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抑鬱的簡易情緒治療(5)

最後,要討論一下的是預防和提前介入。自己或親友有了情緒問題的經歷以後,最起碼會幫助我們正確認識情緒問題;因為情緒疾病診治,國內的現狀比較原始。這是家屬們提的最多的問題。

輕度抑鬱的簡易情緒治療(5)

網絡圖片

醫院的商業化導致了核心利益向經濟指標看齊,那麼,很多慢性病就成了社區醫院的工作,綜合醫院以診治重大疾病、急診為主了。

除非極其嚴重的狂躁、焦慮、失眠、幻聽、幻視、幻想等問題,情緒病屬於不致命的慢性病;以前這類被社會關注的嚴重疾患被稱為精神病,往往採取隔離封閉治療。

有些事情一旦成了習慣,是很難改變人們觀念的,比如目前還是有人把心理醫院、精神病院等一概稱為“傻仔院”,文藝點的說“瘋人院”。

基於這個原因,人們非常怯於去見精神科、心理科的醫生,哪怕是迫不得已,也儘量找綜合醫院的科室,而不是去看專門心理醫院;看過醫生的,也儘量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看心理科,遮遮掩掩地說是看其他醫生,怕被人歧視或標籤。

輕度抑鬱的簡易情緒治療(5)

網絡圖片

綜合醫院開設的專門科室,因為資源的因素,往往不比專門醫院的能力強,而就診人數卻可能比專門醫院更密集(醫生病人的比數),診結率就成了重要指標。

醫生喜歡開藥,不是因為藥物可以提高診費,而是藥物對症狀的控制便於量化;只要你按時服藥,大概多久症狀可以緩解,這些基本上可以憑經驗估算出來。

情緒病除了中診及以上需要長期服藥之外,很多輕症大多是環境、事件等因素引起的應激問題,誘因解決之後,狀況基本會改善或痊癒,醫生開的短期藥也主要是幫助大家渡過難關。

很多青少年因為升學、戀愛、工作、各種變故等因素出現的情緒問題,大多可以歸結到這個方面,其實使用情緒治療法是可以解決問題的,而且不會有用藥物帶來的後遺症。

只是,非藥物的手段,往往需要大量的陪談疏導小夥伴的心理癥結,輔助的運動、閱讀等手段也需要本人的積極配合,不像藥物那樣能夠立竿見影。

再有就是抗風險能力不足夠,藥物在人體內形成一定的濃度,持續作用於人的神經系統,其實只要不是改變服藥量,作用就相對穩定;而情緒療法等非藥物手段,在這方面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了。

輕度抑鬱的簡易情緒治療(5)

網絡圖片

有一個小夥伴在處理過程中,一直是男朋友陪著來見我的;到後期情況其實已經很好了,迫於家庭的壓力,男朋友提出分手;讓我差不多一年的工作,幾乎付之東流,不得不多用了幾個月,才把情況調整回正軌。

實際的工作經驗中,我們的小夥伴往往會對自己狀況存在自卑心理,這是很正常的,多是因為大環境和傳統觀念影響,正確的介紹和分析當下的實際情況,有助於他們接納自己。

同樣,周圍的人也需要改變觀念,不能因為情緒問題,對他們作太多的標籤,家人也不要有各種的不理解、質疑,那隻會讓他們心理壓力更大。

情緒問題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只有正確的瞭解和認識了問題的普遍性,才會不帶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個問題;我們的觀念改變了,才會主動認識自己的需要,也會有意願去幫助身邊的人。

我跟一個小夥伴說,就算你花了再多的錢,以你的經濟水平,也養不起一家醫院的,所以不要以為醫院在坑你,醫生還是期待你能夠痊癒的,因為你的完全康復才是醫院的活招牌。

輕度抑鬱的簡易情緒治療(5)

網絡圖片

正確地認識醫院、自己和症狀,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評估自己的狀況,也能有更好的心態、狀態參與治療,也能在康復以後,更好地融入社會,開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願上帝幫助大家,誠心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