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農產品直播為何如此火爆?



後疫情時代,農產品直播為何如此火爆?

我們期待的春天,終於要來了。


文 | 藍莓


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歷時兩個月的武漢封城自此宣告結束。

當日,276列列車計劃由武漢境內的各個火車站發出。這個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開始重新煥發生機。

同樣煥發生機的,還有電商平臺的物流數據。4月3日,拼多多對外宣佈,平臺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數已穩定在5000萬個以上,同比去年增幅超過60%。

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主要寄遞企業到崗率已達98.6%,主要寄遞企業市級以上分撥中心全部恢復正常運行,網點營業率達99.7%。

物流,一直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物流數據的回暖,也直接標誌著國家經濟的復甦。我們期待的春天,終於要來了。


市縣長直播帶貨,2.6萬人“買遍”湖北

後疫情時代,農產品直播為何如此火爆?

在“後疫情時代”,哪些行業最需要注入一針“強心劑”?農業,也許是其中之一。在拯救農業的戰鬥中,電商行業作為數字經濟的代表,衝在了最前方。

3月10日,網紅朱一旦出現在拼多多助農主播間,他與山東菏澤單縣縣長張慶國一起,推銷起了單縣本地的雞蛋產品,幫助當地蛋雞養殖戶們解決雞蛋滯銷難題。

朱一旦與張縣長在直播間裡現場展示了單縣雞蛋的高品質——蛋黃可以用筷子夾起來、牙籤捅不破。朱一旦還在直播間裡再度拿出了烤冷麵的絕活:“靠這枚精品單縣雞蛋,我的‘旦式烤冷麵’品質又上了一個臺階”。

後疫情時代,農產品直播為何如此火爆?

助農直播的效果立竿見影。截至直播當日晚24點,有超過160萬人在拼多多直播間觀看了這場直播。縣長張慶國與朱一旦共賣出雞蛋60萬枚,約38噸,預計可為農戶帶來44萬元以上的收入。與此同時,他們還為店鋪帶來了17萬新增粉絲。

助農直播,成為了電商行業幫助農戶解決農產品滯銷的重要手段之一。幫助湖北農戶打通農產品銷路,也成為了電商平臺們的責任。

日前,拼多多聯合央視發起了名為“為湖北拼單”的大型活動,號召全國消費者“為湖北拼一單”。為此,拼多多上線了“湖北優品館”。4月1日,荊州市委常委、洪湖市委書記張遠梅參加了“湖北優品館”的首場直播助農活動,現場做了道“排骨燉藕湯”,為洪湖特產蓮藕代言。

後疫情時代,農產品直播為何如此火爆?

張書記的直播首秀大獲成功。數據顯示,這場直播在央視平臺獲得了超過2000萬人次觀看,在拼多多平臺則獲得了超過72.5萬人觀看,1小時的留言彈幕數達到了破紀錄的9萬條。

成交數據顯示,直播期間,“湖北優品館”共售出鮮藕29萬斤,藕帶、藕盒、藕夾等各類農副產品超45萬單。截至當晚9點,“湖北優品館”共接待超過1107萬人次,累計售出湖北農(副)產品超410萬斤。其中,有超過2.6萬人在“湖北優品館”進行了“地毯式”下單,買遍了所有品類的湖北特色農產品,以實際行動“吃援”湖北。

在驚人的成交額背後,拼多多聯合了中國郵政、順豐等物流骨幹企業,開闢了87條專線和46個大倉的專用網絡,支援湖北賣家。拼多多數據顯示,疫情爆發後,拼多多平臺上“湖北商品”“湖北品牌”等關鍵詞的搜索量,較去年同期上漲超過2300%。

與許多電商平臺的“直播帶貨”不同,拼多多的助農直播邀請到的主播,許多都不是專業的網紅、帶貨博主,而是各個農產品產地的市縣長。

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市縣長直播已累計帶動產業帶商品訂單數超過2000萬,為企業新增粉絲超過190萬。

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農業品類的網店在宣傳推廣上並不容易,因此,市縣長的代言作用至關重要。

與直播電商常見的美妝、零食等類型商品不同,農產品的消費者並不追求產品的新奇體驗,而是更關注產品本身的品質。因此,市縣長直接參與直播,可以為產品提供強有力的背書。最終,消費者買到了好產品,而農產品也找到了好銷路,實現雙贏。


後疫情時代,農產品直播為何如此火爆?

