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山中來。

關於馮子都為什麼要在晚年回到京城,江湖上有很多猜測。

《京城遺夢》裡說,馮子都是去刺殺病危的皇帝。但在我看來,這純屬扯淡。那年的馮子都,少說也有100歲了,怎麼可能突破高手如雲的護衛隊,殺進皇宮?

我之所以如此篤定,還因為我曾有幸見過馮子都一次,而且恰巧,就是在那列開往京城的火車上。馮子都捏著斑白的鬍鬚,親口告訴我,他去京城,是受到皇帝的邀請。

要想說清楚這件事,就得從馮子都的身世說起。眾所周知,馮子都十八歲辭別清波大師,獨自下了風波山。《武林雜記》記載,他下山是為了拯救蒼生,為民除害,但馮子都告訴我,他下山,只是為了殺一個人。

清波大師年輕時獨步武林,沒有對手,40歲就退出江湖,只留下許多傳說。說書人說,他是為了給晚輩機會,自願退出。但作為清波大師的關門弟子,馮子都告訴我,師傅是迫於師孃們的壓力才退出的。

馮子都有四個師孃,最小的只比他大兩歲,最大的比師傅大兩歲。四位師孃都很反對清波大師打打殺殺,經常以死相逼。他們雖然經常爭風吃醋,但在這件事上卻保持了一致。每次清波大師比武歸來,四個女人都會圍著他,有上吊的,有服毒的,有趴在地上大哭的,有聲嘶力竭嚎叫的。每一次都引來鄰居們紛紛駐足。清波大師不堪其擾,決定退隱江湖。

《武林雜記》還說,馮子都是清波大師的私生子,這其實是無稽之談。清波大師大耳闊腮,前庭飽滿,目光如炬,而馮子都尖下巴,短額頭,眼睛大的嚇人,耳朵卻小到看不見,說是清波大師的私生子,實在有違天理。馮子都說,他無父無母,被人拋棄在風波山上,幸好有清波大師收留,才學到一身武藝。至於為何自己學武天賦如此之高,馮子都也無法解釋。

他從山中來。

但清波大師將馮子都視如己出,從小教他武功,毫無保留。說來奇怪,清波大師有四個老婆,卻沒有孩子。也許是年輕時練武過度,也許是打架時受了內傷,馮子都也不敢細問。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師傅的一身本事,只有馮子都能繼承。

但這引起了四位師母的警惕。清波大師年齡越來越大,師母們擔心馮子都會繼承師傅的鉅額遺產。於是他們又開始施展傳統技能,每天圍著清波大師哭鬧,汙衊馮子都調戲他們,說馮子都要殺了師傅霸佔整座風波山。

於是,在馮子都十八歲生日的晚上,清波大師帶他進了風波殿。在給風波派的幾位祖師爺燒過香後,師傅拿出了一根被黃布包得結實的東西,這東西大約半米長,像一根短棍。馮子都見狀,連忙跪下,磕了三個響頭。他聽師傅說過,風波派有一根單傳的聖物,誰拿到他,誰就是新掌門。

《武林雜記》裡說,那一晚,馮子都在風波派十七位掌門的牌位下,接過聖物,成了掌門,然後下山,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歷練。但馮子都說,那一晚他並沒有真正成為掌門。師傅對他說,必須拿著這根聖物,殺一個人,你才能是新掌門。

而要殺的人,正是十八年前,殺了馮子都全家的鎮南大將軍,李長洲!

馮子都第一次聽到自己父母的消息,心裡一顫,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在他的胸口蔓延開來。但那種感覺不是悲傷,很多年以後,馮子都才知道那感覺是什麼。

可馮子都並沒有特別強烈的報仇慾望,他的注意力,完全在師傅的脖子上。昏暗的燈光下,師傅脖子上的三道抓痕若隱若現。馮子都知道,那是某位師母抓的。也許是小師母,因為小師母古靈精怪,最有活力,也可能是二師母,因為二師母力氣最大,剽悍無比,但一定不是大師母,因為大師母早就和師傅分開住了。

這些混亂的想法在馮子都的腦子裡碰撞,使他無法聽清師傅在說什麼。馮子都從來沒有被女人抓過脖子,這些抓痕,撓得他十八歲的心直癢癢。他在風波山上待了十八年,可以見到的女人,卻只有四位師母。書上說,美女配英雄,自己馬上就要是風波派的掌門了,卻不知道配自己的美女在哪裡,這的確是件見不得人的事。

師傅絮叨了很久,大概是在說馮子都的身世,但馮子都全未聽進去。所以,這也就成了件千古懸案。我責怪馮子都,說他當時應當好好聽聽,他笑起來,斑白的鬍子都在顫抖。他說,我只認師傅作我的父親,親生父母都沒有見過面,管他做甚呢?

那時候,馮子都的腦子裡,都是下山後的美好生活。他聽說京城有許多公主,一定配得上自己這樣的少年英雄。而江南女孩雖然溫柔,卻過於兒女情長,似乎並不適合自己。思來想去,馮子都決定向北方進發。

辭別師傅時,已經過了三更。師傅再三囑咐,鎮南大將軍駐紮在江南,但馮子都卻已經決定北上。他對自己的身世毫無興趣,也不想報仇,至於掌門人的位置,更是隨緣,風波山的夏天清涼徹骨,馮子都穿著麻布編織的內衣,和一件秀美的黑色披風,向山下走去。

他下山時沒有走路,而是在樹上跳來跳去,他的輕功,早就出神入化。冷峻的月光,把影影綽綽的枝幹映在馮子都臉上,汗珠從額頭滾了下來。一想到京城的公主正在等著自己,馮子都加快了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