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場格局下的商戶畫像演變初探


//誰也說不準,

在菜場裡奉獻大半輩子的商戶,

有一天可能說消失就消失了。//

菜場格局下的商戶畫像演變初探


資本的風吹過什麼,什麼就被鍍了一層金。雖說資本意味著多金,但並不是多金就可以無視盈利。

資本守業的基本原則就是能投資能賺錢。

那麼,投資菜場,是為了賺誰的錢?表面來看是在賺商戶的租金,實際上羊毛出在羊身上,老百姓才是真正的金主。

但誰能看得這樣長遠呢?

對於菜場項目來說,招商如何是檢驗盈利水平的重點。

這樣招那樣招,吸引商戶進場是前提。作為商戶,如此關鍵的角色,究竟又有怎樣的特點和畫像?

守一方天地,得一家生計

老菜場裡,那些積年累月、風雨無阻為老百姓菜籃子服務的商戶都是怎樣一個群體?

筆者經常去菜場買菜,發現一二線城市的商戶多來自外地,他們的子女或留守在老家上學,或帶在身邊享受城裡邊緣化的教育資源,也有的已經是自食其力另謀他業的成年人。

這些菜商們出行工具主要是一輛電動三輪車,或五菱宏光面包車。

他們的著裝,多為幾十塊上百元不等的地攤貨,用不起名貴的化妝品、背不起奢侈的包包,全身最值錢的家當,可能就是為了犒勞自己,能夠保值增值的金鍊子,這些金飾也能讓他們感受到忙活生計以外的希冀。

一年365天駐守方寸天地的菜商們學會了非比常人的淡定處事,見慣人間煙火,才能波瀾不驚:生活不就那麼回事,瑣瑣碎碎,誰也逃不過。

大隱隱於世,編草蓆的劉備、賣乾貨的關羽、擺肉攤的張飛,去掉了前綴,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英雄畫像。誰說商戶裡面沒有這樣人物呢?

只是甘於斯,忠於斯,守一方天地,得一家生計。賣菜如果能養活全家,過上還算可以的日子,足矣。

總結起來,傳統菜場保留的商戶基因無非是不怕吃苦、節儉樸素、知足常樂、默默為民服務......

從舒適圈走到十字路口


菜場格局下的商戶畫像演變初探


世事風雲變幻,時代變遷,這些傳統菜場的菜商們最能感覺到身背後吹的風,不再那麼舒適,甚至有些寒到脊樑,“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新的市場形勢使他們生計面臨新的考驗和選擇。

老菜場拆遷、小菜場遍街、超市搶佔生鮮份額、電商見縫插針......種種嚴峻現狀,不得不讓他們重新開始審視自己作為菜場商戶的身份。

曾經不用擔心人流量的菜場,如今已不再是他們的舒適圈,深怕站不腳、守不住攤,生計在安逸的方寸之地變得岌岌可危。

隨著老市場的拆遷改造,新市場赫然入目,是去是留,由自己決定,是堅持還是轉行,選擇擺在眼前,儼然像個迷失者遇到十字路口。

有的商戶,看自己無路可退,信自己多年的守業經驗,咬牙堅持,簽下與新市場的全新合同,對他們來說市場是新的,合同上的租金更是新的,生計要重新盤算。

有的商戶,做好了轉行的打算,大不了不幹了,條條大路通羅馬,三五個親朋好友一合計,做起了新事業新買賣。賣菜這一行太辛苦,現在競爭這麼大,人累也就算了,心還累,不賺錢也就算了,別起早貪黑還做虧了,種種疑慮,讓很多老商戶放棄了繼續賣菜的想法。

商戶新勢力登上民生舞臺

一邊是老商戶在菜場升級的當口漸漸被篩選,或奮勇前進或無奈隱退;一邊是新勢力開始登上菜場這個小舞臺,學著唱起了民生之歌。

這些新勢力,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品牌商戶,和傳統菜場的個體商戶或夫妻檔相比,有明顯的不同,他們有著堅硬的“後臺”(隸屬於品牌農產品集團公司之下),有強大的品牌和資金實力做支撐。

他們進駐菜市場,不僅容易,而且強勢。市場租金對於他們而言不算什麼,他們有自己的農業基地,有知名的品牌打造,有忠實的消費者。拿下菜場這片天地,不過是方便老百姓購買之餘,促進相關產品更好的銷售。

在未來,市場為了便於管理,提高市場效益,會大力引進品牌商戶。現階段,由於品牌農產品商戶在市面上還處於新興期,對於新菜場招商而言自然供不應求。

另外,不容忽視的還有一類商戶群體,他們隨著新菜場的興起而發旺,那就是新手商戶。他們往往缺乏經營經驗,但對生鮮市場看好,從而願意冒險一試。

而有經營經驗的商戶成了新市場招商過程中稀缺的香餑餑,為了吸引這類商戶群體,市場通過租金讓利等方式進行招商,成為必要安撫手段。

推陳出新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在這個全國上下菜場改造的轉型期,廣大老百姓所希望的是:無論菜場的商戶性質怎麼變,商業模式怎麼創新,菜場作為民生、公益性質的“菜籃子”事業,這個初衷始終不會改變。

老百姓所希望的,就是民心所向。民心所向的市場,只有根植於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