從外貿到內需,中小製造業依靠電商轉型

努力探索線上直播帶貨的,不止有農產品。

疫情期間,男裝品牌羅蒙的線下門店大批關店。門店不能營業,店員卻可以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照常賣貨。羅蒙方面稱,一場直播的銷售量在3000元左右,銷售額則達到了30萬元。

3月29日,央視財經頻道報道了羅蒙男裝的直播帶貨案例。央視評論則指出,電商直播,是外貿企業實現出口轉內銷的重要渠道之一。

羅蒙男裝總部位於浙江省寧波市。今年3月,當地政府與拼多多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今年5月底前,寧波將有超過1500家外貿重點企業在拼多多平臺開拓內需市場,有望實現超200億元的外貿轉內需訂單。

中國製造業由外貿轉向內需,最需要的就是新的平臺與渠道。

事實上,中國製造業幾乎從來沒有面臨過產能危機,而中國的消費者們也不缺乏大品牌的商品。但在頭部大品牌之下,中國消費者對物美價廉、高性價比產品的需求,以及中小製造企業對銷售渠道的需求,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

2018年,拼多多的火爆引發了外界對於這一問題的大量討論。有評論人士稱,拼多多滿足了“五環外用戶”的網購需求,迎合了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對性價比商品的追求。

對此,拼多多的官方表述是,拼多多順應了“低線城市消費者消費升級”與“高線城市消費者向性價比消費轉型”的兩大需求。

事實上,外界更多隻關注了拼多多在用戶側的與眾不同,卻忽視了拼多多在商家側的佈局。一方面,拼多多讓許多從未網購過的新用戶加入了網購大軍,給整個電商行業帶來了用戶增量;而另一方面,拼多多也挖掘了一批新的網購賣家,讓更多中小企業轉型線上。

相比傳統電商平臺,拼多多的獲客成本更低。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拼多多的獲客成本僅為80元,是其他電商巨頭的五分之一。更低的獲客成本,讓拼多多有能力幫助更多中小商家以更低的成本獲得用戶增量。在這一點上,拼多多對中小賣家更為友好。

與此同時,拼多多去中心化的流量分發模式,讓中小商家的商品可以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此外,拼多多至今還在施行“0佣金”和“0平臺服務年費”的政策,除0.6%的支付渠道費用外,不向賣家收取任何佣金、服務費。

不難看出,中小商家仍然是拼多多目前重點扶持的對象。因此,類似“市縣長直播”的活動也將成為拼多多未來的主要發力點。對於許多農產品基地而言,這類活動幾乎成為了它們在電商路上“從0到1”的起點。

2019年拼多多農產品年度報告顯示,拼多多的農副產品全年成交額達到1364億元。在農副產品之外,拼多多還發起了“產業帶復工線上大聯播”活動,邀請全國各產業帶主管部門官員走進拼多多直播間,為家鄉產業代言帶貨。

自2018年以來,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扶持下,一大批主要為國際一線品牌代工的中國製造企業開始重視自有品牌建設。飛利浦代工廠“家衛士”機器人、雙立人代工廠的“三禾”廚具、無印良品代工廠“孚日”等品牌脫穎而出。

扶持中小企業,也成為了電商等數字產業的社會責任。2018年,拼多多發起了“新品牌計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參與這一計劃定製研發的企業已超過900家,累積推出了2200款定製化產品,涉及家電、家紡、百貨、數碼等近20個品類,累積定製化產品訂單量超過1.15億單。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的研究報告指出,電商、物流與網絡基礎設施服務的發展,讓中國經濟在疫情防控期間仍能維持運轉。電商、物流,都成為了實體經濟的助推器。

這些深深紮根於中國大地上的中小企業,也正是中國製造業乃至整個中國經濟的基石所在。在困難面前,它們的頑強生存、努力探索,也展示出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與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