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客共享,為什麼我們非要在消費者客戶身上花功夫?

天貓雙十一,休閒零食領域,三隻松鼠以率先破億的成績成為食品品牌排行榜的第一名。而在休閒食品領域深耕多年的旺旺,此次雙十一的表現卻十分平淡。

大白兔和旺旺的焦慮與掙扎,恰恰是阿爾巴德定理只學一半:看到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所以拿著自己積攢了幾代的情懷,頻頻出來叫賣,好像是說著,看啊,年輕人,我們也可以做到與時俱進。

融客共享,為什麼我們非要在消費者客戶身上花功夫?

可年輕的意思是什麼?

年輕並不是說年輕人愛在哪個領域消費,就找個對應的品牌做跨界,就可以叫年輕了。服飾就貼個logo,美妝就換個包裝,食品就兩個融合一下,這種手段,叫做“迎合”、“討好”、“沒特色”,這種的跨界,恰恰跟年輕人想要與眾不同,不隨波逐流的精神相悖,又如何能贏得年輕人的市場?

阿爾巴德定理是指:企業經營成功與否,全靠對顧客的要求瞭解到什麼程度。看到了別人的需要,你就成功了一半;滿足了別人的需求,你就成功了全部。

瞭解、需求、相信和滿意是客戶採購的四個要素。當這四個要素具備的時候,就意味著客戶將會進行採購。全方位瞭解、掌控顧客的需求,其實就是倡導以客戶為導向的生產和營銷模式。

所謂以客戶為導向的生產和營銷模式,就是生產和銷售活動緊緊圍繞著客戶採購的四個要素,而不是隻按某一個要素而進行的,這樣就能全方位地滿足客戶的要求,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2

提到阿爾巴德,不得不提一下戴爾。1983年,在美國奧斯汀的德州大學裡,有一個十七八歲學醫的叫戴爾的大學生,他當時很喜歡計算機。

一段時間後,他決定用計算機賺錢。戴爾買來一些舊計算機,然後把計算機升級後賣給同學、教授。這種舊計算機的升級"生意"使他第一年就賺了50 000美元。戴爾感覺自己的事業要開始了,他決定休學創業。

融客共享,為什麼我們非要在消費者客戶身上花功夫?

戴爾成功的秘訣就是以客戶為導向,就是實行全方位覆蓋客戶購買要素的生產和營銷策略。客戶有什麼樣的需求,生產和銷售人員就提供什麼樣的產品,對於生產商來講,就是"以銷定產"。

戴爾在早期開辦公司的時候,就已經突破了傳統的"4P"模式。戴爾說:每個消費者的需求是不同的:學生可能錢比較少,要的內存比較小;教授相對比較有錢,他要的內存可能比較大,所以應該是客戶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

3

我們來看看戴爾是如何滿足客戶需求的:

一是突破了以往那種透過大批量生產來降低價格的觀念,提出了要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定製產品。

二是透過分銷渠道雖然有好處,可以讓產品廣泛分佈,但是代理 商一定要賺得到錢,產品價格相應就會提高。如果採用直接銷售,消費者會因為產品價格便宜,又能夠得到直接的服務,而願意直接從他這裡買,而不從分銷商那裡 買。拋棄代理商,直接進行銷售,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三是直接給客戶提供上門的服務。以前戴爾在大學時就是這樣做的,客戶有問題給他打個電話,他馬上就上門 修好了,而不需要把計算機送過來。提供上門的服務,解決了客戶維修的問題。

有人看到這裡,可能會說,顧客需求不就是那麼幾樣,可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顧客需求導向,是市場營銷的基本原則,也是最大的難題。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市場結構複雜度的提高,“新生代”消費主體的崛起,傳統的大眾營銷模式、以渠道為中心的營銷模式出現了深刻的危機。那麼作為企業該怎麼了解用戶需求呢?

融客共享,為什麼我們非要在消費者客戶身上花功夫?

方法之一:抽樣測試法

這是一種最常見、最流行的做法:從目標顧客群體中,抽選一部分作為樣本;通過問卷、訪談、座談、討論、觀察、寫實等形式和手段瞭解被調查對象(樣本顧客)的需求特徵,如購買動機、功能偏好、情感特徵、審美傾向以及行為習慣等,根據樣本數據總結、歸納出一些具有普遍性和規律性的結論;或者,由樣本顧客對企業預先設計的產品“賣點”、“概念”進行評價,以測試產品(服務)的價值定位能否滿足顧客的需求以及滿足的程度。

方法之二:感悟法

人們在反思一些企業投入巨大資源進行需求調查、測試但效果不佳的案例時,希望能有一種投入較少、簡便易行而準確度較高的顧客需求認知方法。感悟法符合這種要求,作為對“科學”、“理性”方法的反撥和補充,越來越呈現出獨特的價值。這種方法以簡單、“激進”著稱:即由少數“天才”式的營銷人員,通過“換位”思維和與顧客的深入接觸,體驗、領悟顧客的需求特徵,實現與顧客的心理融通以及準確的價值定位。用中國式的語言來形容,就是通過“將心比心”,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

方法之三:分析演繹法

相對於“感悟法”的神秘和彈性,分析演繹法具有強大的邏輯力量。它從某些“前提”(亦可稱作“假設”)出發,合符邏輯地推演出有關結論。而結論正確與否,關鍵在於“前提”是否站得住腳。

旺旺和大白兔應該很失落,為什麼明明這麼努力的靠近消費者,瞭解自己的消費者,卻所獲無幾?可是消費者應該更失落,為什麼明明擁有知名度這麼高的品牌,卻偏偏只拿來販賣情懷?

除了阿爾巴德定理只學一半,大白兔和旺旺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在於產品與營銷的本末倒置。營銷更重要的是,要為品牌注入有辨識度的內涵,就像奧利奧的玩樂、MM豆的有趣,可樂成了快樂肥宅水。沒有產品支撐、沒有品牌內涵加持,玩再多營銷,不徹底瞭解現在的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也無非是消耗原本的品牌情懷與好感度,在消費者從最初的期待到最後的厭倦之後,在互聯網7秒鐘的金魚記憶力裡,被徹底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