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G时代,品牌不重要了,还是更重要了?


4.5G时代,品牌不重要了,还是更重要了?

我们处在4G到5G的过渡时代(姑且叫做4.5G时代吧),一切的营销生态、商业模式都在变化。有人说“定位已死”,未来无需在做品牌;也有人说,未来的竞争根本上是品牌的竞争。

在商业风云激荡中,品牌的角色和地位将发生哪些变化?它又何以自处?对于此,正反方展开了激烈的舌战:

反方:品牌不重要了,理由有三点:

首先,以前的媒体很中心化,受众也很集中,品牌只要再打个央视广告,就可以建立品牌心智。如今,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都碎片化了,受众不断分化,品牌传播阵地从传统媒介转移到分散的社交媒体,品牌得集中传播变得很困难,成本也非常高昂,难以构建起统一的认知。


4.5G时代,品牌不重要了,还是更重要了?

其次,如今渠道的生态变得丰富,传播到购买只要一个链接。像天猫、京东这样的平台生态,已经涵盖了购买需要的内容、推广、下单、服务等完整链路,在渠道内就可以建构起完善的销售闭环。品牌先传递认知,绕过弯再过来,显得没有必要。

再次,如今商业模式玩法更多样,成功的途径也更多了。品牌只是其中的差异化玩法,除此以外,还有生态模式(如小米)、低成本高性价模式(如网易严选),指数增长模式(如滴滴、瑞幸),品牌模式只是其中一种,其重要性也在下降。

4.5G时代,品牌不重要了,还是更重要了?


正方:品牌比以前更重要了,理由也有三点:

第一,过去购物主要集中商场超市、综合电商平台,现在各种社交电商、内容电商、视频电商、小程序电商、自动售卖机、新零售渠道等。渠道的分散和多元化,使得企业的营销资源散乱无序,容易找不着北。这就更需要整合和聚焦资源,才能有效穿透分散的人群和渠道。显然,最长久、最深度的整合方式,就是品牌。因而,品牌就更加重要了。


4.5G时代,品牌不重要了,还是更重要了?

第二,如今的社交媒体、电商平台,都在做人群标签、精细化运营用户,强调垂直运营,注重“小而美”,强调人群运营。那些定位清晰、有独特形象和调性的品牌,可以更加匹配标签,获得加权,同时也能够很好的黏住人群,使得品牌的作用被放大。

同时,移动电商的入口,远比传统实体入口更狭窄,直通车、钻展等付费入口等成本在增加,高知名度的产品自带流量,可以穿透这种入口,直达产品或店铺。

第三,中国消费者,正在从“跟风式"的大众消费,逐步迈向小众、个性化消费,注重产品的精神寄托和自我表达。个性化产品的独特价值和调性,靠产品本身的物理功能肯定不够,还需要品牌来塑造。

你是正方,还是反方呢?请留下您的高见。


4.5G时代,品牌不重要了,还是更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