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來源丨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

作者丨李南京

影院的觀眾只看了30分鐘的電影,影院就接到國家電影局下發的“繼續停業”的消息。

消息一出,還未喘過氣來的影院再次被按下了“暫停鍵”。這對於影院從業者而言宛如坐過山車,從嘗試復工到再度停工,不過十天的時間。

而這短短十天,也未能給影院帶來任何的收益與改變。以3月22日為例,當日復工影院累計總場次達到1389場,而觀影人次僅1326人,也就是說平均每場觀影人數不足1人。

與此同時,2020年以來共有超過5328家影視相關企業、2263家影院類企業註銷或吊銷。

本來不景氣的影視行業直接跨過寒冬直面凜冬,那麼凜冬裡的影視行業又該何去何從?

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80%網友拒絕影院觀影

疫情“黑天鵝”所及之處,一片蕭條。

影片撤檔、停拍,影院停業、關門、短暫復工又停業,影院的復工之路可謂是艱難險阻,比起餐飲行業,影院可能更難打開局面。

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但復工心切,卻也不是一件好事。

最近,新浪微博發起的一項投票數據顯示:選擇不去影院觀影的觀眾達到30.3萬,佔比將近80%。消費市場的觀影信心被重創之後還未完全恢復。

大家都對於影院觀影仍心存顧慮。畢竟影院的各個廳,小則幾十個座位,多則上百個座位,是典型的密閉性、聚集性公共場所。要是通風再不好,那就更要命了。

即便是在復工的日子裡,票房數據也極為慘淡。2020第一季度,整個電影院線收入幾乎為零,保守估計,票房損失在150億以上。

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而疫情期間的“防疫要求”,又讓復工的影院多了一筆開支。影院除了負擔電力、人力、租金等基礎成本之外,還需要為“無毒環境”承擔額外成本。尤其是影院的空調系統,需要專業人士消毒,據專業消毒公司報價,2000-3000㎡影城的全套消毒費用大概在5000-6000左右。

更重要的是,疫情期間全球影片紛紛撤檔,影院根本無片可播。收入難有保障,開支卻在增長,使原本不堪重負的影院虧損加劇,只好選擇放棄。

2020至今,已經有超過5328家影視相關企業、2263家影院類企業註銷或吊銷。其中就有製作了《我愛我家》《炊事班的故事》的北京英氏影視,也有劉德華內地唯一經紀代理公司秋水堂。

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有分析人士預測,影院註銷可能會影響上游影視公司,將出現大面積虧損。

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跨過寒冬直面凜冬

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影院面臨的困境並不完全是因疫情而起。

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2019年末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影視行業進入寒冬。

早在疫情之前,媒體就已經披露2019影視行業的光環褪去,將迎來更嚴苛的市場考驗。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光是“國內院線第一股”萬達僅2019年就虧損33到45億,相當於王健林一年損失了30多個小目標。另一家老大哥華誼兄弟虧損在39億左右。

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此外,今年的A股影視上市公司中還出現了令人唏噓的退市情況。曾參與發行、投資《鋼鐵俠3》等一系列影視作品、市值曾高達480億力壓光線華誼的印紀傳媒,最後淪落到市值不足10億、被終止上市的結局。

大哥們的成績都下滑如此嚴重,其他影視公司的情況也可想而知,“寒冬”的殺傷力彌足輕重。

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下,疫情成了壓垮影視行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放眼國外,隨著疫情加劇,更是對全球影視行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以《花木蘭》、《007》為代表的大片連續撤檔,明星演員接連曝出確診感染,讓美國電影市場一度陷入冰點。

《寂靜之地2》在臨近8天公映前宣佈撤檔,讓派拉蒙損失3000萬美元;《007:無暇赴死》延期到11月或帶來3000萬-5000萬美元的損失;《小美人魚》和《尚氣》停拍,每天損失或達30萬-35萬美元。

據《好萊塢報道者》,截至目前,全球票房已經損失高達70億美元,現在3月和4月大片集體撤檔,如果5月影片也遭受影響,那麼還會再損失100億美元票房。

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中國市場或最先復甦

如今,全球影院都處於凜冬之中,行業虧損的趨勢還將持續下去,這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的影院難抵“寒冬”。而且下游的內容輸出受阻也很快波及到了上游,再加上文娛行業復工率不高,不少影視公司也沒能堅持到“春天”到來。

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但隨著國內疫情漸趨穩定並好轉,中國或成為最先復甦的電影市場。

其實,早在短暫復工之前,萬達影城、博納國際影城、金逸影城等影院已經相繼展開“雲營業”,在線上甩賣爆米花、罐裝飲料等零食庫存;並通過低廉票價和高額充值返利套餐,預先綁定觀眾回籠資金。

支付寶也聯合近400家電影院,推出了特價預售票,以期通過低票價將觀戰拉回影院。

國家電影局官網發佈消息稱,將通過財稅優惠政策幫扶電影企業的發展,而這一政策使得阿里影業在昨日午盤收漲4.3%

收入為零!這個行業3個月損失超70億美元,7591家企業“消失”


而近期,張藝謀新片的開拍、《大江大河2》復工、趙麗穎復工、劉詩詩復工、迪麗熱巴等明星新劇開機……這也讓我們看見影視行業正在逐漸回暖當中。

疫情終將過去,觀眾在不遠的將來也將回到電影院的消費場景中,但這也只是解決了眼前的問題,院線發展中遭遇的難點和瓶頸還應從長遠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