但是可以感覺到的至少是別吃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幾十年前我們還是吃不飽的狀態,因此,我們一直被教導著不要浪費食物,甚至叫最後剩的那些盤底飯菜為“福根”,誰吃誰有福。

然而這種不浪費並不是說把所有的都要吃掉,而是說我們應該吃多少要多少。之前去五臺山寺廟呆了兩天體驗生活,那時我們一人兩個碗,都是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就剩下下頓吃,大家都不多要,《掌控》一書也講,真正的浪費是一直吃到撐,這樣我們的食量逐漸變大,越來越能吃,這樣才是真浪費。


95歲國醫大師的“吃”經


而最主要的是吃過飽的害處。我們都知道花是澆死的,魚是撐死的。中醫講,吃的過多,脾胃無法消化,慢慢的就會造成脾胃消化功能呆滯,還會影響氣血功能的暢達。西醫裡就講,吃的過多會導致能量攝入過多,脂肪積累,積累的不僅是身體的脂肪,還有器官的脂肪,肥胖則是很多疾病的危險因素。


所以國醫大師說:腸瘦才能長壽,多壽只緣餐食少,不飽真是卻病方。


過鹹

我是東北長大的,從小鹹蒜鹹茄鹹黃瓜,酸菜酸絲酸疙瘩。翠花來盤大醬沾小蔥。真的是要多鹹有多鹹啊!

中醫裡講鹽多必溼,溼氣大,水多,腎主水,水多腎虛,腎臟之華在發,腎氣盛頭髮烏黑有光澤,腎氣虛則頭髮乾澀而枯黃。 結論:吃鹽多,腎虛掉頭髮,長雀斑。


西醫裡對鹽更是,《中國膳食營養指南》規定每日食鹽不超過6g,什麼概念?據說6g鹽不到1瓶蓋,有人說還好三餐一瓶蓋應該沒問題,然而的然而,我們忽略了“隱形鹽”看圖:


我的天啊,我們一天到底吃了多少鹽?

吃東西,隨手翻翻配料表,看看哪個不含鹽。


95歲國醫大師的“吃”經


95歲國醫大師的“吃”經


95歲國醫大師的“吃”經


95歲國醫大師的“吃”經


看了中醫之後你會對一個臟器非常重視,那就是脾,中醫裡脾又不僅僅是臟器,一般都把脾胃連在一起說,胃負責消化,脾負責運送水谷精華,脾胃傷了,什麼病都來了。其實,早就有老話說過這些,“民以食為天”“病從口入”因為食物的重要性,而吸收消化食物的臟器傷了,那能有好嗎?


那養脾胃就要有好的生活習慣,比如說七分飽,比如說少吃油膩燒烤類,中醫裡講魚生火,肉生痰,這些動物脂肪類也不要過食,而蘿蔔白菜保平安。


這裡說一說蘿蔔的功效,我們都聽過“冬吃蘿蔔夏吃薑”,中醫裡有一個理論,夏天的時候天日熱,人們外感炎熱,但內在是寒涼的,就好比地下室,儘管地表都快化了,地下室依然涼爽,甚至寒冷。然而到了冬天,我們外感非常寒冷,但內在是熱的,就好比小時候東北的“菜窖”地下大概5-6米深,用來儲存土豆蘿蔔,既不會凍壞,溫度剛剛好~~

而姜是熱性的,夏天食用溫暖內在的寒涼,蘿蔔是涼性的,冬天就中和一下內在的燥熱。這也是中醫讓你夏天不要吃雪糕,冬天可以適當的吃一吃的原因。同時夏天想喝涼水,實際上越喝涼水越渴,因胃裡有胃寒,熱就會攻寒,形成一種燥熱的感覺,喝溫水更好。


而蘿蔔還有哪些功效呢?國醫大師這樣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吃著蘿蔔喝著茶,氣的大夫滿街爬”“秋後蘿蔔賽人參”,秋天吃蘿蔔有祛除盛夏之火,排除人體中有毒雜氣、平肝去鬱、清涼明目等功效。蘿蔔理顏色,輕身,令人白淨肌細。促進腸蠕動,降低結腸癌發病率。

老中醫還介紹了關於蘿蔔的小方子。

1、扁桃體發炎:鮮蘿蔔汁100ml,調勻,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可以治療扁桃體炎等。

2、戒菸:清晨空腹服用蘿蔔汁連喝3-5天,,此期間堅持不吸菸,之後再吸菸就會感到噁心,也可以加一些冰糖。


中醫是個寶,很多毛病都可以從飲食上做調理,現在很多疾病的治療也都加上了飲食調理,以後要多學習一下~~做自己的醫生,爭做不浪費國家醫療資源的健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