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留給美系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如果說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到2018年這十年是中國車市的“黃金十年”的話。那麼從2019年開始,中國車市正式進入了“青銅時代”,每一個車企除了要面對自身銷量每年可能要出現的“負增長”,還要面對造車新勢力對自身的衝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那些產品力弱,營銷差,口碑不佳的企業,馬上要成為“競爭犧牲品”了

這裡面除了已經“奄奄一息”的韓系品牌和法系品牌之外,就剩下節節敗退的美系品牌了,大洋彼岸的世界第一強國,在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上吃了敗仗,這對於一心想重塑“美國製造”的特朗普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那麼美系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導致自己如此被動的局面呢?筆者分析,原因有三

1、忽視中國國情,缺少中國特供

每次提到“中國特供”這四個字,很多人,特別是車評人都會露出“鄙視”的眼光。

沒錯,特供車的確不是全球車,但事實上他確實最適合當時國情的汽車,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類不動產,使用週期長,特別是生產複雜,供應鏈長,不能完全按照快消品的模式進行個性化生產和定製,這時,進行全球化的生產和設計即降低成本又利於生產,但是如果硬是把全球車作為一個優勢來看,那才是真正的“非蠢即壞”。

從最早的賽歐,凱越,到科沃茲兄弟,都是依靠改裝,或得了市場的認可,福特作為真正美國本土的強勢本土品牌,之前也進行過類似的操作,最成功的就是福睿斯車型

但很可惜,這些車企在後來,忽視了中國消費者特定的消費需求,最經典的,就是“全面三缸”,這一波行雲流水的操作下來,中國消費者徹底拋棄了美國車,

最慘的是三缸最徹底的長安福特,銷量更是連年腰斬。

事實證明,不管多好的三缸車,中國消費者都不會認可,沒辦法2020年,美系車又重新把倉庫裡的四缸發動機拿出來,可惜,這時候他已經被主流拋棄。

2、品控不良的老毛病,從美國帶了過來,不學好,還變本加厲的帶上了偷工減料。

經濟好的時候,買有面子的車,維修率,油耗都是其次的,但是一旦經濟情況變差,很多消費者就更願意選擇故障率低,經濟適用的車型,很可惜,美系品牌在這方面一直是劣勢。

從福特雙離合漏油,羊角偷工減料的斷軸門,到通用全球統一吐槽的變速箱,美國品牌的美譽度持續下降。到了2018年。即使在本田深陷“機油門”的時刻,美系車的整體召回率也是最高的

3、缺少高端支撐

如果時間倒退15年,你無法想象凱迪拉克賣的和速騰一個價位區間,但是2019年,在國五國六切換的時刻,這樣的情況就真的發生在了中國市場。

16萬的凱迪拉克,你讓老車主怎麼想

這裡面最受傷的就是凱迪拉克的老車主,新車瘋狂打折,二手車保值率慘不忍睹,你怎麼讓新車消費者買單,沒有新車巨量的銷售,二手車價格會更慘,這樣的惡性循環下,高端溢價能力的缺失,成為了壓垮美系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國汽車市場的下半場已經開啟,福特全面投放新車型,通用放棄三缸,這2招本身沒有錯,只是時間已經不多了,疫情帶動的個人購車這波增長裡面,希望美系車能夠回血,畢竟充分的競爭,多樣化的汽車選購,其實對每個消費者都是有好處的,我們可不希望滿大街就是那幾款車,那樣太無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