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到大城市打拼,過得異常艱苦,遠離親人,仍然義無反顧?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願意到北上廣深打拼,即使過得異常艱苦,遠離親人,仍然義無反顧?

下面有個姑娘的回答收穫了最高票數:

“來到北京時,我20歲,沒有學歷,沒有背景,並不自信,一無所有。

十年以後,我還在這個城市裡,做著我想做的事。

我沒有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但是,我沒有去過自己不想過的生活。

為什麼我們忍受北京,無論如何,不忍離去?

我想,因為這座城市,給了我們最珍貴的東西——可能性。

當然,很多時候,可能僅僅是可能,這正是殘酷之處。

我永遠記得,每年都有那麼幾個瞬間,我走出地鐵站,覺得這是一座希望之城。”

毛不易的成名之作《像我這樣的人》被稱為聽懂了是經歷,聽不懂是幸運:

像我這樣迷茫的人

像我這樣尋找的人

像我這樣碌碌無為的人

你還見過多少人

像我這樣孤單的人

像我這樣傻的人

像我這樣不甘平凡的人

世界上有多少人......

可以選我所愛的生活,過愛我所選的人生,

是我們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

對於漂浮在人生之海上浮浮沉沉的大多數的我們。

也許若干年後,我們還是掙扎在這無邊的水中,冷暖自知。

只但願我們已成為紮根在岩土的一棵韌草,而不再是那隨波逐流的浮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